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鳴鳳的傳說> 98.第98章 99,浮屠

98.第98章 99,浮屠

  「你這公子哥說話我可不愛聽。看你的樣子應該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女,不應該是這個樣子。」那個老頭故意大聲說。這時看熱鬧的越來越多。 

  「你什麼意思?」夏三藍說。 

  「你要知道隔牆有耳這句話的意思。昨晚,你心甘情願的把這二百兩金子送給這個小娘子。今天你卻賴人家盜竊,你難道不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我憑什麼把二百兩金子送給她,非親非故的,難道我是傻子?」 

  「難道還要我揭穿你的醜行不可?」 

  「老人家,你不要說了。金子已經還給他了,還說有什麼意思。」艾美麗心裡真不是一個滋味,如果老漢真的在隔壁艙房聽清了自己和夏三藍的交易,自己也會羞死。古人經常說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現在自己攤上大事了又能怪誰呢。 

  艾美麗自己想不到最好的解決這個死結的方法,見船行到了一段激流那裡,就乘大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時候,再次投江。 

  這裡的河道狹窄,所以水流也就特別湍急。艾美麗縱身一躍,頃刻就被翻騰的激流打了幾個翻身,沉入水底了。船上的人,饒是見多識廣的水手,在救人的弦鬆了后要繃緊就不容易了。 

  艾美麗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突然香消玉殞,美麗不在了。此時乘客都知道夏三藍是害死艾美麗這個中年的美婦的罪魁禍首。要老者告訴大家事情的來龍去脈。 

  老者見艾美麗已經死了,對死人的清譽還是要稍加保護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把這個公子哥扭送到官府,大家自然知曉。」 

  於是夏三藍被大家押著上了岸,送到官府。官府按照有關法律將他押回原籍審判。現在就關在雎縣的大牢里。 

  張其危聽完夏奶奶對孫子案情的講述說:「老人家,您的孫子夏三藍理應受到法律的懲罰。這個人情我不能去說。說了我覺得天理難容,也讓死者靈魂不得安息。」 

  「張少爺,可憐老身寡婆孤孫。夏家不能在我手中斷後。一定懇請幫忙救命則個。」 

  「按照天朝律法,這艾美麗也只是被您的孫子間接殺害,沒有直接命案,按律不會有死罪。讓他服刑,受點罪,吃點苦也是有好處的。」 

  「張少爺。您不知道大牢的黑暗,像我孫子的身子骨在牢房不消幾天,說不定就被磨了性命。到那時,張少爺,你也會為我在最困難時間不是援手而抱悔終生的。」夏老奶奶仍然抱一線希望說。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張其危知道浮屠原來解作佛塔,整句的意思是救人性命,功德無量,遠勝為寺廟建造七層佛塔。 

  其實,浮屠本是梵語buddha的音譯,意思即是佛陀,指釋迦牟尼。後來大概因屠字令人聯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詞語,所以漸漸被音近的佛陀取代。而七級浮屠」的「浮屠,梵語buddhastupa,音譯后的略稱也是浮屠。所以,浮屠既可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 

  塔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建築,也是一種紀念、禮拜用的建築物。塔起源於yin度,yin度是佛教的發源地。yin度最初的塔形狀像墳墓,在方的平台上砌築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種形狀的塔尖。這樣的塔在古代yin度梵語的譯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墳墓。佛骨焚化以後成了彩色晶瑩的珠子,埋在「浮屠」里,七層的塔稱作七級浮屠漢唐時期,塔隨著佛教一起傳到中土,和古代建築結合起來,融合了天朝南北各地的樓、閣、亭的特色,發展了千姿百態的天朝古塔。 

  張其危心裡很是猶豫,又想到自己集聚功德,如果能夠教化好這個夏三藍,也不失為功德一件。 

  「好吧,我去說說人情,如果知縣不給我面子,我也就沒有辦法。不過還有一個條件,如果知縣沒有駁回我的面子,法外施恩放了令孫。他就跟著我一段時間,看能不能對他施加些影響。」張其危說。 

  「那是最好。張少爺你的大功大德老身只有結草銜環來生相報了。」夏老奶奶說。 

  張其危稍作收拾,就往縣衙去找付宜興。而夏老奶奶行動也不方便,就在張家等張其危消息。夏老奶奶心裡只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保佑。觀世音菩薩要普度眾生,也夠她忙活的。賽吳用陪著夏老奶奶說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