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晚明霸業> 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啟戰事

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啟戰事

  第七百六十一章重啟戰事


  徐梁手裏拿著一摞厚厚的東廠密報,其中十有八九都是關於吳三桂手下犯忌諱的言論,剩下的則是些李自成手下的舊部不安的聲音,徐梁大致的翻了翻說道:“新歸附的士兵猜忌朝廷這很正常。”


  方晴沒有說話,刺探情報是他的職責,但是他不會左右君主的判斷。


  “不過這都是人之常情,自古以來歸附的士兵,最容易重新叛亂,當然這取決於朝廷的強盛與否。”徐梁對於方晴那自然是無比的信任,說話不會顯得那麽顧及。


  他繼續說道:“吳三桂的部下和闖營新投降的兵馬,有些胡言亂語這很正常,前期在軍法的執行上可以逐步收緊,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必須一視同仁了,就像是孩子,我可以允許他犯錯,但是他不能不成長。”


  “這已經不是卑職的職責了。”方晴說道。


  徐梁端起自己的茶碗,喝了一口清茶,這才說道:“當初建立總參,其實是附和形勢的需求的,但是隨著局勢的變化,對於參謀部也應該有所改變。你可知道朕的意思?”


  “卑職隻負責刺探情報,其他一概不知。”方晴繼續道。


  徐梁微微一笑,這是有小情緒啊。


  是啊,她一年年的在外奔走,皇宮裏屬於他的那座宮殿,怕是連宮女都不認識她。


  而自己後來認識的程貴妃,又經營皇商非常不錯,地位在朝堂和民間都很高,自己又忙於國事,屬於與她感情交流,她有怨言是太正常不過了。


  “你應該也有所了解,軍隊的事情自然有軍法部處置,而地方官府不得過問。”徐梁繼續說道:“如今光複的州府和州縣越來越多,我需要一位熟悉各州縣情況,而且在軍中也算是有影響力,卻沒有太多牽扯的人來管軍法部的事情。”


  方晴這才微微點頭,表示認同。


  “士卒犯下過錯,卻完全由軍法官裁定,軍法官的權利太過於重了。”徐梁笑道。


  “也容易徇私。”方晴一語中的,直截了當的說出了徐梁的心思。


  “所以我想改變這種製度,軍法部要有所變化,其中東廠有一部分人要潛入軍隊內部,負責糾察這種現象。至於具體製度,由你來設定,回頭給我個折子便可。”


  “好。”


  “沒事的話,咱們夫妻一起吃頓飯吧?”徐梁笑道:“夫人。”


  方晴臉頰微紅,卻旋即冷了下來,不能讓這個男人輕易得逞。


  “臣還有事情要做,告退。”


  說完之後,留下一臉失望的徐梁,轉身而去。


  徐梁忍不住長歎一聲說道:“女人啊,你的名字叫難以捉摸。”


  ……


  對於戰爭的急切心裏,徐梁一直在克製,他知道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年前盡量不要有大規模的軍師行動了,即便是已經取得了先機的北直隸,最好也是以防禦為主。


  但是敵人卻偏偏不想讓自己好過,多爾袞這廝肯定是鴉片抽嗨了,竟然在冬至節前夕,調集了三旗兵馬,足足五萬甲兵的主力,濟爾哈朗被任命為大將軍,配以七萬多漢人綠營兵,直接朝著天津衛撲了過去。


  阿巴泰和洪承疇也開始收攏兵力,在天津衛西側作為輔攻,兵力也在十萬左右。


  從西北撤出來,八旗各部又湊了湊,多爾袞的日子忽然富裕了許多,手中現在竟然依然我這八萬兵馬,這些兵馬倒不是用來守衛京師,而是派往喜峰口、古北口和山海關等地,確保自己後路不失。


  為慮勝先慮敗,從這一點看出,多爾袞這些年的戰爭素養確實有所提高。


  另外一支部隊,用來暗中劫掠人口,財物,開始大規模的往關外運輸,顯然已經是做好了撤退的準備。


  看樣子就是這一仗贏不了,就準備跑路。


  多爾袞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自己準備的十分周祥隱秘,其實不知道,他的一切軍情,早就通過內務府的吳涇悄無聲息的傳遞到徐梁手裏。


  “天津衛麻煩了。”雖然大明眼下從整體局勢上越來越好,數次交戰都是大明占據上風,但是此時眼下天津衛的兵力實在是太過於懸殊了。


  高燕手下總共才一萬多人,雖然大明早就明確第一師要擴編成軍,但是進度非常緩慢,因為士卒滿足第一軍要求的並不是很多。


  以高燕的性格,真的想進第一軍可以,必須滿足第一軍王牌軍的要求。


  這導致到現在,高燕手中的兵馬比第一師時期多不了多少,大家依然習慣性的稱呼為第一師。


  然後加上徐敬業的第二師,整個北直隸也隻有三萬左右的兵力。


  雖然阿巴泰和洪承疇肯定會留下一部分兵力在保定府,但是第一師也需要確保真定府的安全,兩邊互相牽扯,最後吃虧的還是大明。


  “近乎十倍的兵力。”徐梁在沙盤上用指揮棒點了點,“這可是朕一直幻想的狀態啊。”


  “陛下,現在是否下令讓高燕將軍率部撤回滄州府?若是韃子分兵留守天下,我軍在正麵戰場上的壓力會小很多。”有參謀站出來問道。


  徐梁沉吟許久說道:“打仗打的是一口氣,他一來我們就退,豈不是要將我們蓄起來的勢頭一下子泄個精光?那可是第一軍呢?朕的王牌部隊。”


  李岩有些震驚的說道:“陛下的意思是?”


  徐梁表情肅然道:“跟他們打!”


  一將功成萬骨枯。


  更何況自己要做的事情是,改變國運。


  徐梁其實早就到了可以把士兵當成數據的地步,但是他平常是不願意這樣做的,他感覺這樣會泯滅自己人性的部分。


  但是關鍵時刻,他不得不振作,不得不冷下心來。


  多爾袞隻看見了大明軍隊少的弱點,卻並不清楚,為何明軍戰鬥力這麽強,卻兵少的可憐,反而顯得比他們滿清還要少。


  在徐梁學過的曆史裏,任何一個藩鎮和軍閥,轉眼之間拉起來十萬人的隊伍,都不是很難。


  在徐梁最先起家的山東,別說是十萬,二十萬,甚至五十萬他都能做到。


  關鍵這隻是人數,苻堅還有七十萬大軍呢,不照樣一敗塗地嗎?


  軍隊在於精,而不在於多。


  明軍能夠堅守陣地到損失過半,而眼下的清軍,已經早就不如當初他們的前輩了,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他們損失超過三成兵馬,就會自動崩潰。


  如果仆從軍在其中占有的比例高一些,這種比例會更低。


  所以將非戰鬥人員拉到戰場上充數,在徐梁看來非但不人道,而且不明智。那些人隻會令恐慌蔓延,製造混亂,最後導致整支部隊的戰鬥力下降,一觸即潰,望風而逃。


  這個概念現在業已為東宮體係各將校所理解,所以麵對超過二十萬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也沒有聽到有人說將天津全城百姓趕上城頭的話。


  “最怕的就是有人在城中放火,開門放賊。”高燕在南門內軍官宿舍碰到了正要趕去軍議的參謀長,自然而然談到了天津防禦上。他道:“老弱婦孺盡數運走,願意留下的青壯必須統一服從號令,有敢違令者斬。”


  參謀長:“還有人不願走。”


  許多人就算明知留下是死路一條,也不願背井離鄉。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高燕並沒有太過強求,道:“跟他們說清楚,咱們在這裏是要與城共存亡的。要想留下。就得聽從軍令。”


  “都說了,那些文官眼下還在勸呢。”參謀長道:“他們要是走了,倒是能減輕不少負擔。”


  “天津三衛最早就是軍城,這裏軍戶占了大部分,雖然上不得陣,幹些輔兵的活還是沒問題的。實在不願走的。就留下與城共生死。”高燕想了想又道:“你剛說的負擔,無非就是糧食,隻要守得住城關到港口這段,還怕糧食進不來麽?”


  參謀長點了點頭。


  別的城市都是先有聚落,而後成城。天津卻是朝廷先畫了藍圖,圈地建城,然後才有了人口聚居。而最初建城的目的就是作為交通樞紐,方便軍資、貨物轉運。


  徐梁走山東的時候,著實帶走了一批天津衛的軍戶。就連城中的軍械製造業都連鍋端走,不留分毫給闖逆和滿清。高燕領兵光複之後,城中的人口比之徐梁走時更少,青壯也不甚多,所以百姓這頭倒不是重點要考慮的問題。


  高燕與參謀長兩人邊走邊說,很快就到了位於城中心的鼓樓。這座弘治年間落成的建築,磚拱起頂,四麵穿心。上起樓二層,中置大鍾。以司晨昏。站在鼓樓之上,幾乎能遍覽天津衛全城。正是因此,才被高燕與參謀長選為第一師指揮部所在。


  鼓樓以西為天津右衛衙署,眼下也改成了參謀部和訓導部駐地。鼓樓東麵的大運、大盈、廣備三倉,早已經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棉衣、火藥炮彈等軍資財物。北門內的戶部分司作為書吏們的工作區和宿舍。東門內的左衛衙署、明倫堂、文廟全都改成了戰地醫院和病房。


  高燕在鼓樓見到了等候軍議的各營、部軍官,徑直帶人上了頂樓。那裏已經被布置成了作戰室。裏麵從地圖到沙盤應有盡有,全是這一個多月以來的高效準備。


  參謀長上前取了竹鞭,以參謀長的身份開始匯報各處備戰情況。這部分簡單明了,在場軍官本就是親自督工所部防段的工程,心中有數。參謀長說完。便是這些軍官提問題的時候。


  軍官們也沒什麽問題好問,各營伍早就做過了動員,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好好跟清軍死拚一戰。


  “韃子的先鋒部隊,軍力有五千之眾,以第一營直麵清軍,跟他們打陣地戰。一團長,你可有話要說?”高燕摸著臉上的刀疤問道。


  一團長換了新發的大紅胖襖,肩上銀徽閃耀,起身道:“卑職已經巡視了全部防區,有信心阻敵於城廂之外。”


  其他兩團的長官也紛紛表態,保證自己的防區不失。高燕也不用格外囑咐,這裏都是老兵,知道軍法的厲害。


  “天津是必守之地,隻要東虜不能切斷海河,咱們城內就不虞斷糧。就算水關失守,城內的存糧也夠全城堅守一年之久!若是這樣咱們都守不住天津,倒真是死了幹淨!”高燕聽完軍官們的表態,也算是做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動員令。


  “誓死守城!”眾軍官們異口同聲高呼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