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位面商人之強國夢> 第二百二拾章 白色家電大抄底

第二百二拾章 白色家電大抄底

  ps:感謝讀者大大「天山閻羅」、「弒神丿一刀秒」分別投給天堂1張月票,感謝讀者大大「紫竹」打賞天堂300縱橫幣,謝謝大家^_^,另有讀者問天堂,你寫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搞什麼啊?其實天堂寫這本書也是拍腦瓜的決定,手裡除了大綱有了外,其他也是靠靈感和原來的「點子」存貨,有的時候是沒有太好的順序和章法,但是無論如何,本文方向有一點是不變的,即先用各個目標位面的資源和初級產品反哺主位面,然後再用主位面的科技產品,向各個目標位面傾銷,以賺取超額利潤。此次用「保護價」收購主位面各種滯銷農產品,沒別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農民也分享位面科技代差紅利,讓炎黃國內各階層,包括農民、工人等都有實惠、有飯吃、有錢賺,僅此而已。 

  主位面有一個名詞「白色家電」,是世界上四類家電之一。所謂四類家電,是指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和新興的綠色家電。白色家電指可以替代人們進行家務勞動的產品包括洗衣機、冰箱等,或者是為人們提供更高生活環境質量的產品,像空調、電暖器;黑色家電是指可提供娛樂的產品,像彩電、音響、遊戲機等;米色家電指電腦信息產品;綠色家電,指在質量合格的前提下,可以高效使用且節約能源的產品,綠色家電在使用過程中不對人體和周圍環境造成傷害,在報廢后還可以回收利用的家電產品。 

  在主位面,炎黃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前後,國內科技水平不同,社會平均生產力水平不同,造成人民對於物質的追求內容也不同。 

  50年代結婚,兩個人把鋪蓋卷到一塊兒,就算完事,基本不需要什麼結婚禮物。條件稍微好點的家庭,會簡簡單單擺一桌酒席。 

  60年代結婚,就得出點血了,要湊夠「72條腿」或「36條腿」,也就是去木匠鋪訂做個大木床、大衣櫃和桌子、椅子等木製傢具。真想湊夠「72條腿」或「36條腿」也得需要不少東西,比如每個椅子四條腿,9個椅子才湊夠「36條腿」,再來點衣櫃、梳妝台、餐桌、木床等湊夠「72條腿」。 

  70年代結婚,就要些科技含量了,民間講究所謂「三大件」,即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加上「一響」即收音機,稱之為「三轉一響」。那年月誰要是能戴上一塊上海牌石英錶,騎著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帶女方出門,左鄰右舍都會羨慕死。不亞於今天開著敞篷的跑車,拿著鑲鑽的iphone5。 

  80年代結婚,要求更上一層樓。必須有電冰箱(一般都是單門的)、電視機(一般都是黑白的)、洗衣機(一般都是單缸的)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當然再來個照相機那是最好。 

  90年代結婚,那時候婚房大多還是單位分房。男方因此要額外準備些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鏈等一些首飾,房子搞個簡單裝修,外加彩電、洗衣機(摩托車)、錄像機(影碟機)這「三大件」,就算是豪華迎娶了。 

  因此從時間上可以推算出,白色家電實際上是改革開放后,才引入炎黃民間的時髦產品。80年代初、中期,正是島國倭寇國內經濟如日中天的時候,那時候因為廣場協定手裡有錢的他們,到處收購古董、藝術品、房地產、地標建築、公司股票等各類資產,甚至民間還有人叫囂著要買下整個星條旗共和國,結果以此催生了其國內大規模的股票泡沫和房地產泡沫。 

  可是倭寇全國人都是傻子嗎?難道沒有一個人看出來自己國家經濟已經過熱,問題很大了嗎?其實,從某方面來說,當時倭寇經濟過熱崩潰,炎黃在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的,只是一般炎黃人不知道、不了解罷了。那時候倭寇經濟已經出現過熱、崩潰的苗頭:房地產價格開始漲不動,出現下跌陰跌。但大部分倭寇國民並不十分害怕和擔心,因為他們堅信這隻會是暫時的現象。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肯定?除了對於自己國家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倭寇國內民眾堅信政府不會實行長久的強勢貨幣政策,未來一定會增發貨幣,變相貶值,以增強倭寇出口能力與產品國際競爭實力。另一方面,許多兜里有錢,去過炎黃考察旅遊的倭寇國民和商業精英,回國后大肆宣揚:貧窮的炎黃比我們足足落後至少30年,而他們卻有12億人口,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經濟問題,因為要滿足未來這12億人口的消費需求,就足以保證倭寇經濟幾十年的長盛不衰(80年代初,不少炎黃人民凌晨4點早起去排隊,只為了能搶到一台東芝牌的洗衣機或電視機,那時候島國產品在炎黃境內是賣方市場,脫銷嚴重)。 

  但是倭寇國人從沒有意識到,炎黃有一天會成為生產基地、世界工廠,從而搶了他們的生意和飯碗,他們天真的以為,效率能夠一直彌補30倍的工資差距。 

  隨著炎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經過剛開始磕磕巴巴的探路與摸索,炎黃人從「小商品」起步學習,消化吸收世界各國製造技術,逐步引入輕工業的高端商品——白色家電、摩托車等產品,並從低端以低價格殺入市場、佔領市場,然後慢慢樹立自己的品牌。 

  客觀說,炎黃人科研受當時國力和投入資金限制,在技術上的原創力較歐美、倭寇很有些差距,但是炎黃人非常「聰明」,他們本能的使用了一種競爭方式,擠壓了其他國家,特別是倭寇白色家電產業的生存空間,這種策略就是——提高銷量盈虧平衡點。 

  倭寇國因為國內人工成本太貴,所以他們一旦開發出一種新產品,定價會很高,產生高利潤率。這樣就帶來了低銷量盈虧平衡點。說白點,就是賣50萬台就可以完全收回前期投資,剩下的都是凈賺的。 

  炎黃人那時候拼技術暫時拼不過,沒關係,我們先模仿,用幾個月製造出自己的同類產品,然後大幅降價銷售,把銷量盈虧平衡點直接拉升到500萬台。也即是說,需要賣500萬台才能回本。小鬼子你還敢賣嗎?來這麼幾次,就叫你投入的研發資金打了水漂,並且也阻止了後來的潛在競爭者。所有企業一算,想和炎黃企業拼市場,沒有500萬台回不了本,不玩了!於是,從電視機開始,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一個又一個白色家電細分市場的中低端,完全被炎黃企業佔領,歐美和倭寇暫時只能在高端苟延殘喘,但是炎黃企業沒有放鬆,開始注重研發提升品質的他們,正在加強自己的品牌建設,於是有了海爾,有了格力等。 

  主位面四川長虹集團,早年間長虹是「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也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後來「軍轉民」政策實施,或自願或被迫,長虹完成了「華麗」的轉身,已經成為了21世紀集電視、空調、冰箱、it、通訊、絡、生活家電件等產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跨國企業集團。 13年時擁有員工七萬餘人,其中擁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內的專業人才達到一萬五千餘人。 

  四川綿陽市高新區,長虹公司總部,董事長趙勇正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思考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策略。 

  早年間,長虹憑藉著電視機強勢打入了白色家電大市場,分了很大的一塊蛋糕。可現在液晶電視的風生水起,讓相關技術準備不足的長虹吃了很大的一個虧,現在雖然市場上也有長虹的液晶電視在賣,但受限於液晶面板產能和質量問題,長虹暫時只能以低價取勝,銷售量大而純利潤卻低,實在是算不上公司的「支柱」產業。而公司其他諸如冰箱、空調分公司,雖然自身產量驚人,但是市場品牌認知度還比較低,提起冰箱,人們先想到海爾,提起空調,人們先想到格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