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基本完工的長江以北農村現代
ps:感謝讀者大大「用戶91179690」打賞天堂1張月票,讀者大大「用戶91179690」打賞天堂3張月票,謝謝你們^_^
第一目標位面,炎黃大陸長江以北。
1943年這一年,對於長江以北的所有炎黃百姓都是難以忘懷,銘記終生的。這一年,倭寇小鬼子被自己國家的紅黨部隊擊潰殲滅;這一年紅黨不但取消了農業稅,而且開始按耕種面積實行農業補貼政策;這一年自己的日常伙食從稀粥變成白米白面;這一年家家戶戶住進了以前做夢都想不到寬敞明亮新居,擁有了諸如電磁爐、電熨斗、收音機等小家電(大家電主位面正在抓緊時間生產囤貨);這一年每個人的收入和財富開始猛漲;這一年每家每戶的孩子開始免試免費就近入學……
1943年12月 日,河南省開封縣牛屯鄉。
此時這裡剛剛結束完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造,原來鄉下那土黃色猶如雞窩狗窩的破敗農村場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一處又一處斜屋頂式,房高兩層到三層的落地獨棟建築,分佈在鄉內村頭田間各處;早先塵土飛揚的鄉間土路,也被黝黑色的柏油馬路取而代之;原先建立在亂石和碎石塊上面的木棚子、土坯屋被全部拆除,而後用統一樣式的整塊大條石重新壘砌加固、變為護牆護欄;以前的臭水溝、小河道也被清理乾淨,用清水色的混凝土重新做了乾淨的河沿堤壩,並在上面架設了方便行人通過的鋼筋混凝土小橋。
整個牛屯鄉雖然是農村,但每家每戶都擁有了獨立上下水的衛生間,通過施工人員預先埋設的下水道管,將污水輸送至鄉里村裡統一建設的大型公共化糞池,然後每戶每月按照用水量交納污水處理費,每年鄉頭村裡自己組織人力或者請外面專業的工人,分兩次整體清理公共化肥池的糞渣,用於生產有機肥料。
至於縣城裡居民和更大的工廠等工業設施所排放的污水,則通過王凡早先鋪設的大型污水排水管道,引導大中型污水處理廠進行分解達標后,再排入河流江流。污水處理廠的分佈原則和規律,則統一參考後世瑞士的做法。主位面 13年的瑞士,雖然全國只有幾百萬人,但境內卻建立了幾千家大大小小的污水處理廠或處理設施,實現了98%的污水分解達標后再排入河流的效果。炎黃由於國土面積遠超過瑞士,地域地形也複雜多變,所以暫時實行污水處理廠(王凡計劃建設各類污水廠3萬家)處理工業廢水,公共化糞池處理鄉村生活污水的措施。
至於牛屯鄉的道路到不是太寬,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路燈、交通紅綠燈(道路交匯處)、斑馬線、停車線一應俱全,並且考慮到村民情調和生活品質,工程隊在新修建的水渠河渠周圍,上下錯落有致的修蓋了沿河公園,配上少許座椅、石子路、花圃帶,又移植了一些樹木,使得整個鄉鎮看上去是那麼和諧、自然與宜居。
早先鄉村裡原來渾身髒兮兮,沒有足夠衣服穿的光屁股小孩們不見了,換成了一批理完髮、著新衣,登新鞋的快樂小屁孩,他們手拿水瓶,肩背書包,歡快的跑向鄉里的啟蒙學校,去聆聽早就渴望不已的學堂知識。當然了,考慮到他們的年紀小和注意力集中時間太短的問題,以及沒有「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樣的壓力,紅黨派駐的鄉村啟蒙老師,總是會安排近半天時間的體育課、戶外課、興趣課、動手課等等,讓孩子們在教室外,大自然中無憂無慮的玩著學,玩中學。
至於耕地,這一事關炎黃百姓幾千年利益生死攸關的大事情,鄉里的辦事人員不敢有絲毫馬虎。除了發給每戶農民一張表明土地面積與位置的政府「地契」外,鄉里還在進行農村社會主義改造時,把田裡的道路,與土地周邊的環境一起改造:因為炎黃地少人多,所以許多地塊散落在山間縫隙處,四周要麼是不搭調的難看荊棘低矮植被,要麼是裸露的紅色褐色土壤土塊,一塊塊的烏七八糟的,從遠處看出,很像鄉村身上的「癬塊」。
為了根治這一問題和改善鄉間形象,工程隊順道動手將許多礙事的植被樹木或移植或清理,開闢出新的可耕用地;同時對景色相對宜人的綠植綠被處,進行人為修剪,把它變成田間地頭的小風景小公園;至於那些裸露的自然土壤,則用修砌磚條石牆和混凝土覆蓋的方法,變得既美觀有堅固。並且考慮到以後維護的方便與快捷,以及雜草亂長后的難看與不協調,鄉里成立了專門的園丁綠植維護組,使用配發的割草機定期進行修剪,常看常新常變。
對於牛屯鄉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炎黃大陸境內千千萬萬鄉村的發展道路,王凡根據後世的國內外經驗,制訂了逐步城鎮化,吸納減少農業人口,同時發展精耕細作,走精品農產品的路子。因為地理條件和可耕用地面積的限制,想短時間內糧食單價達到或低於星條旗那樣的農業大國是不切實際的,所以王凡計劃走後世倭寇農業發展和保護的道路:對外設定高比例關稅和進口配額制度,控制每年進口農產品總量;對內實行大額農產品補貼政策,利用後世的農業科技資料,培養派駐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協助炎黃農民發展出炎黃自己品牌的,類似後世倭寇神戶牛肉、倭寇米那樣的高價高附加值農業產品,用質量、口感、營養、綠色、無污染,來擊敗星條旗等外國農業的工業化廉價農產品威脅。
1943年12月 日清晨.
「鈴~~」
早上6點,隨著鈴聲響起,趙奎的二兒子慢慢從床上起來。趙奎的二兒子叫趙二寶,大兒子叫趙大寶,您別笑話,當了一輩子農民的趙奎沒讀過書,再加上生了他們后,正趕上戰亂,教書先生難覓,所以名字就只好自己起,將就著用了。再加上叫了十幾年,也習慣了,就不改了。
「早啊,哥。」洗完臉,走進院子里西面的廚房,看到自己大哥的趙二寶喊道。
「早,我昨天睡得早,今天天蒙蒙亮就睡不著了。」
「爹娘呢?」
「他們還睡著呢,這段日子一直去周圍村子幫忙建設改造,太累了,讓他們多睡會兒,你起來正好和我一起做早飯。」
「恩,好的!」
半個多小時后。
趙家主屋,趙奎和妻子已經醒了並洗漱乾淨。
「爹,娘,吃早飯了!」趙大寶、趙二寶,一人端著一個鐵盤走了進來,鐵盤上放著白米粥、鹹菜、大餅、蔥花炒雞蛋和一些碟臘肉香腸。不同於城市裡的白領,一個上午只是做辦公室,體力消耗少。農村的體力勞作是從清晨開始的,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於早飯熱量的需求遠遠高於早點「墊」一下腸胃的水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早飯要吃好吃飽,是非常重要和現實的一件事。
一家四口人沒有多嘮嗑廢話,邊吃早飯邊安排當天的事情。
「大寶(十六歲),臨新年還有一個多月,我和你娘還得繼續去魏邱村幫忙,讓人家也能在新年前住進咱們這樣的新房。家裡你多照看,尤其二寶,在老師那裡好好讀書。」一家之主趙奎吩咐道。
「中,爹,你放心吧!」大寶一邊啃大餅,一邊答道。
「對了大寶,你真不想去學校那裡讀書嗎?」兩個孩子的母親,徐蘭花問道。
「不了,娘,我聽了幾次課,一點也聽不懂。而且背那些書本很費勁,另外老師也說了,人各有所長所好,我比較喜歡敲石頭,正好鄉里開了石材加工廠,裡面的老師傅也看了我的雙手,覺得是當石匠的料子,願意收我當學徒。一會兒我和二寶一起出門,他去學校,我去石材加工廠實習。」
「可……」在徐蘭花腦海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還是相當深的固有觀念,好容易新政府讓自己孩子免費讀書了,她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過去地主家貴公子才能享受的教育。
「行了,政府不也說了嘛,行行出狀元!只要干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干出水平,有了真本事,不愁沒收入。石材加工廠的包師傅,他的工資比鄉長還高,為什麼?不就是憑藉著手藝好,製作出來的雕塑和擺設用具,那股『勁』別人模仿不來嘛!不過大寶,你既然選了這行,就得好好學好好乾,咱們做人得有良心,政府給咱家分了地,還讓住進這麼好的房子,如果你幹啥啥不行,學啥啥不會,先別說你師傅怎麼樣說你,我就先打斷你的腿,明白嗎?」
「中!爹,我曉得理。」
「恩,快吃飯吧,一會兒你們倆別遲到了。」
「恩,恩!」
「來,大寶,二寶,多吃點雞蛋,要不哪有力氣讀書和敲石頭。」徐蘭花一個勁的給自己的兩個寶貝兒子夾菜。
「恩,恩!」
上午7點一刻,趙奎駕駛著摩托三輪車,載著徐蘭花上了馬路,趙大寶則在看著弟弟走入學校后,也背起小書包,騎上自行車,向著自己選定的石材加工廠趕去,對於他來說,為了自己、為了爹娘、也為了面子和那一口志氣,他都要好好實習,練得真本事,成為一名讓鄉里人都佩服的高收入石匠手藝人。
就這樣,整個目標位面的長江以北,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就這樣大體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歲數大的繼續忙時務農,閑時務工;第二部分歲數相對較小的進學校學習,逐步懂得基礎數學、語文等知識,為以後分別考入中學、職校打下基礎,他們是未來炎黃先進位造業和科研事業的種子;最後歲數不大不小的這部分,腦瓜因為歲數和固有觀念,接受數理化知識比較費勁或事倍功半,他們大多數選擇了學習民間的一種傳統手藝,諸如石匠、木匠、瓦匠、漆匠、雕工、藤藝品編織工等,用以謀生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