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州邑
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就是貴為皇帝的人也不能幸免。比如南北朝時期第一個朝代的宋明帝劉彧,便是其中的代表。
應該說劉彧在做皇帝之前,也算是一個吃過苦的人,甚至還有諸如前輩皇帝那些“臥薪嚐膽”一樣的寶貴經曆。比如作為一樣的皇室繼承人,他必然要被當家皇帝猜忌,所以頭上頂了一個“豬王”的名頭,還有時常裝瘋賣傻地在自己那個做皇帝的侄兒麵前,像一隻豬狗般地在泥水中打滾,也就自然屬於分內的事情了。
可惜苦盡甘來,當他終於成功地幹掉侄兒自己做了皇帝,他卻突然性情大變,一改之前的“風姿端雅,愛讀書,好文義”的君子之風,登基之初便搞了一出在古時絕對算得上驚世駭俗的事情——“表演”。
皇後王貞鳳雖然不敢公開斥責,但現場以扇遮麵,於是引來劉彧的一頓大罵,並辱罵她為外戚來討飯的。而王貞鳳卻不卑不亢地答道:
“取樂的方法很多,何必讓這麽多姐妹一起脫光衣服來供人戲弄呢?這樣的事情,外戚都不會做。”
或許到底限於皇後的身份,惱羞成怒的劉彧,於是將忿恨轉嫁到了王貞鳳的哥哥王彧身上。不久,他謊稱自己病重,下詔命王彧改名並蠻橫地宣稱他可以不管他與他同名的罪過,但他自己必須以臣之名自我謝罪赴死。
王彧當時正與友人圍棋,看完聖旨也不多言,直到終局決出勝負,方才舉起毒酒對友人笑道:
“奉詔見賜以死,此酒不可相勸也。”
而對於圍棋,劉彧可能是中國曆代皇帝中棋藝最臭的一個。不過圍棋的魅力恰恰就在這裏,往往越是下不好棋的人,他的棋癮越大。
據《南史》記載,劉彧十分喜愛圍棋,但是因為棋力實在低下,於是隻好命人將他的專用棋盤,從十九道減去一半數量。按照當代的算法,也就是相當於少兒圍棋的水平。饒是如此,這位大皇帝依然沒有自知之明,居然還要每每叫來第一圍棋高手王抗來陪他圍棋。
最後,王抗不得不無奈地討饒道:“皇帝飛棋,臣抗不能斷。”
棋理有言,所有的變化和精彩之處,都是源於“棋從斷處生”之理。人家都不敢斷了,最後還不是由得你在棋枰上任意馳騁往來?
當然也有機靈的人,比如沈憲,常常就是麵對皇帝的飛棋和無數無理手,均以笑嗬嗬的麵孔應對,所以最後終於獲得了劉彧的一句讚語:
“卿,廣州刺史材也。”
太守褚彥後來不由得感歎,沈憲之棋,可方可圓,方圓可施啊。
不過這還不算什麽,最狠的卻是尚書右丞榮彥遠。此人棋力在百官中屬於上乘,而且棋癮也大。隻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臉上常常被老婆抓撓得五花六道,十分紮眼。
劉彧看到後,便說了一句:“我為卿治之,何如?”
榮彥遠哪敢多言,隻是悶頭答應。不過他哪裏知道,數日後,等待他的,已是妻子冷冰冰的身軀。
劉彧或許沒有想到,在他以圍棋之名大開殺戒之時,他到底還是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好事——開天辟地第一次為圍棋建立官方管理機構——圍棋州邑,就這樣在不經意之間橫空出世了。
從圍棋州邑的最高長官為建安王劉休仁就可以看出,這個還在朝廷正式文書中名不見經傳的新鮮事物,其地位絕對是超一流的。而在這個王爺之下,還配備了太子又率沈勃、尚書庾珪之等大小重臣以及一流高手褚思壯等,陣容和級別都可謂是豪華。
隻是這唯一的大好事最終還是沒有逃過悲劇收場的結局。公元471年,為了給太子劉昱掃清障礙,劉彧親手毒死了劉休仁這位從小一起長大,並且曾在他做“豬王”時一再救他性命的弟弟,圍棋州邑也隨之土崩瓦解。
竹下圍棋
漢朝時的圍棋風氣,有宮廷與民間之分。民間下棋比較隨意,三教九流,五色人等,皆可向其發出邀請。木頭石子,田野村頭,皆可俯拾即用席地而弈。宮廷圍棋則相對有許多講究。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宮內,戚夫人侍高帝,八月四日出雕房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鬥星求長命,乃免。”
不言而喻,宮廷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哪怕是遠遠地望一眼,也會戰戰兢兢。能夠在宮廷下棋的,不是王侯將相,就是社會名流,下棋前多一些禮節,講一點套路,甚至舉行一個什麽儀式,想來還是比較可信的。但要是說民間下棋就是玩,貴族們下棋就能暗和天象,那是純粹唬人,拿老百姓開涮。除了所用棋具的差別與場麵的鬧靜之外,圍棋的宮廷與民間的區別,不過是拿棋的手不同而已。
傳說漢武帝常夢見一人乘彩雲駕白鹿,醒來即叫人推測,說是衛叔卿。漢武帝尋遍千山萬水,見到了衛叔卿,即想封他一個官以為其用。不料,人家理都沒理他,轉身又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漢武帝很後悔,回到宮中就再次夢見了他,看到的卻是他正與其父下棋。
這是皇帝的遭遇。而民間也有一個傳說,講的是四川的百姓人家,自家種的橘子裏竟然有兩個老頭下棋。老頭被發現後,居然還說此樹怎麽不能根深蒂固,這麽容易叫愚人給摘了。
由此可見,圍棋並不因人的貴賤就厚此薄彼,也不因人的善惡而勝負不明。應該說,圍棋在更大程度上是人類的一塊試金石。智者見智,仁者見仁,閑人玩物,忙人娛誌。
不過,說到“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雖然標榜的還是宮廷裏奢靡的個人生活場景,倒也把握住了圍棋的一些基本規律。這顯然就是認識上的飛躍了。勝者有福,肯定說的是贏了棋不要張狂,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倘若輸了棋,也不要暴跳如雷,手腳冰涼。一局棋的進程,也是一個人選擇禍福的過程。在禍福之間,微妙的不是天地而是自己。
蘇東坡看到了這種微妙處,所以他說:“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李昌鎬也看到了這種微妙處,所以他就有了“石佛”的稱號。
蘇、李二人可謂是珠連壁合,一個用他的精妙語言,一個用他的雕像表情,向世人展示了他們對圍棋的理解和參悟。由此我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日益擠壓著我們精神世界的今天,倘若我們真的能夠找到這樣一個去處,呼兩三知己,挾一兩首好詩,到竹下圍棋,倒真的就是天大的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