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23.第23章 美國:金權的「圈裡人」(6)

23.第23章 美國:金權的「圈裡人」(6)

  在日俄戰爭之前,歐美列強普遍認為日本在亞洲還算是個小霸主,但是根本無法和英、美、德、法、俄等世界列強相提並論。日本的勝利震撼了歐美強權,也使得希夫在國際金融市場聲譽鵲起,他的戰略眼光令國際銀行家圈子刮目相看。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邀請希夫在白金漢宮共進午餐,日本天皇也邀請希夫到日本皇宮共進午餐,這是日本天皇的最高禮遇,在希夫之前,還從未有外國人得到這樣的殊榮。希夫是一個新花樣層出不窮的人,在日本皇宮跟天皇共進午餐的時候,他突然向負責禮儀的日本官員提出,希望向天皇敬一杯酒。日本禮儀官嚇得臉色蒼白,趕緊顫抖地勸希夫不要這麼做,因為外國人給天皇敬酒這種事從未在日本宮廷中發生過,日本官員害怕天皇誤解而震怒。希夫卻固執己見,站起身來,舉起酒杯致辭:「首先為天皇乾杯,祝天皇在他的臣民心目中、在戰爭的硝煙里、在和平的歲月時,永遠是日本的元首。」希夫說完這段話之後,天皇看起來心情還不錯,所有人提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希夫作為尊貴的客人被邀請到高喬是清男爵家做客,希夫正巧坐在高喬是清15歲的女兒身邊。他隨口說道:「你應該到美國來參觀和學習一段時間。」希夫這個人平常為人嚴肅,隨口一說的神態也像在華爾街發號施令一樣,自己並沒放在心上。但是第二天早晨,高喬是清親自來到希夫的公寓門口,對希夫深鞠一躬后說道:「儘管對一個這麼年輕的日本女孩來說,離開她的祖國,在這樣一個幼小的年紀就去做如此長途和艱難的外國旅行,在日本是非比尋常的一件事。但是因為你已經證明了你是日本人的朋友,我同意讓自己的女兒跟你一起到紐約去。」但是他希望希夫能夠理解,他不希望女兒在美國待的時間超過三年。希夫隨口的一句客氣話,居然被日本最重量級的銀行家當成了華爾街的命令。希夫是一個言出必踐的人,他果然帶著高喬的女兒一起返回紐約,而且在三年期滿時如約將高喬的女兒送回。從此,日本傍上了華爾街的大款。 

  新圈子與老圈子 

  在1840年之前,全美國只有二十幾個富豪家族資產超過100萬美元,500萬美元以上的超級富豪不超過5個家族,這些家族幾乎全是殖民時代大莊園領主的後裔。當時的紐約還算不上太富裕的城市,可能除了莫里斯家族之外,其他所有的新興家族,都要靠貿易來維持生計。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富豪階層大量出現,僅僅在紐約一個城市,就有數百個家族的資產超過了100萬美元。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蒸汽機、鐵路、紡織、機械、鋼鐵、軍工、石油、電報、電話等新興行業爆炸性增長,使美國財富的創造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 

  在紐約,由於新興家族財富猛增,很多傳統大莊園領主的家族面臨著極大挑戰。這些老牌家族雖然在社會上擁有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力,彼此之間的價值認同取向相對穩定,但他們的財富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趕不上新興家族膨脹的步伐。新貴族和老前輩之間形成了越來越強的共識,就是需要對上流階層進行重新定義。紐約的麥卡利斯特家族率先提出,紐約傳統的貴族階層和新興的貴族階層,必須實現大聯合。如果說老貴族的代表是莫里斯家族,那麼新貴族的核心就是范德比爾特家族。在麥卡利斯特看來,這些新老貴族需要達成一種共識,從而形成一個固定的上流社會圈子,這個集財富、權勢與高貴傳統於一體的圈子,將把社會上各種所謂投機者、暴發戶、傻富低俗之流擋在高貴優雅的上流社會之外,以免污染和侵犯了社會「最精華的部分」。 

  麥卡利斯特和後來阿斯特夫人搞的所謂「400人圈子」中間沒有包括猶太人,這激起了華爾街猶太銀行家的強烈反彈。以他們富可敵國的財力而言,猶太銀行家在美國金融領域的地位無可置疑,這一點美國社會的新老貴族都承認。但是在社交圈子和上流階層中,由於宗教和傳統的偏見,仍然沒有形成對猶太人寬容態度的共識。甚至直到今天,依然能在美國社會找到歧視猶太人的痕迹。 

  在美國的猶太人中,其實也存在著不同的社會等級。其中高等的猶太人就是所謂的「賽法迪猶太人」(Sephardi Jews),他們這一分支起源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區,大約在1654年前後到達美國。賽法迪猶太人到達美國的時間,甚至比大莊園領主家族還要早。這些猶太人的文化傳統與19世紀陸續來到美國的德裔猶太人不太一樣,他們的很多宗教傳統和生活習俗秉承了中世紀保留下來的獨特風格。賽法迪猶太人往往認為他們是美國猶太人中間最高貴的一個階層。他們與美國的大莊園領主家族圈子基本能夠相互認同。 

  第二個猶太階層就是以賽利格曼、貝爾蒙特、希夫、沃伯格、斯佩爾、雷曼、高曼、賽克斯、古根漢姆、庫恩、雷波等為代表的德裔猶太新貴家族,他們都是在19世紀30年代陸續從德國移民美國的,其中除了希夫和沃伯格之外,多數人在德國時並無顯赫家世,往往是從小商販起家,然後陸續自50年代開始進入銀行業,隨著美國經濟崛起而迅速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基本上是在南北戰爭前後二三十年的時間裡,在金融領域迅速發家致富,其速度大大超越了在歐洲的猶太銀行家族。 

  美國銀行體系分成兩大派系,一派是商業銀行體系,師承漢密爾頓的金融思想體系,主要以新英格蘭地區傳統大家族為核心,壟斷美國大型商業銀行系統直至今天。另一派則是以猶太銀行家為主體的投資銀行體系,特別是德裔猶太銀行家構成了華爾街的中堅力量。他們以票據交易、股票上市、債券承銷業務為核心。如果說商業銀行是創造信用的源頭,相當於人體造血和供血的骨髓與心臟,那麼投資銀行就是疏導資本和信用的渠道,就如同人體的主動脈和靜脈,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細血管。當私有的中央銀行建立后,商業銀行心臟供血的功能被轉移到了傳統大家族和猶太銀行家族共同控制的中央銀行手中,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繁榮時,兩派人各做各的生意,井水不犯河水。危機時,則相互傾軋,力求自保,有時聯手脅迫政府救助。中央銀行為兩派的協調機構,而政府充當最後的買單人。 

  猶太人中的第三個階層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東歐和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東歐猶太人。以紐約為例,1870年紐約的猶太人口大約為8萬人,占城市人口的9%。到了1907年,每年平均有9萬猶太人到達紐約,這一階段中大部分猶太人是俄國和波蘭的移民。紐約的猶太人口曾接近100萬人,占整個紐約人口的25%。隨著大批東歐猶太人的來到,紐約的猶太人社區發生了重大分裂。 

  德裔猶太人19世紀中後期來到美國時,曾被更早的「賽法迪猶太人」瞧不起,這批人進入美國金融業並獲得了巨大財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上流社會圈子。當大批東歐猶太人來到時,德裔猶太人對初來者也曾抱有強烈的偏見。德裔猶太人居住在紐約的貴族區域,受過良好的教育,穿著整齊,家庭富有,舉止言談已頗有貴族風範。而東歐猶太人則在貧民區較為集中,舉止粗俗,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他們帶著不同的異域文化,操著奇奇怪怪的口音,爭論著各種各樣的思潮,這些不同想法不同背景不同閱歷的人一起涌到了紐約,對傳統的德裔猶太社區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和困擾。 

  德裔猶太人和東歐猶太人存在著顯著差別,德裔猶太人極度看不上新來的東歐猶太人:這些人亂扔垃圾,到處吐痰,擁擠居住,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到處推推搡搡,行為粗魯,甚至暴力、飢餓、犯罪等社會問題頻頻出現在東歐猶太人的社區中。其實這些被「上等」德裔猶太人所深惡痛絕的毛病,與幾十年前他們剛到美國時一模一樣。德裔猶太人中甚至出現了「反猶傾向」,德裔猶太人覺得自己來源於德國文化,充滿了和平、自由、進步、文明的遺傳基因,認為自己在猶太人中間高人一等。當他們談起從東歐和俄羅斯來的新猶太移民的時候,那種輕蔑、厭惡、嫌棄之情溢於言表,彷彿談論的是另外一個種族。 

  從另外一方面看,俄羅斯和東歐猶太人很快發現,這些德裔猶太百萬富翁也曾是做小生意起家的販夫走卒之輩,德裔猶太富豪能做到的,他們也能做到。所以大量東歐和俄羅斯猶太人試圖模仿當年德裔猶太人的發財經歷,紛紛做起小商小販的買賣,在紐約的大街上推銷各種各樣的小商品,而這又使德裔猶太人感到難堪和厭煩。很多東歐猶太人為了能夠更美國化一些,向德裔猶太人學習,把自己名字的拼法進行「美國化」修改,試圖使自己融入德裔猶太人的圈子,但是他們始終也沒有成功。 

  出人意料的是,俄羅斯和東歐猶太人另闢蹊徑,帶著在歐洲舊大陸的悲慘遭遇和對美國新大陸的美好憧憬,從無到有創立了美國的電影業——好萊塢,把他們的「美國夢」在電影和現實世界里發揮得淋漓盡致。好萊塢的六大創始製片公司:環球、派拉蒙、福克斯、米高梅、華納兄弟和哥倫比亞的創始人,幾乎都是來自俄羅斯和東歐的猶太移民。 

  20世紀初電影技術出現,紐約的猶太移民開始經營電影院,進而開始投資拍攝電影。由於受到以愛迪生為首的東部電影托拉斯的排擠,猶太製片人開始移居加州。1915年猶太移民卡爾·萊米爾(Carl Laemmle)在好萊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規模巨大的電影城——環球影城,開始了好萊塢的電影事業。到1920年,其他五大猶太製片廠也相繼建立。在20世紀20至30年代,好萊塢電影成為文化娛樂的聖地。3/4的美國人每周要看一場電影。 

  猶太移民創造的自由,民主和自我奮鬥的「美國夢」,通過大眾傳播渠道——電影——來宣傳的文化符號又反過來獲得了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的認同,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意識,好萊塢進而把「美國夢」傳播到全世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