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趕在太後和首輔的人馬到來之前,朱厚煜先行帶人趕到了楚王朱珣瑜的府邸。
楚王顯然也被他剛才的舉動震驚了,隻是還沒想到天子會跑來自己的府邸,帶著一家老小慌忙跑出去接駕。
一見到楚王、天子救忍不住留下眼淚,他緊緊握住楚王的手、用哽咽的語調說道。
“皇叔,馮保他.……辱朕太甚啊。”
朱珣瑜大驚失色,一個死太監、怎麽敢為難當今天子的?這不是打他老朱家的臉嗎?
顧慮到皇室的顏麵,朱珣瑜一邊安撫流淚的幼帝、一邊將他攙進了府內,這一幕落在了街上不少有心人的眼裏。
當今天子在親隨的護送下逃出紫禁城,含淚被楚王接進府裏,多勁爆的消息啊!
張居正要當曹丞相?宮裏麵發生劇變?還是太後忍不住要做武則天了?無數個版本的故事迅速在京城裏流傳開來。
朱珣瑜此時管不了外人的流言蜚語,他聽到了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迫切地希望從朱厚煜嘴裏得到真實的版本,但天子一路上隻是含淚沉默,他也不好逼迫過甚。
估摸著已經吊足了楚王的胃口,反複審查了幾遍現編的故事、確認沒有太明顯的謬誤,朱厚煜最終斷斷續續地開了口。
故事的主題大致是,馮保真不是個東西啊,他克扣朕的飲食用度,欺辱朕的隨從,還經常當麵說些陰陽話諷刺朕。
朕前兩天做了個好夢,醒來後興奮地告訴身邊的侍從,上天賜給朕的助力快要到了,他們會幫朕擺脫眼下的窘境。
這話被馮保的人聽了去,這次對祝廣昌的刺殺一定就是他指使的!
朕昨晚夢見祝廣昌的冤魂前來哭訴,還請朕去救上天賜給朕的其他助力,因此一醒來便迫不及待地出了宮,做了些逾矩之事。
現在知道自己闖下大禍,紫禁城也不敢回,隻好來投奔皇叔。
故事講完,這番屁話說出來朱厚煜自己都不信,但看看自己今天的行為,他已經盡力在圓回來了。
不過這番瞎話用不著編的太好,能說得過去就行。
以楚王為首的宗親和勳貴一直對後宮和內閣有所不滿,張居正的改革更是切實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
現在天子把刀把遞到了他們手裏,奉天子之命清君側、多好的借口。
果然,朱珣瑜當場大怒,痛罵馮保奴大欺主、太後治理無方,溫言撫慰朱厚煜良久,命侍女將他帶到了自己的臥房歇息。
平心而論、朱厚煜極不願意來找楚王,這樣很容易擾亂君臣間的尊卑、依附關係,讓某些人生出些不該有的想法。
另一方麵,張居正的改革的確卓有成效,這個時代換上任何人、哪怕是現在的朱厚煜自己來主持改革,都不會比他更好。
也正是因為這個,他才一直忍耐著被架空的不滿,在大明的政壇上、最要學會的就是忍耐。
但這次、他是真的被逼到死角了,胡宗憲的背刺來得太過突然,隻有用一些非常手段、才能保住清兒和丁典。
把天子送進臥房休息後,朱珣瑜迫不及待地下令封閉大門,任何人都不準出入楚王府、以防有人偷偷帶走天子。
另一方麵,楚王府的家奴四散出去、聯係對後宮——內閣同樣不滿的宗親和勳貴,邀請他們來楚王府議事。
大堂裏的人走完之後,朱珣瑜終於忍不住狂笑出聲,這就是他一直在等的機會!
看著吧、張居正,我大明與勳貴藩王共天下,今天就是你身敗名裂的開端!
另一邊,張居正和太後那邊也反應了過來,馮保把天子的侍從、宮門處的衛兵都抓到了慈寧宮裏,大明鐵三角在這裏聚集。
“該死的東西們!萬歲爺到底去哪裏了,你們老實交代!”
馮保連天子都敢為難,平日裏對宮裏的其他侍從自然就更加嚴苛,宮裏的侍從都十分畏懼他。眼看馮保急得快瘋了,跪在地上的眾人嚇得立刻把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你們是說,天子因為身體不適、昏睡到早朝過後才清醒過來,醒過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甩開侍從、跑出紫禁城?”
張居正、太後、馮保三人麵麵相覷,無論從哪個渠道獲得的消息來看,這些侍從恐怕還真的沒有騙他們,可這也太不正常了。
“太後,陛下是不是被不幹淨的東西……”
“荒唐!哪有邪祟之物敢襲擾天子的!”
馮保試探性地開了口,太後扭頭怒喝一聲,嚇得他把下麵的話都咽了回去,立刻跪下自扇耳光請罪。
天子是她親生的孩子,就算平時對他嚴苛些,那也是出於太後的責任、怕天子學壞了,從心底裏、她是很愛這個兒子的,不可能容忍別人在她麵前敗壞天子的名聲。
張居正忍不住揉揉眉心,現在不是糾結原因的時候,問題的關鍵是天子到底去哪了,龍體是不是還安康。
太後終究還是個普通的女人、遇到突發事件就慌了神,接到消息後、張居正第一反應就是把龍禁衛灑滿了燕京城,相信不久後就會有消息傳來。
不久後、龍禁衛的消息傳來,這個消息讓三人的臉色都難看了起來。
“什麽?!天子被人送去了楚王府?”
張居正臉色凝重地站起身,在大殿裏來回踱步。
這是最壞的結果,哪怕朱厚煜上街砍人玩、然後跌下馬來摔死,結果都不會比這個更壞了。
大明的宗室問題已經極度嚴重,藩王圈地自行管業之餘、還要每年從朝廷領走海量的祿米,二百年下來、朱明宗室群體早已極其龐大,僅僅在賬麵上就是一大筆支出。
被分封到各地的藩王則更為過分,大肆侵占民間田地、一分錢稅不繳是基本操作,很多藩王還利用自己的身份幹涉、影響地方民政甚至軍務,藩王公然毆打、辱罵地方官已經不是新聞了。
寧化王府小小的一個管家,就敢動手毆打一方布政使;方山王府鎮國中尉朱新垣、襄垣王府的輔國中尉、昌化王府的輔國中尉則更為過分,他們直接勾結地方盜匪,公然殺人越貨、影響極壞,強搶民女更是基本操作。
宗室問題,已經在經濟、政治乃至治安等多個方麵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張居正一直在試圖緩解、最好徹底解決宗室問題。
這引起了以楚王朱珣瑜為首、一眾宗室的不滿,現在天子落到了他們手裏,大義也就被他們捏住了,山雨欲來風滿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