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 16.第16章 貨幣冷戰,拒絕美元就是拒絕和平

16.第16章 貨幣冷戰,拒絕美元就是拒絕和平

  從17世紀直到19世紀末,盧布從銅幣變成銀幣,從銀幣改為紙幣,再從紙幣最後確定為金幣。每一次貨幣改革都是為了應付上一次留下的惡性通貨膨脹問題。1897年沙俄金本位的建立,使金盧布成為世界最堅挺的5大貨幣之一,並成功地挺過了1904—1905年日俄戰爭和1905—1906年俄國革命的兩次衝擊。一戰的爆發迫使沙俄放棄了金本位,沙俄在一戰中總共燒了670億盧布,其中25%通過稅收籌集,29%由長期貸款支持,英國對沙俄的貸款佔了重要份額,但十月革命之後,英國的貸款被蘇俄政府拒絕償還,這也是英國後來欠美國戰爭債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國債融資了23%,剩下的部分就只有求助印鈔票了。從1914年到1917年,沙俄貨幣流通量增加了15倍,物價也上漲了15倍! 

  從1914年沙俄參加一戰開始直到1921年,俄國持續捲入了長達7年的戰爭,經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惡性通貨膨脹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后,西方14國與國內叛軍聯手,武裝進攻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很快佔領了蘇俄的大片領土,致使蘇俄國內最重要的糧食和燃料來源被切斷。蘇維埃境內工廠停工,人民挨餓,物資匱乏,新生政權岌岌可危。為了取得戰爭勝利,蘇維埃政權在經濟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不得不維持著450萬紅軍的龐大規模。要支持耗資巨大的戰爭,蘇維埃政權一方面開始發行自己的蘇維埃盧布,一方面必須藉助戰時共產主義的極端措施:這包括所有農村的糧食,除留下口糧外,其餘必須上繳國家來支援戰爭;城市居民的食品、日用品、消費品,全部由國家配額供應;有能力的公民必須參加義務勞動;對工商業進行全部國有化等措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將工農業的幾乎所有產品,全部實施了配額發放。 

  3年國內戰爭打下來,嚴重超發的蘇維埃盧布已經徹底失去了信用。從1913年到1921年,俄國的物價總共上漲了4.9萬倍!在最嚴重的時期,蘇維埃盧布曾到了每小時貶值5%的駭人聽聞的程度。 

  1921年,當蘇俄終於取得了戰爭決定性的勝利之後,面對的卻是國內經濟嚴重蕭條,商品奇缺,飢荒遍地,盧布接近崩潰的危機邊緣。美國人哈默用第一手的資料見證了這一關鍵時期。正是在這一年,年僅23歲的哈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莫斯科。他一路上看到的蘇聯滿是殘垣斷壁,破敗不堪;鐵路運輸幾乎癱瘓,公共交通擁擠骯髒;人們穿著襤褸,飢腸轆轆;商店空空蕩蕩,街頭稀稀落落。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原本充滿了對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好奇和激情,自告奮勇前來幫助當地人民治療流行的斑疹傷寒,可是現實就像一盆冰水,兜頭澆醒了他的夢想。 

  哈默到莫斯科的時候,隨身攜帶了大量美元,他本以為應該不愁吃喝,但在莫斯科卻發現他的美元完全沒有用武之地。由於1920年政府下令關閉了國家銀行,所有銀行業務通通轉到了財政部,正規的金融體系不復存在了。哈默想買些東西,可他不能支付美元,於是他被帶到財政部去換代用券。哈默拿到的是一張價值10美元的大紙,上面印著若干小額的代用券,需要買東西時,就撕下一張支付。哈默在莫斯科街頭轉了半天,除了紐扣、鞋帶和小販們叫賣的蘋果外,根本買不到什麼東西。又累又餓的哈默回到了旅館,等待他的是成群的老鼠和小蟲子,還有就是油膩骯髒的床和被子。旅館不提供飯菜,他只得去領取食品供應卡。拿著這些食品卡可以到國營供應點去領取點麵包、肉和蔬菜,前提是如果有貨的話。當哈默來到食品點,結果發現上百人在排隊,所謂的食品,只有看似是泥土和鋸末混合做成的黑麵包和幾個發了霉的土豆。 

  這就是首都莫斯科當時的生活狀況! 

  當哈默來到烏拉爾地區的時候,簡直被驚呆了。嚴重的旱災使當地的糧食幾乎絕收,成千上萬的農民蜂擁到鐵路沿線,他們見火車就上,連車頂都擠滿了人。孩子們餓成了皮包骨,由於吃了無法消化的草和樹葉,肚子脹得鼓鼓的。在葉卡捷琳堡車站,被病餓奪去生命的屍體在候車室里堆積成山。他們被運到附近的公墓進行掩埋,屍體身上的衣服被扒了下來,因為浪費了太可惜。野狗和烏鴉在那些可怕的日子裡都吃得肥肥胖胖。讓哈默非常困惑的是,烏拉爾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他親眼看到倉庫里堆放著大量的貴重原材料,如白金、寶石和皮毛,還有大量優質的石棉礦,守著巨大寶藏的地區,為何被飢荒逼得走投無路。哈默骨子裡的商業基因立刻迸發出財富的火花,他向當地政府建議,由他的公司在美國購買價值100萬美元的糧食,運到當地救災,作為回報,當地將原材料特產作為交換,由他運回美國銷售,當地蘇維埃政府立刻答應下來。 

  當哈默回到莫斯科籌措「糧食換原材料」的交易時,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已經開始啟動了。商人允許從事自由貿易,農民可以在交完稅之後出售餘糧,小企業重新還給私營業主,外國人被鼓勵進行投資。後來,哈默的糧食交易拯救了大批災民的事迹傳到了列寧的耳朵里,作為一個典型樣板,列寧接見並鼓勵哈默作為第一個美國商人,拿下烏拉爾石棉礦的開採權。 

  隨著新經濟政策的推行,莫斯科的市場上就像變戲法一樣,各種商品紛紛擺上了貨架,除了種類繁多的食品和美味之外,上等的法國葡萄酒,純正的哈瓦那雪茄,質量上乘的英國毛料,價格不菲的法國香水,在鱗次櫛比的櫃檯里爭奇鬥豔。 

  要推行新經濟政策,促進貿易大發展,穩定的貨幣是基本的前提。人民已經失去信心的蘇維埃盧布,顯然無法承載新經濟政策的重託。蘇俄決心進行貨幣制度的重大改革。1921年10月,俄羅斯蘇維埃國家銀行重新組建,1923年更名為蘇聯國家銀行,重新搭起了中央銀行的架子。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穩定貨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財富實力,而當時無論是工農業生產能力,還是國內儲蓄、外匯和黃金,都不可能重建人民對貨幣穩定的信心。 

  正在這一危難時刻,本來窮得叮噹響的蘇維埃政權,卻突然發了一筆橫財。 

  原來俄國十月革命后,盤踞在西伯利亞的沙皇軍隊,在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的率領下向莫斯科進軍,旋風般地攻佔了沙皇政府中央銀行國庫所在地喀山,奪取了價值8000萬英鎊的黃金儲備。隨後在進兵莫斯科時兵敗如山倒,最後裹挾著這批黃金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向東逃竄。時值冬季,西伯利亞的嚴寒徹底摧毀了這支敗軍的士氣,剛跑到伊爾庫茨克就嘩變了。在敗軍中,還有大量的中歐國家的雇傭兵,他們為了活命和安全回國,願意跟蘇維埃政府達成協議,將高爾察克和那批黃金交給蘇維埃政府,蘇維埃政府則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讓他們從海參崴坐船回歐洲。 

  最後,蘇維埃拿到了價值大約5000萬英鎊的黃金。當時1英鎊約合10兩白銀,這可是一筆相當於5億兩白銀的巨款!當年日本人通過甲午戰爭,從中國勒索了2.3億兩白銀,在英國部分換成黃金后,就成功地建立了金本位的日元體系。這筆巨額黃金儲備,為蘇維埃政府成功地穩定貨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2年,英美法德等國在熱那亞召開的經濟會議上,蘇俄也派出了代表團。英國推行的金匯兌本位制,將外匯和黃金一起作為貨幣儲備來發行各國貨幣的思想,顯然影響了俄國人的思路。1922年10月11日,人民委員會授權國家銀行,以不少於25%的黃金和外匯為貨幣儲備,發行名為「切爾文」的銀行券。儘管蘇聯嚴重缺乏外匯,但這並不妨礙金匯兌本位制的建立。每一個切爾文的含金量為7.74234克,相當於沙俄時代的10個金盧布。與此同時,蘇維埃政府以前發行的已嚴重貶值的舊盧布也同時流通,政府定期公布切爾文與紙盧布的比價。 

  人們常說「劣幣驅逐良幣」,但這個結論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就是如果當人民別無選擇時,才會出現劣幣盛行的局面。所謂別無選擇,就是政府強制人民無法選擇,而當政權控制力衰退而無力執法時,則必然出現市場只願接受良幣而拒收劣幣的情況。例如,當國民黨在1949年下半年大潰敗的時刻,南方各省民眾拒絕接受國民政府的金圓券,而自動開始流通袁大頭。當政府決心維護人民的利益,主動推出穩定的良幣,那麼劣幣就會消失得更快。 

  1923年初,切爾文在整個蘇俄的貨幣流通總量中僅佔3%,到1924年2月已逐漸增加到83.6%。隨著切爾文作為法定通貨的地位日漸穩固,蘇維埃政府下令停止舊盧布的流通,財政部發行國債回收舊幣。1924年蘇聯發行了新盧布,貨幣改革完成,切爾文為計賬貨幣,新盧布為流通貨幣,1切爾文等於10個新盧布。 

  蘇聯新的金盧布誕生了! 

  穩定的金盧布,很快就剿滅了橫行肆虐的惡性通貨膨脹,大大加速了商品貿易的發展,為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蘇聯的發展模式之爭 

  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無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挽救了1921年的政權信心危機,避免了工農聯盟的崩潰,受到了廣大農民、工人、手工業者、商人和外國投資人的普遍支持,生產和貿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蘇維埃政權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得到了鞏固。農業耕種面積從1921年時的1.48億英畝增加到1927年的2.22億英畝,糧食產量翻了一番,煤產量也翻了一倍多,紡織產品增長4倍。1927年蘇聯的經濟終於恢復到戰前1913年的水平。 

  不過,在1924年列寧去世后,蘇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卻引發了一場根本性的爭論,最後演變成激烈的權力鬥爭。 

  任何國家的經濟政策,從本質上看,都是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邊界條件下,求取經濟最大產出和合理分配的藝術。同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外部環境下,經濟產出和分配又必須體現不同的優先和側重。經濟政策的選擇,主要體現了國家和政府的意志,無論是英國的霸權建立、美國的工業崛起,還是德國的經濟趕超,都明顯地突出了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影響力。其實,世界從來不曾有過絕對的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那種以獨立個體自發形成的經濟環境在現實世界中並不真正存在,所謂的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只是一種國家市場經濟。 

  蘇聯當時面臨的發展模式選擇就是,繼續發展市場經濟,還是走向計劃經濟。 

  直到1926年,蘇聯人口的82%仍然是農業人口,勞動力中從事工業的比例僅為7%~8%,這讓以工人階級為堅強領導核心的布爾什維克,情何以堪!以美國人和英國人的眼光看,蘇聯只是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甚至不如巴西和阿根廷,與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差距為50~100年。 

  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社會目標和經濟綱領不容於整個世界的統治階層。繼1918年以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經濟封鎖就是家常便飯,蘇聯想正常發展經濟幾乎是不可能的。 

  怎樣在非正常狀態下來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從而有效地保證蘇維埃政權的生存和發展呢?蘇聯形成了兩派意見。 

  一派認為: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不應該是短期的權宜之計,而應該是蘇聯經濟發展的根本方略。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兼顧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協調發展,反對將農業當作「國內的殖民地」,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獲得工業高速發展所必需的原始積累。 

  另一派認為:面對資本主義世界的圍困,要在一國成功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就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以最快的速度獲得軍事工業所需要的基礎。他們從過去西方進行的武裝干涉和經濟封鎖的教訓中得出,未來的戰爭將不可避免,而當時的重工業幾乎沒有在新經濟政策中獲得明顯的進展,如果不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建成強大的重工業。因此,必須放棄新經濟政策,採用以五年計劃為核心的高速工業化的模式。 

  從後來的歷史事實來看,如果沒有工業化的加速進行,蘇聯必然無法抵擋納粹德國的強大攻擊,結果只能是蘇維埃政權垮台,蘇聯成為德國的佔領區。以蘇聯的資源為後盾,德國的戰爭實力將進一步強化。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乃至直到現在的世界歷史,恐怕都將面目全非。也許英國政府將流亡海外,美國不得不據守南北美洲,中國會長期被日本佔領。 

  最後,斯大林的高速工業化戰略成為了蘇聯的發展模式。他提出,蘇聯要在10年內趕超西方工業強國。從微觀的角度看,蘇聯工業的發展效率比較低下,但從宏觀的視野來觀察,蘇聯工業化可謂突飛猛進。三個五年計劃下來,蘇聯已建立起了飛機、汽車、拖拉機、鋼鐵、化學和國防工業的強大工業體系,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需要強調的是,蘇聯工業崛起的時間之短,規模之大,是世界經濟史上沒有先例的,而且這是在完全依靠本國資源的條件下,在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外部環境中,所實現的驚人飛躍。還在戰爭爆發前的20世紀30年代,蘇聯年產飛機就高達4000架,戰爭期間則達到驚人的年產3萬架的規模。連德國工業的強大製造能力也漸漸抵擋不住不斷增長的蘇聯工業實力,在軍事生產能力方面,蘇聯已接近美國的實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