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三種施釉方式齊上陣!!!
從汝瓷到唐三彩,這釉色永遠都是蕭章燒製瓷器中最輝煌的一點。
而且係統和蕭章也說過,這青花瓷雖然最重要的是青花上色和圖案的繪製,但是這釉色的等級和汝瓷的釉色,以及唐三彩的釉色都是一致的存在。
所以蕭章並不擔心這青花瓷的釉色不好,而是在期待,這青花瓷的透明釉到底能燒製出什麽樣的效果。
低頭看了看自己的之前配置的一大盆釉料。
蕭章在思考這自己該如何給這三件青花瓷上釉。
這目前常見的幾種施釉方法第一種就是吹釉,隻不過和古代的吹釉有些不同。
這吹釉,現在也叫噴釉,分為人工嘴吹釉、高壓氣泵加釉罐吹釉、機械手吹釉、高壓靜電施釉。
早期的原始吹釉很簡單,就是選一根竹管,在竹管的一頭蒙一塊紗布,蘸釉之後吹到坯胎上。
後來出現了釉壺,用嘴對著釉壺吹釉。
這種施釉方式,對師傅的經驗要求比較高,他需要根據要燒製的器皿和配置的釉料把握好釉的厚薄和層次。
常規操作是先吹一兩個坯胎,測試一下。
總體來說,一般情況都會吹兩三層。
另外一個常用嘴吹釉的情況就是在施釉結束後發現器皿上某些部位有小塊缺釉的情況,用釉壺補吹一下。
目前采用更多的是高壓氣泵吹釉,效果更均勻,效率也更高。
機械手吹釉,一般都是大工廠的流水線生產采用這種方式。坯胎通過傳送帶送至一個封閉環境中,機械手均勻吹釉、坯胎迅速吸釉,很短的時間就再次傳送到下一個環節,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高壓靜電施釉,這是現在最先進的施釉方式,也是適合大工廠的生產方式。
采用這種方式,需要在做坯的時候就在胎泥裏麵加一種結晶水,到施釉環節,在密封環境中,先將釉料霧化,通過高壓靜電的方式吸附上釉,通過這種霧化的形式上釉是最均勻的,燒成之後基本沒有瑕疵。
這第二種就是蘸釉,也就是之前說過的浸釉,當然也分為手工蘸釉和機械化流水線蘸釉。
顧名思義,就是將釉料放入大的容器中,借用一些輔助工具把坯體放入浸釉即可。
手工蘸釉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
古時候直接在生坯上麵施釉,麻煩的一點就是生坯比較軟,不容易拿捏,尤其是杯子一類的小件,手捏起來很容易碎掉。
為此,在明代的時候,坯體底部是不會完全修掉的,主要是留著方便手捏坯體去施釉,等幹燥之後再把底足部位重新修足,以避免直接手捏坯體導致碎裂,這個留著未修掉的部位,被稱為釉把。
到了現代,這個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因為現在的生坯大多都要素燒一下,然後再浸釉。
當然正常的青花瓷現代燒製可以素燒,也可以按照老方式不去素燒,蕭章這次屬於是完全的還原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的狀態,所以燒製流程也是按照古代的去走,並不是蕭章不會生坯素燒……
蘸釉這種施釉方式依然在廣泛使用,快速和方便,是它的優點。
比如現代做的刀字紋的小件器皿,就會用蘸釉方式,效率高。
亦或者一些比較大件的花瓶類器皿,一般會借助一個“七”字型的塑料或者木質工具,托著坯體底部,手扶器身或者頸部,放入釉料桶內施釉,完成後將瓶中的多餘釉料倒掉即可。
針對這種大件器皿,既要發揮蘸釉方式的方便高效,也要避免直接浸入蘸釉導致器皿底足也浸釉,器皿的底足是不可以施釉的,否則在燒製過程中會跟墊餅粘在一起。
要解決這個問題,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預先處理,在施釉之前將器皿的底足部位塗抹一層蠟,這樣既不會沾釉,到燒製時候蠟又會自動融化,不影響器皿的完整和美觀,另外一種就是後處理,蘸釉完成之後,用濕海綿擦一下底足,然後需要用利坯刀將一些吸入坯體的釉料剔除掉,這個處理更加仔細幹淨,但是相對要費工。
機械化流水線蘸釉,就是實現蘸釉方式的機械化操作。
它會在每一隻坯體的底盤下方用吸盤來固定和支撐,坯體輸送到固定位置後,直接在釉漿桶中蘸一下,迅速拿起,進入下一個環節。
這種一般都是大型工廠流水線生產方式,現代手工匠人不會用到。
這第三種也是澆釉,也叫淋釉,同樣是分為手工澆釉和機械澆釉。
澆釉的方式特別多見於元青花,現在也有使用。
一般都用於一些比較大件的、不容易搬動的器皿,比如鬼穀子下山的大罐或是大的梅瓶。
通常會將釉料放入一個大缸,在大缸中間橫置一條木板,施釉時,將坯體放置於木板上,一邊不斷地攪拌釉料,一邊舀著釉料均勻地澆到器皿上。
機械澆釉的原理是不變的,區別僅在於坯體置於旋轉的機頭上,邊轉邊澆釉,離心力的作用使得釉漿能更均勻地附掛在坯體上,這種也是大工廠的流水線作業會用到,現代匠人手工很少用到。
這第四種就是刷釉也叫塗釉,就是手工用毛筆或刷子刷釉、機械刷釉。刷
刷釉在青花上用的相對比較少,顏色釉用的比較多。
刷釉用的是毛筆或者是排筆,排筆就是一排有點像刷子一樣的筆。
青花在施釉後,需要進行淋幹,偶爾有些地方會出現鼓包等小狀況,鼓包破掉之後會造成一個小坑,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毛筆刷釉進行修補。
機械刷釉,就是用機械臂替代人工進行刷釉。
除了為體現某種特殊的燒成效果之外,很少會進行全部刷釉,基本都是刷一部分,比如一筆下刷呈現出花釉的拉絲效果等。
這現代燒製青花瓷最後一種施釉方法就是蕩釉,純手工蕩釉。
蕩釉基本就是用於瓶子器皿的內部,因為這個區域特殊,吹釉和刷釉的方式都無法進行,於是采用了蕩釉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把釉料倒進器皿裏麵,舉起器皿,稍微搖晃蕩一蕩,等吸收的差不多了,把釉料倒出來就可以了。
蕭章目前來看,這如意罐內部要用蕩釉,大碗內部用刷釉,而外部都可以用澆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