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最後拿下的王全安,沒有採用蘆葦的劇本,自己親自去操刀,這讓後者悻悻多年。

  而最初的女演員,也一度被認為是當時王全安的女朋友余男,兩人已經合作過等片,默契度驚人。張雨綺的出演,一定程度上也打破很多人的想象。

  從余男時代跳入新的女人時代,王全安承認過張雨綺身上有激發男人很原始衝動的美感。

  人家的名言是:男人熱愛女性,更熱愛優秀的女性,願意為她去創作是很正常的。

  在這種激情的創作衝動下,不知不覺走形了。

  最大的變化就是降低了靈魂人物白嘉軒的戲份,而將劇情主線放在田小娥和黑娃的感情線上,也難怪成片出來被不少書迷吐槽是。

  戲份重了,對於有任何一個有進取心的演員來說都是機會,但問題只在於有沒有準備好。

  田小娥與黑娃,與鹿子霖的情感戲,均是打破倫常,不被人祝福。張雨綺顯然低估了,尤其對於片中諸多的床戲,有經驗的演員看來,床戲都是要好好設計、預排的。

  到田小娥與鹿子霖那場戲,女方情感層次極複雜:情慾纏身→羞辱發泄→被利用之後崩潰,時長,只有幾分鐘,難度可想而知。

  王全安鏡頭下的張雨綺果然崩了。

  張雨綺的表情很癲,沒有節制的,像喝醉了酒,這是不對的,但她的道德壓力很大。

  所謂彈簧人格,不是壓抑得越狠,反彈越厲害,而是它只有這一個絕望的方向,否則要被碾斷,壓碎。

  張雨綺表現中某種飄然的快感,卻始終沒有傳遞給觀眾悲情。類似的範本可以參考春夏在中的表情控制,同樣絕望甚至帶著自毀傾向,哀莫大於心死。

  不僅這一場至始至終,王全安都沒有把張雨綺帶進過角色。看她殺青後接受採訪說的原話:每天會有不同的男人在我身上,自己都快受不了。

  因為他們太有代表性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魅力,碰到這三個,基本上後半輩子可以單身過。

  話里嗅不出一絲被悲劇抽空的味道,還是那個坦蕩敢說的張雨綺。她仍在靠慾望的本能演戲,但王全安的需求顯然不止於此,這就是後者的問題。

  拍美了,演員的美,和作品的美,並不是一回事。

  演員經過自身演繹,銀幕放大,導演提煉,最終轉換為影像,在傳遞到觀眾的眼睛、心裡……有無數拆解、篩選的工序。

  導演,是這整道工序上的負責人,必須有創作上的自覺性和清醒認識。他對女演員美這件事,不能盲從,更不能迷信。怎麼拿捏分寸?

  和,分別把兩個女演員拍出很不一樣的質感,甚至是兩位演員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的。

  王珞丹,打算實施仙人跳的風塵女子,最終命運不知去向,猶如沉入大海。

  她們的共同點壞女孩身上,韓寒堅持保留著一些純真。

  王珞丹暈車,吃一塊麵包還問有沒有防腐劑;趙麗穎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看天上飛機飛過,那是她父親消逝不見的地方。

  喜歡就會放肆,而愛就是克制!

  韓寒讓女演員只釋放一點點慾望,反而激發起更多的想象、共鳴,這是收的好處。

  但張雨綺顯然不是這種類型的——像大麗花一般,外放性感,脾氣還火爆,怎麼拍?

  寧遠想到一位可以借鑒:寧靜,畢竟姜文曾經評價她:定時炸彈。,姜文一點不收,往大了做。

  肢體上大氣舒展,怎麼舒服怎麼來,根本不考慮哪邊胖了,哪個姿勢丑了。視覺上通過朦朧的暖色調讓寧靜的身型被柔化,膨脹,豐腴得溢出屏幕,讓觀眾也感受到馬小軍內心的刺激。

  炸彈演員與炸彈導演一拍即合。

  就像對慾望的態度,壓抑產生彆扭與誤解,釋放反而帶來純粹的審美。放就要坦蕩蕩,不藏一點猥瑣與齟齬。

  熱搜上的張雨綺,實際上一再被觀眾兩種刻板印象所牽扯而分裂。一種是黑:這女的好囂張,好沒禮貌,不溫柔,愛慕虛榮……

  一種是吹:好剛、好真、好霸氣、就應該乘風破浪,站C位!

  兩極都沒有真正共情,張雨綺到底是誰,她需要什麼?

  同樣還有更多更多等待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她們需要的,是愛護角色,不以演員為消費的導演;是清醒自知的自己;更是不輕易鼓吹、妄斷的我們。

  女演員的美,倘若是一把沉重的、散發冷硬光芒的青龍偃月刀。只有讓她們真實地展現鋒利,才有可能在空中輕舞。

  在寧遠眼裡,現在兩個躺著就能搞笑的男人:沈騰,李誕。

  他們同台節目笑果豈不炸裂?

  可誰知道一對王炸,卻打出生涯最大滑鐵盧——,豆瓣3.7。

  評分還在持續下降為什麼?

  再看海報C位,原來如此,謝娜,一道沈騰和李誕也跨越不了的笑點深淵。

  這檔節目的形式:+。選手表演小品,然後被挑選分別進入謝娜、沈騰、李誕三個人的戰隊。老帶新,選拔喜劇新人。

  必須誠實地說,節目那麼難看不能謝娜一個人背鍋。

  製作方,以快樂為招牌的湖南衛視,對於快樂大概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笑起來真好看?尬起來不償命。

  第一個小品,故事背景是,兒子三天沒回家,遭到媽媽的質問。李汶翰演兒子,婁藝瀟演媽。接著Sir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說出各種羞恥的對話。

  尬,還能更尬一點嗎?

  這個大型迷惑現場,由來是節目組的奇葩設置——表演中間導師會臨場抽台詞,然後學員再把台詞融入劇情,以此來磨練臨場反應能力。

  但對觀眾來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磨難。

  一句死亡台詞說完后,演員還要強行挽尊的場面,才是一場視覺凌遲。因為這樣包裝簡直太難受。

  每當尬至濃處,台下觀眾:鼓掌,歡呼,厲害!

  寧遠忍不住懷疑這批觀眾怕不是從隔壁借來的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