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祁泓睿沉默著。他雖然並不愛明妃,但身為帝王,身為男人,沒有男人能夠允許自己的女人說出這麽大逆不道的話來。他的心裏如同被針刺似的,奇異的自尊心讓他很不爽。
“皇上,您難道沒有什麽話要對臣妾解釋嗎?”明妃定定的看著他問。
祁泓睿冷笑一聲,盯著明妃,說:“朕是皇上。朕想做什麽事情就做,何須解釋?”
隻不過,到了這一瞬間,祁泓睿看著明妃的臉,才發現自己竟然有些許遺憾。也許人都是這樣,從前並不被自己嗬護珍惜的東西,得與不得根本不在意,然而如果送給別人,卻又會覺得有些懊惱,仿佛突然發現,這件東西其實還挺不錯。
這純粹隻是男人的霸占欲在作祟。祁泓睿很清楚,如果沒有遇到林青青,沒能愛上她,若是在此之前,他發現宮裏還有一個女人,竟敢這樣毫不畏懼的逼問自己,也許自己會對明妃另眼相看,多加青睞。
隻是自己此刻的全副心神都已經交給了林青青,再也沒有多餘空間可以容納任何人了。
明妃也不愛皇帝,在她心中,祁泓睿隻不過是皇帝,是大家共享的一個男人而已。隻不過皇帝把自己當作一件物品轉送他人,在皇帝眼裏自己似乎隻有利用價值,這種感覺仍然不好受。她冷冷諷刺道:“既然皇上不在意臣妾和別的男人同床共枕,又何必遮遮掩掩不敢讓宮中眾人知道?皇上若是擔心自己精神不夠用,索性多找幾個替身寵幸眾姐妹,相信姐妹們都會很高興的。”
“明妃!”祁泓睿的黑眸眯起來,透著危險的信號。
明妃仍是毫不畏懼的仰視著他,那一雙如水的眼眸裏,沉靜著,醞釀著,翻滾著,澄澈如水,令人心動。
說到底這件事仍是自己理虧,麵對明妃坦蕩蕩的眼神,祁泓睿最終無奈妥協了,隻是厲聲吩咐道:“這件事,你必須為朕保密!你以為,若是傳揚出去,朕的臉上不好看,你就能活的下去嗎?”
明妃冷笑,說:“皇上似乎忘了環兒的身世。”
祁泓睿一愣,心裏閃過一個念頭。他疑惑的看著明妃,旋即露出了然的表情,眼神重新變得陰沉可怖起來:“你讓朕到這裏來,隻是為了和朕做一個交易?”
“這要取決於皇上您怎麽想。若是您在乎臣妾,臣妾自然不必理會其他;可您既然隻當臣妾隻是一顆棋子,那麽,我想棋子既然有利用價值,自該有妻子本身的價值吧。”明妃的語氣不輕不重,不疾不徐,然而,躲在遠處偷聽的倉修晉,仍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你是為了你的父親?”
“正是。”明妃沒有半分掩飾,十分直接而幹脆的承認道:“當年,皇上您新登基攝政,許多大臣不滿皇上您的政令,皇上您為了殺一儆百,也為了震懾人心,殺了一大批官員。這其中,確實有許多該殺該抓的大臣,但我的父親——他隻是一個正直不阿的言官。這一點,想必皇上您自己心裏也有數。所以,您在為了阻止言官幹政而不得不殺了我父親之後,才又立刻娶了我,試圖給我的家族一些彌補和安慰,不是嗎?”
祁泓睿沉默片刻,才歎息道:“朕記得。你的父親,一直是個正直而且富有抱負的好官。隻是好官有時候太過於偏執,聽不進朕的勸告。他帶著一大批人跪著指責朕殺父弑君,朕若不殺他,如何能平息這天下悠悠眾口?但你放心,你的父親,朕總有一天會找到合適時機,替他昭雪。”
“皇上說的合適時機,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明妃毫不妥協。
“明妃!你不要得寸進尺!”祁泓睿的眼睛裏有了幾分不悅之色。
“皇上,您大概忘了這件事,臣妾卻無一時一日能夠忘記這個事實。自己的父親被卷入了政治爭鬥之中,成為無辜的犧牲品。而臣妾卻還不得不伺候著一首造成這個事實的皇上您。您大概以為,娶了臣妾,就是對我家人莫大的安慰,卻不知道臣妾的心中對您有多少怨恨吧?”
祁泓睿驚訝的看著明妃,她神色坦蕩,毫不畏懼。從她的眼神裏,祁泓睿明白了,她根本不怕死。隻怕宮中生活這幾年,她從未忘記過殺父之仇,時時刻刻想著用何種辦法複仇吧。想到自己枕邊曾經躺著的女人想殺死自己,隻不過即使殺了自己也無法替她父親沉冤昭雪才無奈隱忍,祁泓睿背脊發寒。
059父與子
明妃迎著他的視線,繼續一字一句的朗聲說道:“皇上您當然也可以殺了我,像當年殺了臣妾的父親那樣,隨便找個理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隻不過,皇上您真的認為,這樣您就能治理好這個國家嗎?”
祁泓睿盯著明妃看了一會兒,忽然極其緩慢的“啪——啪——”鼓掌,然後淡淡的說:“明日,朕就在大殿之上,替你父皇昭雪。但你也得答應朕,從明日開始,朕會宣布,明妃病重,宮中眾人,非經傳召不得輕易進入。而晚上,朕,都是在你的宮中度過,懂了嗎?”
明妃見自己的目的終於達到,她微微一笑,露出勝利的神情,說:“臣妾明白。謝過皇上為家父平凡。”
祁泓睿冷冷的注視著她,厲聲道:“但你記住,朕之所以替你父親平反,不是因為你的威脅,而是因為,他本來就該獲得清白之譽,留名青史。朕會讓史官,把他的事跡好好的記下來,傳之後世。”
明妃淡淡的笑說:“人都死了,這些虛名又有何用?不過臣妾還是代家父謝過皇上了。”
祁泓睿淡淡的點頭,道:“如此甚好。朕以後恐怕不常來你這宮中了,你和倉修晉,要好好的配合朕。”
祁泓睿說完,目光若有似無的看了一眼倉修晉藏身的那個亭廊,便轉身離去。
明妃淡淡的注視著祁泓睿的背影,心中有些悵惘,也有些淡淡的失望,但更多的還是高興與興奮。沒想到自己入宮籌備了五年的大事,竟然因為皇帝的一個差錯,如此輕易的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