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最強兵王在三國> 191.第191章 東萊郡到手了

191.第191章 東萊郡到手了

  劉宣臉上的神色很鎮定,沒有一絲的波動。 

  內心的波瀾,並未展露。 

  董卓和李儒都想知道劉宣怎麼選擇,緊緊盯著劉宣,等著劉宣的答覆。 

  劉宣思考片刻,回答道:「丞相看重劉宣,是宣的福分,更是北海國的福分。」 

  董卓道:「你不願意?」 

  劉宣說道:「請丞相聽在下解釋。」 

  董卓道:「你說。」 

  劉宣回答道:「如果在二弟病故之前,丞相讓我留在長安,我萬分願意。相比於北海國的偏遠動蕩和賊匪成群,長安繁華富庶,安穩無憂,整日開開心心的,不用擔心什麼時候就可能遭到賊匪攻城,朝不保夕。」 

  董卓微微頷首,北海國的情況,他也略知一二。當初就是因為北海****匪多,他才讓孔融去赴任的,沒想到孔融竟然沒死。 

  劉宣繼續說道:「二弟死後,父王膝下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因為我的親生母妃早年亡故,以至於父王頹廢了好幾年。後來有了二弟,父王扶正了現在的母妃,才重新振作了起來。」 

  「可惜的是,母妃在今年亡故,二弟也在今年病逝。」 

  「這一次,父王再次受到了打擊,頹廢不振,徹底失去了精神。」 

  「整個人的精神,徹底垮了下去,一副行將朽木的樣子。」 

  說到這裡,劉宣表情凝重,緩緩道:「《論語·里仁》說『父母在不遠遊』,父親尚在,我自當在父親的膝下盡孝。」 

  「雖說『父母在不遠遊』後面還有一句話是遊必有方,如果有目標和方向可以外出奮鬥。可惜父王凄慘冷淡,我必須留在父王的身邊伺候。」 

  劉宣鄭重說道:「男兒立身處世,頭頂天腳踏地,孝為萬事之首。如果我連最基本的『孝』都無法做到,恐怕丞相也不會欣賞我了。丞相厚恩,宣只能抱歉了。」 

  董卓聽了后,皺起了眉頭。 

  拒絕了! 

  劉宣拒絕了他的要求。 

  這一結果,在董卓的預料當中。只是董卓考慮的是只要劉宣拒絕,他就準備發飆,迫使劉宣留下。可劉宣這一通話下來,董卓準備的說辭和話語都憋了回去。 

  董卓的目光落在李儒身上,讓李儒想辦法。 

  李儒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說道:「世子仁義孝順,堪稱楷模。世子孝順康王,可謂是孝感動天,令人欽佩。本官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劉宣笑著詢問,心中暗罵李儒多事,他幽怨的看了李儒一眼。剛才我不停的吹捧你誇你,把你捧上了天,現在你拆我的台,實在不仗義。 

  李儒臉上掠過一抹不自然,也覺得不地道,但想到董卓,還是如實道:「丞相只需派人前往北海國,把康王接到長安即可。如此,世子也可以盡孝了。」 

  劉宣眉宇間,閃過一絲冷意。 

  好狠的李儒! 

  一句話,戳在了劉宣的短處。 

  如果董卓真的做了,劉宣不得不受到脅迫。因為劉宣一旦捨棄了劉赫,將被天下人唾棄鄙夷。在這個時代,忠、孝、禮、義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人成大事的本錢。 

  董卓嘿嘿笑道:「文優的建議好。」 

  「唉……」 

  劉宣搖頭,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董卓問道:「為何嘆息?」 

  劉宣回答道:「在下嘆息,是因為父王無法來長安。」 

  董卓皺眉道:「為什麼?」 

  劉宣說道:「丞相,我已經和菡姑娘訂了婚,我便是丞相的女婿。父王來長安,是丞相的一番好意,我自是高興的,只是父王情況特殊。一方面父王身體不行,不適合遠行;另一方面父王擔心死在外面,無法落葉歸根。」 

  劉宣感慨一聲,道:「我來長安前,陪伴父王時。父王就曾經說死後要葬在北海國,和母妃合葬。父王的情況不樂觀,肯定不願意遠行。丞相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前往查探。」 

  自從康王妃和劉裕死後,劉赫整日沉溺於酒色,身體已經被掏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劉赫的身體每況愈下,即使董卓派人去查探,劉宣也不擔心露餡。 

  董卓聽了后,無法譴責劉宣。 

  劉宣孝字當頭,這是劉宣身為人子該做的事情。 

  劉宣看了李儒一眼,投去求助的眼神。 

  李儒想到剛才劉宣吹捧他的話,再想到劉宣對董卓沒有展露出敵意,便說道:「丞相,世子的話倒也有禮。人老了講究落葉歸根,不願意走遠,這是卑職考慮不周。」 

  董卓點了點頭,臉上的神情有了鬆動。 

  劉宣知道機不可失,趁熱打鐵道:「丞相的一番提攜,在下明白,更感謝丞相的厚愛。雖然我不能留在長安,但留在北海國有三個好處。」 

  董卓聽到好處,嘴角上揚道:「哪三個好處?」 

  劉宣說道:「第一,我留在北海能孝順父王,在父王膝下盡孝,不至於父王孤苦無依,孤零零的一個人守著偌大的王宮。」 

  「第二,我留在北海國可以為丞相送鹽。北海國東臨大海,和北海國毗鄰的東萊郡更是挨著大海。臨海之地,鹽業發達。只要我在北海國,就能為丞相輸送大量的鹽。」 

  「第三,我可以為丞相牽制袁紹。北海國位於青州,距離冀州很近。袁紹佔據冀州,妄圖另立新君和丞相做對。我在北海國牽制袁紹,能緩解長安的壓力。」 

  劉宣正色道:「雖然我不在長安,但忠於丞相,忠於朝廷,絕無二心。」 

  「好!」 

  董卓的臉上,流露出燦爛笑容。 

  對於劉宣是否盡孝,董卓根本沒放在心上。 

  董卓在意的是鹽和牽制袁紹。鹽是最關鍵的戰略物資,也非常賺錢。如果劉宣送來大量的鹽,就表示董卓有大把大把的錢賺。 

  董卓更忌憚袁紹,有劉宣在北海國牽制袁紹,董卓的壓力會更小一些。畢竟他嫁了女兒給劉宣,雙方是姻親的關係,劉宣總得幫襯他。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李儒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董卓也不再強留,微笑道:「賢婿孝字當頭,孝心可嘉,本相如果再強留你在長安,那就不合適了。罷了,等天子大壽結束后,你和孔相一起回北海國。」 

  劉宣拱手道:「多謝丞相。」 

  頓了頓,劉宣道:「丞相,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董卓正在興頭上,說道:「儘管說。」 

  劉宣遲疑了片刻才道:「北海國終究人單力薄,力量不足,鹽業也比不上東萊郡。在下想謀取東萊郡太守一職,一方面可以增強力量抵抗袁紹,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鹽業的生產。」 

  董卓毫不猶豫的道:「准了!」 

  對董卓來說,東萊郡不再他的控制中。 

  劉宣要東萊郡,他給就是。董卓能做的,就是以天子的名義下詔任命。劉宣能否在東萊郡站穩腳跟,那是劉宣的事情了。 

  劉宣拱手道:「丞相厚恩,劉宣唯有竭力報答丞相。」 

  董卓道:「有這個心就好。」 

  董卓的心情相當舒坦,覺得劉宣很識趣也很識時務,值得栽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