第528章 終結篇 十年之後(三)
治安
日不上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是美加國里的一大特色。
住宅樓里的人們外出都不鎖門。只是把門帶上防止風往裡鑽就行。夜裡也是如此。國民不用擔心家裡會進小偷。因為家裡根本就沒有值得小偷偷的東西。一切財產全存在積分卡里,家裡只有幾床被褥幾件衣服。(請注意,這裡用了『財產』二字,實則是勞動所得的積分。
因為處處都用積分結算,那麼,把積分稱作財產也就說得過去了。)。因為每個人的衣服都是在洗衣店循環更換,用不著自己頻繁添置。誰也不把幾件衣服看在眼裡,更不會顧慮被小偷偷走。
實際上,這裡根本就沒小偷。[
因為小偷只能偷東西,沒有勞動積分,是不能進餐廳的,也不能到商店裡買(拿)東西。
至於路不拾遺,那就更沒得說了。說白了,路上根本沒有可拾的物品。
國民們出門,基本不帶東西。有的連個小手帕都懶得拿。不過也不要緊,所有公共場合,如公交車站候車亭、公交車上、百貨商場及各服務店門口,都設有公共手紙盒。手紙潔凈衛生,使用便捷。是斷開又摺疊起來的那種抽紙,拽出一張來,下一張剛好露一個小邊兒,便於下個人抽拽。誰需要就上去拽,啥時需要附近便有。有了這項便利,人們出門也就不願再帶手帕。利利落落一個人,要多輕鬆又多輕鬆。
女性在這方面的待遇更高一籌。除了享受公共手紙外,在任何一個女洗手間里,都備有公共衛生巾、衛生紙。供大姨媽蒞臨期更換魅影。現實中女性從不離身的小坤包也不見了蹤影。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國民最大的穩定因素。在這裡,沒有貪官污吏,沒有腐化墮落,沒有財產糾紛。沒有爾虞我詐。所擁有的,只有努力工作,用勞動養活自己。人人都這樣,還有什麼不平衡的呢。
其實,大多起爭端的地方,都只因為心理上的不平衡。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不平衡,當官的有當官的不平衡。
老百姓辛苦一年只混個溫飽,看到當官的或富人們一天到晚遊手好閒,還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心裡自然不平衡;
凡是當官的人。沒有嫌自己官大的。看到與自己一起提起來的哥們又晉陞了,唯獨沒有自己,心裡自是不平衡。為了達到目的。只好用錢財擺平關係。這就有了行賄受賄,造就出大量貪官污吏。
自己的官是用錢買來的,如果不收回成本,心裡又不平衡。於是,一個新的貪官誕生了。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
當這股風氣愈刮愈烈的時候,官位就成了錢的代名詞,誰想競爭,先掂掂自己口袋裡有多少錢。至於才能、本事、經驗,統統扔到一邊。
凡是用錢作祟當上官的,腹中空埋怨任務太重;當不上的。英雄用武之地。哪一個心裡也不平衡。
拿錢買東西,貨好貨賴,價格貴賤。秤頭高低,都是引起爭執的導火索。
為了宅基地,同胞兄弟大動干戈的也大有人在。因為他們都想據為己有。
舊城改造g fu徵用某區建造公共設施或是另建新式生活區。在賠償上如果達不到原居民的要求,或者裡面有私弊。被拆遷戶圍在縣~委大院里一坐就是幾天幾夜。有的甚至上訪到市、省,甚至更上。社會在發展。舊城要改造,是人人都懂的大道理。這裡所要求的,非就是一個心理平衡。
給人們長工資是好事。但也有心理不平衡存在。有的長得多,有的長的少,福利待遇不一般高。就算統一增長,飛速上漲的物價與工資增長不成比例,心裡也不平衡。
等等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優勝劣汰永遠是大自然的規律,也存在人類之間。只可惜人們被金錢迷住了雙眼,一切都向「錢」看,讓金錢左右人們的思維,空造出一些不平衡,壓抑著人們日漸脆弱的神經。[
美加國里就沒有這諸多的不平衡。因為不動錢財,一張積分卡走遍全國,相伴一生。誰也要不走,想送也送不出。徹底打消了人們對財產的佔有慾。因為沒有貧富,也就沒有佔有,更沒有貪官污吏這一說。大家都心平氣和,共同營造出一個和諧友好氛圍,樂在其中。
在美加國,大家都覺得自己很幸福。就像進了佛龕一樣,一日三餐,住房穿衣,要什麼有什麼,一點兒也不用自己操心。
最顯著也最令人滿意的,就是輕鬆自在。論吃飯、睡覺、穿衣、出門,一切一切,都輕鬆地以復加,日子甜蜜滋潤地就像泡在蜜罐里一個樣。渾身的細胞里彷彿都鼓滿春風,每時每刻都有股要拼搏的慾望。
幸福的生活並沒有讓人們陶醉,國民都一顆感恩心。都認為自己的美好生活是皇上、皇后所賜,一旦破壞,就會像肥皂泡一樣永久消失。為了讓幸福生活健康長久,國家欣欣向榮,每個人都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自己的國家。不讓她受到任何傷害。
有了這種向心力地凝聚,全國人團結的像一個人似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家互相監督,別說是破壞作用,就是有誰不肯出力,都會受到公眾的唾棄,為全城人所不齒。
農田建設
美加國土地一律歸國有,集體耕種莫問鳶花開滿時全文閱讀。
在兩個居民區之間,是十公里廣袤的農田。為了管理方便,中間建了兩個農場。每個居民區負責一個。
農場里建有與居民區一樣的樓房,有同樣地食堂、洗衣店、商店、娛樂場所。職工們在這裡,和在居民區的生活一個樣。
為了培養人們的種地技能,同時也為了以防萬一(萬一梁曉樂的農田建設規模達不到奇典大神的要求而被收回異能和空間。),待農場建成以後,梁曉樂就把田間管理退還給了農場。澆水、除蟲、除草和追肥,都由人們操作機器完成。
田地耕作、收穫和運輸,一律用機器。
為了灌溉方便,梁曉樂讓人們在農田裡縱橫交錯地挖了很多小河溝。灌上空間水。農場根據作物需要,想什麼時間灌溉,就什麼時間灌溉。沒有缺水這一說。
有空間水的滋潤,所有農場的作物生長都很茂盛。而且一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更談不上污染。是名副其實的三綠色植物。
農場職工是由服役期的年輕人輪流到這裡進行勞動鍛煉。
每個農場男女成員固定二百人,由經驗豐富的貢獻期男女各一人分別擔任農場場長和副廠長。
農場里的每一個成員,頭一年是學徒工,第二年是師傅。
每個農場每年有一百人返回新城,他們都是在農場住滿兩年的。空出來的名額再由從居民區來的另一百人填補。
這些新來者一開始什麼也不會,故要當一年學徒工。從已在這兒住過一年因而較熟悉耕作的人那裡接受訓練。因為農作物一年一個周期,一年下來,新手也就成了熟手,轉過年來就可當師傅訓練另一批新來的人。周而復始,這樣,農場里就不會發生技術斷鏈問題。
雖然農業人員的更換是常規,以免有人在不願意情況下,被迫長期一直從事頗為艱苦的農田勞作。然而,許多人對農業有天然的愛好,他們可申請多住幾年。居委會鼓勵熟手連住,一經申請,沒有批不下來的。
農場一般都是單一種植。種糧食作物的光種糧食作物,種經濟作物的光種經濟作物,種果樹的光種果樹。
分層馬連草和樹林,都是大面積種植,且管理簡單,只在離居民區近的邊沿設一個管理處。人員分配和一般農場相同。
種糧食和經濟作物的農場,都在住宅樓附近種上一定畝數菜地,即為了方便管理,也為居民區提供充足的蔬菜。[
種果樹的林場,他們就在果樹林里餵養禽類如雞、鴨、鵝。讓這些禽類啄食果林里的綠草、小蟲,產蛋,拉糞。由於這些禽類的活動,果林里幾乎不用除草。禽類們的糞便又可肥田,蛋撿起來供應新城餐館。實可謂一舉三得。
禽類是散養的。果樹林幾百上千畝,一樣放養幾百隻都看不見影兒。農場工作人員用巧妙的方法大規模搞孵化。一般不人為地讓母禽孵蛋,而是讓大量的禽蛋保持一定的溫度,從而成功孵化。小幼禽一脫殼,就依戀人,視同自己的母親!
也有母禽自願孵化的。它們把蛋產在草窩裡,然後卧在上面孵。春夏兩季,經常看到一隻母禽領著。一夥幼禽在果林里覓食。好在裡面食物充足,幼禽一般能長大。
這樣一來,果林里究竟有多少只禽類,雞、鴨、鵝各是多少,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果林農場的工作人員,除了修剪果樹,再就是撿拾禽蛋了。他們提著籃子在果林里轉,一個人一上午能撿大幾十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