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七聖路 第八十二章 五台
(佛有大日五智,傳世化山五台)
嵐風幾人飛過城池淩空望著這五台山,那五峰其四圍成東西南北,獨一峰立在中央,其間山腳又有群築連綿不受外界戰亂幹擾,但好像都是些廟宇亭台。
不光是在山腳,這五台山每座山峰上都有不計其數的廟宇,從山腰一直到山頂,怕是那西天大雷音寺也不過這般繁盛景象。
五峰立此,當震地北龍脈,東有望海峰,崖邊雲海茫茫起伏有序,如臨觀海寶地;西有掛月峰,夜見星月墜峰巔,如懸鏡高照;南有錦繡峰,朝見紫雲起、晚賞赤霞雲,如胭脂匹練滑落九天;北有葉鬥峰,傲視群山、鱗壁高峭,上指日月;中座翠岩峰,其峰頂廣平,得見四麵奇山,大有四法加持落座道場之意。
好一個靈秀龍脈縮略景,蓮台妙法五台山!
幾人立在雲端,嵐風問“怎麽說,直接上山麽?”
莫雲道“先去這五峰上探探。”
罷了,眾人率先落雲在了南麵的錦繡峰上,卻見這封頂廟宇堂皇卻是不見一個僧人。他們四下查看,這些佛像似乎並無端倪,又接連去了東西北中四峰,可情況依舊如此
“奇怪,日暮時分了,為何不見僧人歸來。”嵐風嘀咕著,他曾在金山寺呆了七年,這和尚作息自己也是清楚,難不成一家佛門卻在這五台山活成了二種作息?
海夜笙此時一雙鷹眼望穿雲海,他見這峰下似有燈火招招。
“少主,山腰處好像有人家活動。”他道。
聽罷,嵐風與莫雲相視一眼,與眾人又折返飛下山腰處,才見得這些和尚陸續從山腳打著火把往上走來。
莫雲道“方才去了這五座險峰,卻沒有感受到一絲佛門法氣,這五峰雖氣勢雄渾,但覆蓋麵積也是不小,要想找到獅王蹤跡怕是得另想法子了。”
若雪聽罷道“實在不行,先抓上一兩個和尚問問這文殊一般都在哪裏念經。”
木支支搖了搖頭“不行,雖然現在我們知道了文殊等十二金仙已返天庭,但是這主道場內肯定留有護法或山神鎮守。若是稍微鬧出點動靜,文殊那邊肯定會知道的。四大菩薩可不比一般的小神”
“山腳處也有人,好像是來逃難的百姓。”海夜笙道。
嵐風一笑“這就好辦了。”
幾人搖身一變,化成了乞丐模樣。若雪又擔心她的披風弄髒,便叫嵐風收在夢珠裏麵。落地時,嵐風又抓了一把泥糊在自己臉上,這才與幾人走了過去。
他們見這些人滿滿當當擠在四下的房子裏,有些搭著柴火取暖,有些蜷縮在牆角發抖。嵐風幾人慢慢挪動著前行,生怕踩著了橫在地上的人。
他們來到一個屋子前,見一個老嫗坐在門檻上發呆,一隻手裏端著半碗熱湯一隻手裏握著快發黴的窩頭。
若雪上前蹲在這老嫗身邊問道“老婆婆,我們幾人本是走腳的商販無意闖入了戰火丟了行囊,剛才見這人多便擠了過來,這裏是什麽地界啊?”
這老嫗見若雪生得還算清秀,又望了望嵐風幾人便道“小姑娘,你們不是本地人啊。這裏是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啊。”
嵐風幾人也圍坐了下來,他從背袋裏拿出了一些口糧遞到這老嫗手裏道“老人家,這裏就是五台山啊?但是你們怎麽都跑這裏來了呢?”
老嫗歎了一口道“兵荒馬亂,那些護國的將士怕戰火燒到我們百姓頭上,便讓我們從城裏撤了出來。剛好臨近這五台山,文殊道場的裏的僧人便將我們安置在了這裏。這些僧人本是在山上供奉文殊菩薩,現在因為我們來了,每日還會送些吃的來接濟我們。這不,他們便從山上搬到了山腰。”
原來是這樣,眾人聽到此處才知道為何那峰頂上的燈火都熄了。沒想到文殊道場的僧人還能盡自己綿薄之力救這苦難百姓,倒是比那些不問生死的眾神來的慈悲。
莫雲又問“老人家,這五台山方圓甚廣,那文殊菩薩的主殿在哪裏呢?待明日天明,我們也想去拜拜他,感謝他為我們提供了這安身之所啊。”
老嫗聽莫雲話裏透著向佛之心也是露出了笑容,她道“文殊菩薩的主殿其實不在這五座大峰上,而是在翠岩峰的一處側峰上,名叫‘靈鷲峰’。你們若是想去,明日待那些僧人布施時讓他們帶你們前去就好。”
眾人了然,嵐風又給了這老嫗一些口糧,寒暄幾句後便撤到了人少的地方。
莫雲道“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出發吧。”
幾經周折,嵐風等人趁夜色駕雲再起,終於在那月輝下尋見了老嫗口中的靈鷲峰。這靈鷲峰依附在翠岩峰南側,比翠岩峰矮了不少。可在這五台龍脈之地上卻占據了藏風穴位。
眾人落在峰頂,方見一座渾然大殿傍山立在那裏,匾上寫著“大文殊殿”四個大字。
莫雲回望遠山歎道“你們看那南邊錦繡峰略低,將這月華與長風放了進來。東西二峰承合抱之勢聚氣不散,北方葉頂峰居五峰之冠,擋住風勢往回推來形成漩渦,正好聚在了這稍矮一些的靈鷲峰上。這等藏風之地,世間並不多見啊。”
木支支捏著玉笛笑道“久聞佛家四大菩薩坐擁四法之地,有那地水火風。地也,九華山,乃地藏王菩薩道場;火也,峨眉山,乃普賢菩薩道場;水也,南海普陀山,乃觀世音菩薩道場;風也,五台山,乃文殊菩薩道場。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你們還有時間討論這些?獅王還找不找了?”若雪喝到。
嵐風幾人一個激靈,才想起還有正事要做。幾人快步身形閃進那大殿裏,隻見四下佛像林立,當中案台儼然。台下放著六個蒲團,那台上的三丈文殊像正眯著雙眼俯視著眾人!亦有詩為證,詩曰
北起仙山號五台,靈鷲峰上座文殊。
頂上束著五智髻,耳垂金環蕩魔珠。
左持淨蓮渡世心,右掌慧劍萬事明。
禪衣輕落靈明智,鑲著月華滿天星。
坐下青獅傲立首,一嘯河山萬惡盡。
祥雲堆作玉蓮台,嚴華三聖妙法精。
隻是這漆黑的大殿裏,眾人被這鬥大的佛像一瞪也是心裏發毛起來。
“如今文殊主殿已找到了,就看這裏能不能找到關押獅王的所在。”木支支道。
幾人四下查看,見這大殿之中皆是石頭金身,案前案後也都沒有什麽暗格機關,莫雲與木支支站在文殊像下眉頭緊皺。
“獅王行蹤如此重要,我們這麽找可不是辦法。”莫雲道。
木支支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眼開始從腦子裏調動這四周的情形,山有五台,藏風靈鷲,大文殊寺。
他睜眼回身望向這三丈文殊像,那座下青獅圓眼怒睜卻沒有盯著殿門口的方向,他的目光正盯著文殊的臉麵
為什麽要盯著文殊的臉麵?青獅怒吼意在震懾群邪,如今卻不看世間反而看向了自己的主人。
木支支抬頭看去,那文殊臉上一副慈祥麵目。此時間,木支支的心中不知怎的突然就想起了覆海大聖九千對他倆說的話
“不要在意你看到的東西,去看看眼睛背後的世界。”
眼睛背後他一雙青招子對視著文殊像雙眼,隱約間竟發現了這文殊像的眼珠與雕刻的眼皮將略有一絲縫隙
“莫雲,跟我來。”木支支說罷,一個掠身便飛到了文殊像的眼睛旁。莫雲見狀也趕了上去。
“有什麽發現麽?”莫雲道。
木支支一邊端詳著文殊像的眼睛一邊道“你可還記得九千說的眼睛背後的世界”
莫雲疑道“你確定他是再暗示這文殊像麽?太牽強了吧。”
木支支伸手摸向這雙石眼“七大聖心意相通,若不是獅王被降時向幸存的妖王傳遞了這個信息,九千又何必多嘴提醒我們這一句?你要知道獅王被降時,幸存下來的可就隻身覆海大聖和驅神大聖了。”
“哢嚓!”
正說著,木支支手一哆嗦竟將那眼珠摁了下去,一時間那隻被摁下的眼睛裏竟然開始流轉起一陣白光,這白光湧動在眼睛裏卻不曾外泄。
“莫雲,快摁下另一隻眼睛!”木支支道。
莫雲見狀立即起手將另一隻眼睛摁下,霎時間,這雙眼裏的白光大盛,竟突地向殿外射出一直延向南麵錦繡峰山崖!
嵐風三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光芒嚇了一跳,他們望去時隻見移山二人臉上開始漫出笑容。
“文殊菩薩素有智慧象征,想必這一雙慧眼的目光定是看向重要所在!”木支支道。
莫雲笑道“這文殊,花樣倒是不少,多虧支支機智。不然我等在這想破了頭也想不出什麽端倪。”
正當眾人欣喜之際,卻聽得山下人聲鼎沸。嵐風道“諸位,我們快走吧,再過一會兒這裏怕是要人滿為患了。”
海夜笙苦笑“支支這一手操作,怕是又要為文殊菩薩多添不少香火啊。”
若雪聽得糊塗“這和香火有什麽關係?”
嵐風站在若雪身邊道“凡人隻會在意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這束光在夜裏從文殊主殿射出,他們隻會以為是文殊菩薩顯靈召來佛光庇佑百姓,這在戰火的歲月裏無疑成了一顆定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