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狡兔三窟
對貧民區的梳理,以及後續的整治辦法,並非是楊浩責任心爆棚,隻是一種情懷罷了,有的時候做的某些事,完全沒必要上升到偉光正的高度,挺沒勁的。
安道全雖然和宋江一起廝混,但畢竟不是宋江,在某些事上,說的不盡詳細,當即,楊浩派人招來宋江。
一段時日不見,這黑三郎倒是更黑了,也更憔悴了,看的出來他是用心了,掌管這皇城司冰井務,還要忙這些事,哪怕是有皇城司邏卒鼎力相助,也是相當的累的。
宋江準備的充分,帶了一份名冊過來,這裏詳細的記載了已經梳理過的地方,每條街,每條弄堂裏,住著多少戶,每戶多少人,包括這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
這一手還真是楊浩沒想到的,沒想到這宋江心細如發到這個地步,到是省了自己一番心思。
不得不說,宋江的能力是有的,有的時候細想想,這些造反之人,真的是為了百姓謀福利嗎?或許就是單純的對現狀的不滿罷了,自覺著空有一身的才華卻無處可使,這和後世那些好高騖遠的總想著跳槽的人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但有一點,宋江真的不是沒有能力,他和吳用,和盧俊義,甚至方臘,都是一樣的人,真的給他們一個發揮才能的地方,他們也會真的用心去做。
這和養哈士奇有異曲同工之處,二哈的精力要是不發泄出去,它就一定會拆家,想來,這宋江和方臘也是這樣的,不給他們一個發揮的地方,就隻能造反了。
宋江說起這些事來,就要比安道全詳細的多,也有條理的多,綜合起來,這些地方凸顯了三個字,髒,亂,差。
這是楊浩能想象到的,具體要如何改造這些地方,不急,這需要徐徐圖之,突然一下下猛藥,不是好辦法。
到是說起了那個和小蘇先生有關的教書先生,宋江提起這人就笑了。
“侯爺,卑職特意調查過,此人名為蘇苑,是小蘇先生次子的外宅所出,脾氣怪異,與家中不和,一直就藏身在這汴京城的東城外,就喜歡教書,但凡有附近的孩子不去讀書的,他都會親自找上門去,若是那家裏人不同意,便會與人理論,甚至有的時候還要拳腳相向。”
說到這裏,宋江露出了一個很是玩味的笑容:“侯爺,不得不說,這位先生是個文武全才的,得閑人家還真的打不過他。”
“臥槽?”楊浩真沒想到在這汴京城裏還隱藏著這麽好玩的一個人,這是逼著人家念書啊,不收學費固然是好的,但是你上人家去揍人家就過分了吧。
“此人還在東城?”
“回侯爺,還在,卑職命皇城司下屬不要惹他。”
“嗯,很好。”楊浩點了點頭:“有機會本侯親自去看看這個奇人。”
有怪癖的人,要麽是真的有本事,要麽就是過於自負在那裝逼,不過有這樣的人去看看總是好的,就算是沒用的人,也權當做是生活中的調劑品了。
和宋江一席交談,綜合起來,這些普通百姓還是得了一個病,病因就是窮,不管你是想要整治衛生,秩序,還是文化,都沒用,首先要讓他們脫貧,這才是根本。
曆朝曆代裏,到不是沒有這樣心係百姓的,隻不過方法走錯了,他們總是自以為是的上來就是從高大上開始,各種的政令從朝堂發出,下麵陰奉陽違的去做一下,搞一下麵子工程,應付了事。
卻忘了最根本的是什麽,反正這些人也沒過過苦日子,他們從何知道百姓心裏想什麽?又從何知道該如何改變這個社會。
高處之人不理解低處的疾苦,正如低處之人不理解高處的快樂一樣,都是憑空想象,在自己心裏下了個定論而已。
然而,楊浩自己也不敢確定自己所想的就一定是對的,路嘛,總要有人走,走著走著也就走出來了,多少先輩們不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最終才走出一個強大的天朝出來的嘛。
不過這些都先放放,眼前的事才是緊要的,當街殺了那麽多人,想想蔡京會是什麽反應呢?
估摸著蔡京依舊會做那個縮頭烏龜,但是蔡翛呢?朱勔呢?死的是他們直係的人,教坊的事情真的翻揚出來又會是如何?
宋江走的時候,已經入了夜,去探視了一下李清照,對這個娘們,楊浩總覺得兩人之間似乎隔著些什麽。
雖然說李清照在府上住了這麽久,可真正交集的時候卻很少,甚至是見麵也無話。
打心裏楊浩都覺得這位才女似乎在躲著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麽,難不成真的把我楊浩當成了好色之徒了?是你自己賴著不走的啊,又不是我求你住在我家的。
似乎是安道全用藥用的好吧,李清照也沒那麽痛楚的樣子,有柴思若陪著,到也不顯得寂寞,感謝了一下楊浩就再也沒有話了,於是乎,楊衙內隻好悄悄的告退。
回到院子中,楊浩仰望星空,良久,低聲說道:“春喜兒,去喚燕青過來。”
大佬們就是這麽任性,隻要喜歡,隨時隨地的叫人過來,你還不能有怨言,哪怕是在某個娘們的溫柔鄉裏,也得馬上提上褲子趕來。
燕青來的很快,一身黑衣,也不知道是去做什麽了。
“人可用嗎?”
“回侯爺,可用。”
“很好,明早讓汴京城都知道教坊的事情吧,具體怎麽說,怎麽傳,怎麽編排,想必你是應該知道的。”
事情燕青早已經知道,聽到這個吩咐,咧嘴一笑:“侯爺放心,卑職定不辱命。”
楊浩點頭:“那就好,去吧,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沒人知道燕青手底下已經重新組建了一批人,這批人是獨立於皇城司之外,這不是說楊浩不信任皇城司,畢竟現在名義上是脫離了皇城司,而且有些活呢,不能總是依賴著皇城司來做。
說白了,還是謹慎為主,狡兔三窟的道理,若是不記著一些,恐怕哪天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