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一)
打不下來,那是因為打法不對頭。宋獻策大聲道。
打法不對頭?狐疑地看著宋獻策,李自成道:軍師,你此言是何意?
就聽宋獻策大聲道:陛下,你的督戰隊呢?
一句話驚醒夢中人,李自成拍案而起:與朕傳令,明日務必攻取寧武關,凡有畏戰、怯戰者,斬!
日本足立尊氏於公元1336年自鎌倉佔領京都,廢后醍醐天皇,擁立徒有其名的光明天皇,自稱征夷大將軍,後設幕府於京都的室町,史稱室町幕府,也稱足利幕府。
后幕府大將軍足立義滿接受出使日本的明朝欽差使臣鄭和剿滅倭寇、接受大明朝冊封日本國王稱號、向大明朝納貢、准與明朝通商的諸項宣喻。於公元1401年5 月亦既大明惠帝建文三年,自稱源道義向大明建文帝稱臣納貢。次年2月建文帝復詔,接受足立義滿源道義納貢。
鄭和七下西洋前曾出使東洋 大明永樂初年,倭寇累累侵犯浙江沿海,直至江蘇境內長江口區。永樂大帝派王抒巡視。王時為都御史,赴任后即將倭情上達永樂帝。永樂帝派鄭和出使日本交涉,《明書·戎馬志》記載:大明永樂二年四月,鄭和受命出使日本,「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隨即捉了二十多個盜魁來獻。王抒在「題本中記述此事」:說這伙盜魁遞解來時,日本人已用「蒸殺」的方法把他們處死,即將犯人放在一隻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鄭和回京報告后,永樂大帝對日本國「嘉其勤誠,賜王九章」,向源道義贈送了冠服、文綺、金銀、瓷器、書畫等物,並允許日本國十年一貢,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貿易。此舉促使當時中日關係的改善,也是鄭和出使日本的成果。
鄭和七下西洋已為世人熟知,但鄭和下東洋卻鮮為人知了。近兩年來,海內外許多鄭和研究學者開始注意鄭和航海對全球的影響,而且對七下西洋的航海領域提出了補充與擴展。因此,又出現一個鄭和「下東洋」的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學術研究委員、考古專家南京博物院研究員羅宗真。 長期從事文物考古和歷史研究及考古教學等工作,曾應邀赴日本進行考古學術交流,併兼任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理事,在海內外考古界頗有影響。
羅宗真對記者稱,明成祖永樂大帝即位后,準備派鄭和下西洋,就在鄭和積極籌備下西洋時,卻發生了嚴重的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事。為了鞏固邊防和自己的統治,明成祖永樂大帝決定立即派人去日本進行政治交涉。這一任務就落到鄭和身上。鄭和在永樂帝奪權過程中跟隨朱棣多建奇功,深得朱棣賞識。鄭和接受任務后,立即組織人馬東渡扶桑。
當時東渡日本也是很艱巨的,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才東渡成功,足以說明其艱難。羅宗真說,鄭和從桃花渡(今浙江寧波附近)東渡至日本,代表明朝政府向日本政府指出應嚴格按照會談內容辦事,不得違背。日本執政源道義自知理虧,立即下令逮捕了倭寇首領,並保證今後不再出現類似情況。鄭和勝利完成使命,向明成祖稟報,永樂大帝很高興,致書日本國王源道義,表示滿意。
羅宗真指出,鄭和下東洋一事,經過海內外學者研究,不論是《明史》成書的清人著作,或者是其他明人的有關記載,還有日本史書的記載,都證明大明永樂二年鄭和確實出使過日本。
羅宗真列舉說,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書》中有專門論述:「大明文皇帝永樂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隻,寇穿山,百戶馬興(與戰)死亡。尋寇蘇松諸處。是年,上命太監鄭和統督樓船水軍十萬詔諭海外諸番,日本首先納款,擒獻禮邊倭賊二十餘人。」《日本一鑒·窮訶話梅》卷六「流通」條對鄭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後果也作了記載:「大明永樂甲申(二年),倭寇直隸、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鄭和往諭日本王。明年乙酉(大明永樂三年),其王源道義遣使獻所俘倭寇嘗為邊患者」。《籌海圖編》「直隸倭寇變記」中也有同樣的記載:「大明永樂二年四月,對馬(壹)歧倭寇蘇松,賊掠浙江穿山而來,轉掠沿海,上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出師獲魁以獻。」明人馮應京在其《皇明經世實用編》中寫道:「大明永樂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出師獲渠魁以獻,我於是有什物紋綉之賜,封為日本國王。名其國之山曰壽安鎮國山。」清人俞維麟《明書·戎馬志》記載:『大明永樂二年,冠浙直,乃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乃執其渠魁以獻」。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鄭和出使東洋,通過與日本國王磋商,使其本國主動出師剿捕倭寇,並繩之以法。日本國王接受了鄭和的建議,接受了大明朝「日本帝國」的封號和金印、冠服等,並遣使致謝,與大明永樂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即「永樂條約」。
史載日本王國向大明王朝稱臣納貢的相互信函與禮單。
1、足利義滿上大明朝皇帝書、與大明朝皇帝復書 足利義滿上大明朝皇帝書 日本准三后源道義1上書上大明皇帝陛下 日本國開闢以來,無不通聘問於上邦。道義幸秉國鈞,海內無虞。特遵往古之規法,而使肥富相副祖阿通好,獻方物:金千兩、馬十匹、薄樣千帖、扇百本、屏風三雙、鎧一領、銅丸一領、劍十腰、刀一柄、硯筥一合、同文台一個。搜尋海島漂寄者幾許人還之焉。道義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日本應永八年2五月十三日 大明朝皇帝復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復載之間,土地之廣,不可以數計。古聖人疆而理之,於出貢賦力役、知禮儀、達於君臣父子大倫者,號曰中國。而中國之外,有能慕義而來王者,未嘗不予而進之。非有他也,所以牽天下,而同歸於善道也。朕自嗣大位,四夷君長朝獻者以十百計。苟非戾於大義,皆思以禮撫柔之。茲爾日本國王源道義,心存王室,懷愛君之誠,逾越波濤,遣使來朝,歸逋流人,貢寶刀駿馬甲胄紙硯,副以良金,朕甚嘉焉。日本素稱詩書國,常在朕心。第軍國事殷,未暇存問。今王能慕禮儀,且欲為國敵愾,非篤於君臣之道,疇克臻茲。今遣使者到彝一如班示大統歷,俾奉正朔,賜錦綺二十匹,至可領也。嗚呼!天無常心,惟敬是懷。名無常好,惟忠是綏。朕都江東,於海外國惟王為最近。王其悉朕心,盡乃心,思恭思順,以篤大倫。毋容逋逃,毋縱姦宄。俾天下以日本為忠義之邦,則可名於永世矣。王其敬之,以貽子孫之福。故茲詔諭,宜體眷懷。
大明建文四年3二月初六日 —— 1源道義:即足利義滿的別名。准三后:即請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的指示上書大明皇帝。 2應永八年:即公元1401年,亦即大明惠帝建文三年。 3大明惠帝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 2、足利義教上大明朝皇帝書與大明朝皇帝復書 (錄自《善鄰國寶記》卷中) 足利義教上1明朝皇帝書 天啟大明,萬邦悉被光賁;海無驚浪,中國茲占泰平。凡在率濱,孰不惟賴。欽惟大明皇帝陛下,四聖傳業,三邊九安,勛華繼體,從昔所希,宣光中興,不圖復睹。貢節不入,固緣敝邑多虞;行李往來,願復治朝舊典。是以謹使某人,仰視國光,伏獻方物。為是,謹具表。 日本永享四年八月 大明皇帝諭日本使書 皇帝敕諭日本國使道淵2爾究通佛氏之旨 曉達君臣之義,在彼境內,超於群倫。比者,以其國王之命,遠涉海波,來修朝貢。達其王敬天之懇,敷其王事大之心。言調有章,進止有禮,從容恭謹,朕甚嘉之,今特授僧錄司右覺義之職,俾歸本國,主持天龍寺。爾其益精善道、闡宗風,益堅至誠,用副嘉獎。欽哉!故諭。
大明宣德八年3六月初六 —— 1足利義教是室町幕府第六代將軍。他在1432年(即永享四年)遣正使龍室道淵入貢,上大明朝皇帝書,自稱為「日本國王源義教」。 2大明宣宗皇帝接見日本國使道淵后,乃遣雷春等隨道淵使日本,並以君臣之禮敕諭日本國王書,仍稱將軍足利義教為「日本國王源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