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第201章 李儒補刀
(第3更)
李儒得了《尉繚子》后,整日捧在手中細細品讀。越是研讀,他越覺得書中有許多以往沒有讀過,更沒有悟透的地方,可謂是沉浸在《尉繚子》一書中。
對於劉宣,李儒很是欣賞。
一方面,李儒和劉宣沒有任何的糾葛,而且劉宣還頻頻示好;另一方面,劉宣是北海國的世子,天高地遠的,尤其是劉宣即將赴任的東萊郡盜賊橫行,對董卓無法產生影響。
再者,董卓嫁女給劉宣,他也娶了董卓的女兒,李儒和劉宣也有了一層關係。
基於以上三點,李儒願意站在劉宣這邊。
「咚!咚!」
敲門聲,在書房外響起。
管家恭敬的站在門口,稟報道:「老爺,府外來了一個人。他自稱是劉宣的隨從史阿,說是有緊急的事情求見老爺。」
「請到大廳,我隨後就來。」
李儒擱下手中的竹簡,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動,思考著劉宣派人來的目的。
「莫非劉宣有了所動作,要對付李傕了?」
李儒之前給劉宣出了一計,讓劉宣主動去丞相府找董卓,請求董卓調解和李傕的關係。劉宣的確是去了,但李儒知道劉宣心計出眾,要對付一個人,劉宣肯定有後續的手段。
出了書房,李儒來到了大廳。
史阿拱手道:「史阿拜見郎中令大人。」
李儒道:「世子派你來有什麼事?」
史阿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今天一早,主公去了李傕的府邸,當面表示願意和李傕化解干戈,消除恩怨。但主公去拜見時,卻被李傕晾在門口長達一刻鐘多。不僅如此,李傕還拒絕讓主公進入府內,藉此羞辱主公。」
稍作停頓,史阿繼續道:「更可氣的是,李傕提出讓主公負荊請罪。李傕說主公如果不負荊請罪,兩人之間的事情就不會善罷甘休。主公想著已經在丞相的面前說了要化干戈為玉帛的話,就答應了李傕的要求,準備負荊請罪了。」
李儒聽了后,嘴角瞬間勾起了笑容。好聰明的劉宣。
以退為進,端的是高明手段。
劉宣已經在董卓的面前主動求和,有了這一層關係,董卓很欣賞劉宣的大度。在此基礎上,董卓讓李傕息事寧人,消除恩怨,李傕也答應了。
現在的問題是,劉宣進一步的主動拋出橄欖枝,李傕不僅不罷休,還讓劉宣負荊請罪。這事兒是李傕不佔理,只要消息傳到董卓的耳中,李傕必定被董卓厭惡。
李儒心中搖頭,李傕太蠢了。
讓劉宣負荊請罪,分明是主動把劍遞給劉宣,讓劉宣殺他啊。李儒以前還覺得李傕有點腦子,現在看來長的都是豬腦子。
李儒明白劉宣的意思,道:「告訴世子,我會前往丞相府。」
「諾!」
史阿抱拳行禮,便轉身退下了。
李儒去換了一身衣服,準備著前往丞相府。而史阿回到了住宅,徑直就往劉宣的書房行去,稟報道:「主公,李儒說他會前往丞相府的。」
「好,事情成了。」
劉宣笑了起來,有李儒從中幫襯,事情就妥當了。他看向史阿,吩咐道:「史阿,準備荊條,一旦李儒動身的消息傳回,我就出門去拜見李傕。」
「諾!」
史阿得令,轉身下去了。
……
丞相府!
董卓最近的心情很不錯。
一方面,王允、蔡邕、馬日磾等黨人清流很聽話,沒有鬧出幺蛾子,也沒有插手朝政;另一方面,劉宣和李傕化干戈為玉帛,表明劉宣徹底的站在他這邊了。
朝政有李儒打理,女兒也嫁出去了,董卓悠閑自在。
冬日的暖陽灑落下來,曬在身上份外的舒服。
董卓披著一件裘袍,在後花園散步。途徑一處假山時,忽然聽到了假山背後傳來了侍女的議論聲。他聽了一句話,便駐足下來。
「聽說了嗎?菡姑娘的丈夫要去李傕的府上負荊請罪了。」
「菡姑娘的丈夫是誰?」
「這都不知道,虧你是丞相府的人。菡姑娘的丈夫是北海世子劉宣,很受丞相器重。」
「劉宣受丞相的器重,怎麼可能負荊請罪呢?」
丫鬟們的談論,讓董卓的心中驟然升起了好奇心,掀起了滔天巨浪。劉宣好好的,怎麼會去李傕的府上負荊請罪呢?尤其是李傕都答應了恩怨盡消,怎麼還有事情呢?
董卓站在假山背後,繼續靜聽。
「聽說啊,劉宣今天去李傕的府邸拜會,劉宣主動示好。可是李將軍不願意見劉宣,足足讓劉宣在門口等了一刻鐘才現身。不僅如此,李將軍見了劉宣后,也沒有讓劉宣入府,說如果劉宣負荊請罪,雙方的恩怨一筆勾銷。如果不負荊請罪,就絕不罷休。劉宣迫於無奈才同意的,這事兒啊,到處都傳開了。」
「哎呀,劉宣忒沒膽量了,他好歹娶了咱們的菡姑娘,有丞相撐腰,用得著怕李傕嗎?」
「就是不知道劉宣怎麼想的,真傻!」
丫鬟們談論著,董卓眉頭卻皺了起來,臉上隱隱有了怒容。
在董卓的認知當中,劉宣從來不怕事兒,更是惹事兒的主兒。劉宣願意負荊請罪,不是膽小怕事,是顧忌他董卓的臉面。否則以劉宣的驕傲,怎麼可能願意和李傕和解?
董卓悄然離開了,回到書房的路上,也聽到了丫鬟侍從議論。
顯然,事情傳開了。
董卓心中更是憤怒,李傕當著他的面答應了恩怨盡消,現在竟然端架子拿捏劉宣。當著他的面做一套,背著他的面做一套,實在是可惡。
董卓剛回書房,侍從來稟報說李儒求見。
李儒來到書房中,向董卓揖了一禮。
董卓黑著臉,問道:「文優來丞相府,是為了劉宣負荊請罪的事情嗎?」
李儒驚訝道:「丞相知道了嗎?」
董卓哼了一聲,冷冷道:「丫鬟們都知道了,本相能不知道?李傕這個蠢貨,不僅蠢,更膽大包天,竟然端架子讓劉宣負荊請罪,簡直是該死。」
李儒道:「丞相,此事得謹慎處理。」
「為何?」董卓問道。
李儒一副慎重模樣,回答道:「消息傳得這麼快,恐怕有朝中的大臣在幕後推波助瀾。他們見劉宣追隨丞相,心中不忿,很可能想藉助這事兒離間丞相和劉宣。一旦處理不好,恐怕劉宣就要倒向朝中大臣一邊兒。」
消息傳播得這麼快,李儒判定是劉宣安排的。只是他出手幫助劉宣,就得把劉宣摘乾淨。
果然,董卓的後面色凝重起來。
董卓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問道:「文優,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李儒回答道:「事關重大,卑職認為丞相應該親自走一趟,化解干戈,安撫劉宣。一旦李傕端架子為難劉宣,恐怕會影響丞相的大事。」
「你說得對,走,我們馬上去李傕的府邸。」
董卓心中焦急,當即安排了馬車,和李儒一起往李傕的府邸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