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海島陶器
往後又是三天,現在我們身在東海深海區,而且是罕有人至的死域。
往東南開,一直開到這塊死域,眼尖的江老頭認出了那塊海上領域。
所謂死域,處在衛星定位都很模糊的地段,地圖上偶爾才有一個小標點,大多數卻是沒信號階段。
江老頭說,很少有漁船敢開到這裏,在這塊海域出事,求救都沒地方。
越是這樣,蘇衡越堅持往裏麵前進,江老頭說他年輕時來過這,附近有處暗礁區域,非常凶險。要往裏麵走,得加錢。
既然蘇衡堅持,再者葫蘆沒說話,我便點頭向前開進。由於附近有暗礁,隻有白天天氣最好時才敢開船,其餘時候,江老頭不敢托大,多是泊船停留。
如此又過了兩天,我們還在這片海域打轉,江老頭能提前判斷哪裏有暗礁存在,可盡量避免。
所以在這片海域,我們走的不是直線,而是呈迷宮一般的迂回曲折。
這一天剛吃完午飯,胖子商量說今天不鬥地主,改炸金花試試手氣。這時海東青進來,向我說前麵出現一座小海島。
我一聽,這可是新鮮事,海裏麵沒著陸超過十天以上,我現在都忘記踩著地麵是什麽感覺。一問江老頭是否可以靠近那座海島,江老頭測測水位又看了風浪,說行。
東海上的海島,除去有名有姓,大多是小型的凸起,小則一間房大小,大則幾百平米,有許多還處於未發現和開發階段。
一聽可以上島,手底下的夥計弄上幾隻皮艇,一會退潮,船隻難免擱淺。
未免多事,我們停好漁船,劃著皮艇過去。挽著褲腿,一腳深淺的陷在海沙中。瞻望這個海島估摸不足一平方公裏,綠色植物不多,大多是土黃色的岩石,邊角被海水洗得褪色。
“好啊,胖爺就喜歡這種地方。看看這些貝殼,擱以前都是貨幣。”胖子撿起一枚,搖搖裏麵,隻漏出些泥沙。
“看這裏沒人來過,看著沒別的,今晚幹脆就在這睡。”我出主意,想想身體能靠著地,心裏說不出的踏實。
大煙袋沒閑著,他來島上,是聽聞潮起潮落,海中難免有東西會被衝到島岸,故而才上了島嶼尋寶。四處巡遊一圈,大煙袋真就撿著幾塊泥巴回來。
“你窮瘋了不成,這幾天鬥地主,輸得最多的是胖爺。”胖子說道,以為大煙袋撈著什麽寶貝,原來是兩塊爛泥。
“噓,這東西不一般,爺,你看看。”大煙袋朝我遞過來,我用手捏了捏那些泥塊,比較硬,沙子也經過篩子篩選。
“沒什麽特別的,比較光滑,拿著當磨刀石吧。”我遞給大煙袋,讓他繼續寶貝著。
“真是,我大煙袋是那種死認識錢的人?你們好好看這些泥塊,經過火燒。”
“對,還經過雷劈。此乃當年葛洪成仙時,留下的排泄物,孕育多年,已經成了靈寶!”胖子搭茬道。
“這些泥塊的確有點異處,隻不過不成型,能是什麽寶貝?”我請大煙袋指教。
“嗯,的確不是寶貝。隻不過這些泥塊,肯定是燒窯的時候留下的。”又怕胖子搭茬,大煙袋補了一句“就是燒製陶器瓦罐留下的邊角料,你們仔細看,是不是這麽回事。”
我和胖子均為之一奇,這裏人煙不存,還能有人在這裏燒過窯?
待到取過一看,的確又是這麽回事。
“這能說明什麽。”我不解問道。
“這還不簡單,這裏有人為活動的痕跡。再說這是大煙袋從島中間撿來的,肯定不是偶然落在島上。”胖子分析,搶先說了省的大煙袋賣弄。
而手底下的夥計回說,在島上發現一處洞穴,裏麵煙熏火燒痕跡尚存,還有腐朽的桌子床榻。我們到了那洞穴一看,果不其然。大致也有近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火燒痕跡非常明顯,還有頗多的陶器碎片。
大煙袋就此分析,此地早有人涉足,時間不下千年。
“何以見得?”江老頭有興趣的請教大煙袋。論說天上地下,大煙袋誠然是唯我獨尊。
刮下一層陶器粉末道“可以從上麵的製作工藝來看。這裏麵黏土多,選黃土與其四六比例,又加了少許稻草灰。你們再看這塊陶器碎片內部,有類似麻繩盤累的痕跡,這一定是隋唐時期以前的陶器工藝技術。”
大煙袋照這些分析,倒是有條有節。春秋戰國,科技並不落後,有人造琉璃,也有原始瓷器存在。看這些陶器碎片,清一色沒有瓷器的光澤。
是很原始古樸的技術,而且是搓條盤塑的製作方法。
這多為用於製造大型陶器,中國上古便有存在記錄。莫非東海一座無人海島上,散落著先秦時代之前的華夏文明分支?
“不對,不對啊。這個島屁大一點,誰會在這燒製陶器,黏土從哪裏來。再說,有人他們吃什麽,這憋死人的地界。”
胖子提出疑問,然而這些陶器碎片,真真存在於島上,年代比我們的年紀加起來都多。
“這是用於製作大型陶器的做法,把泥搓成條繩狀,然後一圈一圈的盤起來,和蛇差不多。咦,秦始皇陵兵馬俑,便是用這種工藝製作的。”大煙袋說著,頗有些異想天開。
“我看附近有問題,有人燒製陶俑,又在荒島上。保不準,是為了製作冥器。而且這裏有海島,海水在附近深度肯定隻有十多米,應該能有修建海鬥的條件。”海東青湊過來,發表他的意見。
沒混多長,冥器這詞,能時常從他嘴裏說出。
所謂冥器,作為陪葬,並不全是墓主人在地麵使用過的器物。有些會找專人燒製一份,便是冥器。普通人家沒這個家底,就紮紙人或用紙折元寶衣服,算是一種廉價的冥器。
倘若附近真有海鬥,為了方便,在島上燒製陪葬冥器,不無可能。
冥器燒製完工之後,全員離開,留下些工作留下的邊角料,很正常。
“有想法,胖爺也是這個意思。好嘛,上了千年的老鬥,至少是唐朝的。數那唐三彩,這些年潘家園都有市場。”
“不急,咱們準備充足,實地觀測一番,定有發現。”大煙袋高興,出門撞古墓,換誰不高興。不過古墓要真是海鬥,恐怕有一定難度。
瞞著江老頭為好,明清之前的海鬥,是什麽情況,大家都沒經驗。保險起見,別讓他人截胡。
夜晚,我們在洞穴裏棲身,半夜,外麵突然傳出很大的動靜。
我起身,去推胖子,胖子在半夢半醒之中,說可能是海浪拍岸,讓我安心睡覺。
大晚上的,海水莫非還要漲潮?
潮汐也不是在這個時候。大煙袋哼了一句,外麵即使鬧得天翻地覆,我們這在照樣穩坐泰山,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我一想也對,迷迷糊糊繼續躺下。還沒等著進入夢鄉,又是一陣很大的動靜,仿佛雷公電母來了東海小島。這下,我睡不著,混亂中一通摸拽,找出一隻電筒走出洞穴。
島外麵很黑,半夜三更,海浪都懶得光顧海灘。待我出去,照看附近,卻沒能發現剛才的巨響來自何處。走到海島的邊緣,手電刺不開一層水汽海霧,海麵上顯得非常迷茫。
我想著我們的船隻就停在附近,剛才那種聲音,很像鋼板碰撞的動靜。船就下勾停在海上,可能是我剛剛睡醒,看著船影藏在海霧中,竟然疊合成兩個。
我揉揉眼,還真是兩艘船,相距不遠,泡在海霧裏一時分辨不出具體模樣。其中一艘船上,還有淡綠的螢火蟲光。我納悶,怎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進入這片海域,可是東海上的禁區,裏麵暗礁叢生,水流複雜。
不論是捕魚或是采集海中礦藏,都不會有人考慮到這。
我一猜,可能是老爸他們,一想真有可能。朝著那邊呼喊,許是迷霧太多,竟沒有人能注意到我這。沙灘上,有我們劃過來的皮艇,由於這片海域根本沒人,皮艇在靠岸後就隨意丟在一堆。
我拉了一條皮艇下海,和船隻距離不遠,即使我水平不怎麽樣,勉強還是能劃過去。待到了船邊,發現這一艘便是我們租賃的漁船。
而海麵上多出的那艘大船,比我們這個船大了不止一倍。
倘若在那艘船上置辦條五十米跑道,應該綽綽有餘。我拉著繩子來到漁船上,遙遙看見對麵那艘,高聲招呼。
可對麵船上明明有燈,愣是沒一點聲音,更沒有人回應我。
似乎是感覺到我,那艘船開始向後劃動。此事發展得有些不對,若是老爸他們,此時應該已經過來。
不過對麵那艘船太大,已經超過民船水準,倒是有些類似於古代的大料木船。
有海霧和黑暗隔著,我跑進駕駛室,用望遠鏡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