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官場之高手過招>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各人都有想法(一)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各人都有想法(一)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於建嶸日前在北京律師協會發表演講談到:


  從1993年到2006年,各地百姓群體性上訪事件從809起到了9萬起,2007年、2008年、2009年都超過了9萬起。


  群體性事件大約可以分為維權、泄憤和騷亂這三種類型,而維權活動又可以分為農民、工人和市民這三部分。


  中國目前的問題是什麽?最大問題就是利益之爭,爭利不爭權,這一點是我們判斷中國目前發生這麽多群體性事件的一個關鍵所在。


  在北京有個被稱為“上訪村”的地方,地點就在北京的永定門東莊,這裏因常年聚集大量上訪者而形成的“上訪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上訪者來來往往,上訪群眾的人數卻不見減少。


  據當地人說,北京永定門地區的“上訪村”已存在多年,因這裏的民房、空地、廢墟和橋洞容納了一批上訪者而得名。


  社科院課題組提供的數字顯示,“上訪村”平時大約有兩千訪民,而“兩會”或國家重大政治活動前後,人數會增至萬人。


  信訪係統內部人士則認為,“上訪村”的實際人數固定在五六百左右,其中多數是老上訪戶, “規模並未像外界描述的那樣龐大”。


  不管是社科院和信訪內部人士統計的數字,都證明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那就是“上訪村”的確存在,很多中國老百姓,遇到不公平對待時,對於依靠上訪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還是有一定信任度的。


  群體性上訪的事件涉及麵廣,更有可能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所以大家的心裏都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上訪的人數越多,解決問題的速度會更快些。


  寫到這裏,想起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的那句千古名句: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這首《潼關懷古》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全詩原文為:“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段話譯為現代的白話文則為:

  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大興土木,皇權殘暴,無盡的苛間雜稅,貪官汙吏,百姓隻能活在他們的剝削和壓迫下,皇親國戚揮霍淫舍,百姓出錢又出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表麵國家興旺,其實質卻是百姓遭殃!


  如若國家淪亡的話,那戰禍不斷,災難四起,百姓就是敵人虐待的對象,百姓成刀下鬼,階下囚,百姓也受苦。不管國家興亡與否,百姓永遠是處在最最低微的地位,永遠是受苦者,替罪羊!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強烈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這個話題不宜繼續深入,重新回到此次劉國安緊急召開的常委會議上。


  盡管參加會議的常委們對此次突發的上訪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市委書記劉國安既然已經說的很明確了,市紀委的領導也好,市政法委的領導也好,隻能先按照劉國安的要求,立即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全力以赴的解決眼下的問題。


  這也是當一把手的特權吧!


  他可以隨意決定,哪一件事目前情況下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即便這件事其實不是那麽的急切,隻要他發了話,所有人都得立即圍繞他的指示打轉。


  會議結束後,新來的市紀委書記徐匡娣立即親自帶領一幫人來到市政府大門口,市政府大門口一側的保安室成了臨時的上訪接待室。


  徐匡娣到保安室坐下後,吩咐一個大嗓門的下屬大門口告訴上訪的群眾,“先挑選幾個上訪群眾代表出來,現在市紀委書記要親自接待上訪群眾代表,大家想要早點解決問題,就抓緊選出代表到保安室來跟紀委書記當麵詳談大家想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幾句話喊完後,上訪人群中明顯出現一陣不小的騷動,大約半小時後,有三個上訪群眾代表坐到了徐匡娣的對麵。


  紀委書記徐匡娣是見過大場麵的人,心裏對於應付眼前幾位老百姓信心十足,見三人有些尷尬的坐在對麵,碰也不碰擺在麵前的水杯,笑著對他們朗聲說:


  “你們放心,喝點水啊,這半天肯定也渴了,有什麽問題一會說出來,隻要合理我會幫助你們解決的。”


  徐匡娣特意表現出來的平易近人,一下子讓三人輕鬆了不少,三人中年紀最輕的一位首先開口說:


  “領導同誌,我們這些人都是普水縣的農民,我們如果不是遇到了解決不了的難處,也不會到市裏來上訪。”


  徐匡娣微微點頭說:


  “是啊,你說的話,我能理解,這市裏到你們普水縣,來回的汽車票也要二十塊吧,要是沒什麽事情,大家掙點錢都不容易,又怎麽會白白的把錢扔在路上呢?”


  徐匡娣這句話一說出來,立即引起三人的共鳴,年紀大些的農民說:


  “還是市裏的領導水平高啊,說話都說到咱們老百姓的心坎上了,領導啊,咱們這些人可都是被逼的實在沒有辦法了,這縣裏的領導不把咱們老百姓當人啊。”


  徐匡娣示意身邊的記錄員開始記錄,老人繼續講道:


  “咱們靠近普水縣城,離縣城的鬧市區也就不到十裏路,當時我們附近拆遷,說是建房用地,我們同意了,可是現在卻變為工業用地,而且全市造紙廠,導致汙染嚴重,根本就無法居住,我們反映可是政府就是不解決。”


  徐匡娣見老人說了半天,也說不到什麽重點問題,於是轉臉問年輕人:


  “你們這次來,主要是想要反應什麽問題呢?”


  年輕人回答說:


  “現在我們的要求也很簡單,第一,搬走造紙廠。第二,釋放被抓的無辜百姓,並由鄉政府負責受傷群眾的醫療費用。


  第三,我們強烈要求市委市政府嚴厲查處這企業老板和政府領導之間相互勾結的腐敗問題,嚴懲涉及腐敗的幹部。”


  徐匡娣聽了半天,對於年輕人說的第三點尤其感興趣,心想:


  “普水縣的問題看來很嚴重啊!這裏頭既然涉及到官員腐敗的問題,那可就有文章可做了。自己也是剛到普安,如果有政績那是再好不過了,隻不過,現在還弄不清楚,這百姓口中說的涉及腐敗的官員,到底是什麽背景?”


  想到這裏,徐匡娣笑容滿麵的說:


  “小夥子,你反應的情況,我都明白了,這樣吧,我現在先到樓上辦公室核實一些情況,你先把剛才跟我反映的情況,詳細具體的跟負責記錄的同誌好好的說一下,記住了,一定要詳細,具體,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嗎。”


  年輕人趕緊點頭說:


  “好。”


  徐匡娣安排了一個紀委副書記接待幾位群眾代表,要求副書記一定把任何問題問清楚了,特別是企業老板和所謂腐敗的官員,這樣便於後續問題處理,吩咐完後,自己卻轉身進了市委辦公大樓。


  普安市裏,當晚上六點整,市委常委再次召開會議,市委常委領導班子成員濟濟一堂共同聽取市紀委書記徐匡娣對普水上訪事情的調查結果。


  徐匡娣在會議上發言說:

  “普水縣這次的群眾上訪事件,根據初步調查,完全是人禍造成的,這次的群體上訪事件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就是因為普水縣姚縣長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極其不到位,老爺作風,方式粗暴,才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群眾集體上訪事件。”


  劉國安聽了這話,心裏一沉,他沒想到調查了半天得出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結論?看向紀委書記徐匡娣的眼神不由多了幾分陰冷。


  對市委書記不滿眼神絲毫未察的徐匡娣繼續說:


  “根據現在掌握的信息看,這次的群眾上訪事件背後,是有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鏈條在作怪,當地的領導為什麽要更改土地性質,把當初的建房用地更改為工業用地?如此汙染,讓百姓如何生活,難道他們不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不知道,打傷了老百姓,把事情鬧大,他們自己也脫不了幹係?這一點,不用我說,大家的心裏也很清楚,他們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就有些奇怪了?當地領導既然知道這件事要是鬧大的話,影響惡劣,卻還是一意孤行?為什麽呢?根據調查結果證明,最主要的原因是此事的背後必定存在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條。”


  徐匡娣不說,“基層領導有靠山在背後撐腰”,卻說,“這些人的背後有一個利益鏈條在作怪”,這就更加讓劉國安感覺有些坐立不安。


  他心裏甚至懷疑徐匡娣似乎已經知道了些什麽,否則的話,她今天匯報工作的口氣怎麽會有一種強勢咄咄逼人的感覺?

  其實,劉國安也是做賊心虛,徐匡娣從到普安任職也就那麽幾天,根本不可能知道太多的東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