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花式裝逼
想到這裡不得不感嘆:芒果台真狠!
人狠,賽制狠還不夠,又給姐姐們找一位難纏的對手。一個據說沒有感情的訪談殺手,「易」臉冷漠。
張含韻、吳昕在她面前痛哭流涕,伊能靜在這更是聊到炸上熱搜,萬茜和她話趕話差點急了眼……
有人說她敢問,也有人說,這叫不禮貌咄咄逼人。甚至有網友送出外號——魯豫的妹妹,魯莽?
不得不說,她越獨特,就越令人失望——失望於太多的循規蹈矩,竟然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標榜。最沒有套路的單刀直入,最基本的提問方式,竟然是易立競的獨門絕學。
第一式:黑粉式提問。人狠話不多,問題都簡短,沒一句廢話,卻針針見血。對於很多受訪的明星來說,怕啥來啥。
名場面最多的,是採訪郭敬明。開門見山問對方發生過作品抄襲案例的風波,和你現在保護知識產權這件事情有矛盾嗎?
乖乖,要知道抄襲可是郭小四身上最大的死穴。她不僅在攝像機前揭老底,還對如今行為的矛盾發出質疑。
郭敬明咋辦?
只能戰術性喝水,卻緊張到觀眾可以聽到他艱難的咽水聲。
然後一句簡單的沒矛盾想要輕描淡寫矇混過關,未免也太輕敵了吧?
易姐連忙發起了下一輪攻勢:你覺得它是污點嗎?抄襲風波這件事算你吃的苦頭嗎?
小四實在招架不住了,又開始喝水,眼看著水也快喝沒了,只好說:「這個問題差不多了下一個。」
易姐內心OS:差不多?戰鬥力這就用光了嗎?
對於尷尬共情力強的觀眾來說,看到郭小四這樣,估計都能腳趾抓地刨出一座精絕古城了。
小四的時代姐妹花楊冪,同樣受過易姐的靈魂拷問:想過退出娛樂圈嗎?
看來易姐當年也沒少在微博上圍觀#楊冪滾出娛樂圈#的話題吧。
你以為易姐只是對流量咖這麼尖銳?
不,即使對於趙薇這樣的頂級大牌,易姐也毫不留情cue她曾經作為票房毒藥的慘痛經歷。
小燕子表情尷尬:當時整個電影市場不好嘛。
而對事業上止步不前的藝人,易姐更是傷口撒鹽的一把好手,殺手鐧問代表作。
採訪陳楚生,易姐表示:除了,你再沒有第二首代表作。戳到痛處,陳楚生的表情都快要哭了。
也對黃聖依使用這一招,黃大小姐回答代表作是。
結果被她順著問:會是你的代表作?
與今天配合明星包裝、宣傳的捧哏式採訪不同。她的發問宛如黑粉。但不管她問或不問,「黑點」就不存在嗎?只不過我們選擇性地,披上了一層皇帝的新衣。
不問,不提,愉快地做朋友?
易立競和採訪對象之間,不是默契的套招,而是一場見真格的博弈。到最後落下陣來的,一定是不敢真的那一個。
這只是第一步,然後變身邏輯大師,在她面前,最好別裝,別撒謊,別防備。要對抗她的連環追擊,你的邏輯必須是自洽的。要說假話,必須說得天衣無縫。
比起缺乏準備,總是尬聊的魯豫,邏輯縝密,並且做足功課的她,很容易找到你言語上的錯漏,逐步擊破。
問楊冪關於瘋狂軋戲的問題。大冪冪可能早有準備,回答非常正能量,高度非常高: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我。這樣才有機會去拍電影,去做一個好演員,這是我的夢想。
這一套公關話術顯然無法說服易姐,馬上看出她邏輯中的矛盾之處。因為想當好演員和軋戲可完全是矛盾的行為,好演員才不會不顧拍攝質量去軋戲。
直接一針見血問:這樣拍出的戲,質量都是沒有辦法保證的。
是對錢有需求嗎?
大冪冪彷彿被觸發開關,立刻慌張擺手否認三連,急著自曝當年還賠錢呢!
原來是當年為違規軋戲,欺騙各大劇組請假,到處趕場,損失不少路費?
剛才說一大堆標榜自己努力拚命,想做好演員的話,到頭成了自曝破壞業界風氣?
高,實在是高!
面對張雨綺也毫不手軟,簡單直接地問她是不是個好演員?
自信大條的張雨綺想也不想,表示自己肯定是個好演員,因為我哪部作品都是響噹噹的。
可易姐立馬用事實和數據無情戳破這個牛皮:你曾經也有過一些豆瓣評分很低的作品,那怎麼解釋?
所以必須實事求是,一不小心,前面就是挖好的坑。
就連淡然如菊的萬茜也差點綳不住,從採訪開始就一直強調,自己不願意參加綜藝,也說自己沒有參加過這類節目。
提前做足功課的易姐,立刻察覺到漏洞:「你參加過。」
而萬茜的反應是:你不說我差點忘了。
馬上神補刀:「而且參加過兩屆。」
萬茜一直以來的人設,和她在採訪中的表達,一直是雲淡風輕,並不想紅。易姐就問她對於紅這件事怎麼看。
立馬錶現出深深的防備和抵觸情緒:你怎麼看?什麼叫紅?
立刻察覺到萬茜的抵觸和進攻性,順水推舟問:我這樣說你會抵觸嗎?
萬茜隨即找補:演員不被人家認識沒關係。
又立刻找到對方話中不能自洽的點:「你指的是角色不被認識沒關係,還是演員本身不被認識沒關係?」
萬茜開始繞彎子不直面問題:本來就沒有一顆紅的心,就懶得折騰的一份心。
也不跟著她繞,直擊要害:你說你有懶得折騰的心,但你之前不就是在折騰嗎?比如說唱歌跳舞。
你看從頭到尾,萬茜一直在防備,兜圈子,被易姐問到前後矛盾,也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旁邊的吃瓜群眾都在場下替她著急:萬茜,你得真誠!
如果前兩個技能還是技巧,那最後一招心靈捕手簡直堪稱殺手鐧。
易立競尖銳,對於很多裝逼成性的明星來說,是一記重拳。但如果受訪者能夠打開自己,真誠面對,往往會得到很好的採訪效果。
比如採訪金莎,問題同樣尖銳: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是過氣女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