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臨洛陽
李懷坐於馬上,整個人的心神,卻好像飄飛了起來,正用一種非常奇異的視角和感知,籠罩著這座千年古城。
洛陽。
即使是以李懷虛構的世界為基礎,補完所呈現出來的這個世界,這座城池已經承載了許多的曆史和過去,蘊含著諸多別樣的溫度和意義。
而根據李懷這些時間以來,逐漸了解到的信息來看,其實過去的曆史,也有春秋戰國之類的,隻是後麵逐漸有了分歧。
隻不過,此世史家可沒有穿越前那般完善,更沒有什麽完整的體係,想要查閱要翻閱太多文獻書籍,李懷一直也沒有太多時間,並沒有深究。
“但沒有想到,我在大周亂世獲得的能力,居然讓我體會到了這大寧世界幾朝古都的韻味……”
他的目光,遠遠地延伸出去,越過了城門口的那一群人,直接落到了那座古城之上,暗暗感慨。
時光與歲月在這座城池上留下了斑駁痕跡,即使遠隔幾裏地一樣能感覺得到,更重要的是,那淡淡的、不斷散發出來的金色光輝,宛如落日的餘暉一樣,雖不刺眼,卻醇厚明亮。
“這應該便是無數人寄托在這座城市上的意念了,同時也代表著厚重的曆史,在其他城市上很少見到,甚至就連長安都沒有這般清晰,這固然是因為我最近經常前往大周亂世,又待了幾年,另外也是因為,這是一座剛剛經曆過混亂和波瀾的城池。”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的目光慢慢轉移到了城門前的那群人身上。
或許是因為注意到了洛陽這座城池的特殊,順帶著李懷自然而然的凝聚了主角光環和氣運金光,他的雙眼隱隱放光,眼睛裏的世界和平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看到的人,也和平時有著巨大區別——
不再是一個人的外表和輪廓,或者說,不僅僅隻是這些,還多了他們身上的種種氣運波動,當然,也包括了這些氣運之間的纏繞、聯係,甚至難分彼此。
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都和這座千年古城有著明確聯係。
“這大概就是人脈網絡的複雜,以及本土勢力優勢的體現了,我得記下來,畢竟未來打仗也好,領兵也罷,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配合著我的幾個技能,還有這雙眼睛……呸呸呸!烏鴉嘴,誰還要再打仗了!現在這個仗被我打成這個樣子,可是徹底的安寧下來了,未來戰局也就清晰了,就算是他羅致遠現在出現在此,原地爆炸,轟平洛陽,也無從改變了!”
好不容易將心底一些不和諧的念頭壓下去,李懷深吸一口氣,看著城門前麵,那一個個充滿了討好和敬畏麵容之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氣。
“我這馬上也是要走上成功之路了,雖說有些波折,可在這麽說,現在也是功勳名將,先破賊勢,又複洛陽,這功勞……這功勞別功高震主了,才好……”
忽然,他又意識到了一個隱患,腦海中無數曆史資料飛快流轉,越是轉,越是讓他不安。
“見過君侯!”
“見過侯爺!”
“終於得見侯爺了!”
這個時候,一聲聲問候已經撲麵而來,原來是他所率領的這支隊伍,已然是抵達了洛陽城門跟前,於是那一群人呼呼啦啦的都湧了過來。
不過馬上就被隨行的親衛、護衛給攔住了。
那夥人卻也不著惱,反倒是被這麽一攔下來,立刻井然有序起來,按著官職、文武,乃至年紀、資曆和地位高低,開始有了明顯的分別。
李懷的邊上,顧天明策馬靠近,笑道:“君侯之威,令這些平日裏眼高於頂的世家宗族之主,也不得不退避啊,若是換成了其他人,隻是有人阻攔,就難免讓他們不快,但現在,你看他們一個個的,依舊是麵色如常啊。”
李懷微笑點頭,可心裏卻嘀咕著:“還不知道人家這心裏是怎麽想的,好在我也沒想在洛陽久留,先前抓了關之山,本就打算回去的,結果出了那檔子事,現在洛陽都打下來了,這局麵清晰很多,功勞也夠大了,於公於私,可都不能繼續帶著了,按著文師之說,朝廷也不會繼續讓我待下去了,不然對雙方都不好。”
他此時想著,對麵已經有一個老人走出了人群,被幾個人護持著前行,先是與護衛報了家門。
李懷一聽是李家老先生,立刻便下馬相迎。
他是知道自己的斤兩的,雖說在大周亂世學了點本事,可都是紙上談兵,實戰經驗純靠讀檔,所謂算計謀劃,也是連蒙帶猜,遵循著一個“我估摸著這事能行,大不了讀檔重來”的中心思想,勉強布局,最後跌跌撞撞走到了眼前這個地步。
但若是離了眼前這位老先生的相助,難度怕是要上幾個台階。
別的不說,就說帶來重要情報的陳善基、徐署,就是靠著李老先生居中溝通,隨後和其他世家的串聯,乃至王英那位遠方親戚的投誠,裏麵都有這位老先生出力,於公於私,李懷都不能不鄭重以待。
不過,礙於身份和威望,李懷也隻能擺出一副平等相待的樣子,再多的尊敬,也不好表現出來。
兩人簡單說了兩句之後,李老先生便道:“君侯,這也是洛陽當下還亂,朝廷的那些官員,之前都被羅賊給斥退了,重新提拔了一些人上去,但現在我等重歸此地,被羅賊提拔的人,是不敢久留的,於是紛紛退去,因此整個城池內外,缺了官吏,無人領頭,方才才顯得混亂,但好在您現在來了,洛陽算是有了主心骨!”
李懷點點頭,心想你和我說這個幹嘛,我這邊就是來溜達一圈,來個到此一遊,等這套程序走完,正好歸去,這裏誰愛管事誰管。
不過嘴上還是十分可期的。
李老先生見李懷這般隨和,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跟著笑道:“還請君侯入城,洛陽百姓無不渴望一睹君侯英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