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遼東海師航夷州
領英巡視完畢,回至長安,遂對華武帝奏道:“臣奉詔巡視荊、揚、豫、兗、青、冀、幽等州,曆時三月。所到各州,皆尊奉陛下,各州牧刺史並皆用命治理百姓,州郡漸安,經濟漸複。民政之事,陛下在長安可無憂也。唯有幽州兵甲重地,尚不太平,幽燕之地,匪盜未清,細作潛藏。臣與驃騎大將軍親至右北平郡境上巡看,見偽燕於境上屯集重兵,虎視眈眈於遼西。偽燕公孫霸雖然退居遼東一隅,然其侵犯中原之心未死,臣以為遼東不可招撫,偽燕不得不除也。”
言罷,便將巡視各州事項具本上奏華武帝。
華武帝覽表畢,遂傳示禦史大夫劉察、尚書文雄等人閱看。華武帝道:“丞相巡視天下,見偽燕磨刀霍霍於遼西,幽州當有兵戈之事。卿等有何對策?”
劉察奏道:“陛下已經定下來年征伐偽燕,今丞相已經巡視北邊,果見偽燕如此,便可欲做征伐準備也。”
華武帝道:“公孫霸一日不除,大漢無寧日耳。朕欲禦駕親征,卿等以為如何?”
文雄遂奏道:“陛下萬金之軀,且坐鎮長安,不宜輕動。幽州道路遙遠,天子不宜親臨危地。且幽州有驃騎大將軍駐守,足可以為陛下據賊也。”
華武帝道:“朕聞知公孫霸又連結東胡諸夷,得其所助,兵馬甚強。驃騎大將軍王騰以一州之力,恐尚不足以剿滅偽燕,還需得遣兵助之。”
文雄遂奏道:“陛下可再遣以智謀之將,前往遼東相助驃騎大將軍收複遼東。陛下隻需坐鎮長安,靜候捷報可也。”
華武帝道:“以卿之見,此番該遣誰為帥?”
劉察與文雄皆奏道:“丞相深通兵法,善曉軍機。且又能節製驃騎大將軍,今征伐遼東,國家大事也。據丞相表章所看,陛下與偽燕還需得有一番大戰。此戰殲滅偽燕關鍵之役,需得位高權重之人前往遼東為陛下相戰偽燕,尚可以收取遼東也。”
建夏聞言甚喜,遂對領英道:“丞相為國事操勞,夙興夜寐,終日不停。然國家有賴於丞相,還望丞相不辭辛勞,征伐偽燕之事,今番還需得丞相親自臨之。”
領英跪奏道:“既然陛下意已決,臣不敢不領此命。”於是便領命,商議已定,約在來年春三月之時,軍資輜重已經齊備,海師已經練成,便一鼓而下征伐遼東。
卻說偽燕龍驤將軍雲出日勝在遼東屬國海上訓練海師,已經大略完備。雲出日勝上表給公孫霸,說海師已經訓練完畢,可使用之。公孫霸見報大喜,見此時隆冬時節,海上結冰,遂命雲出日勝且上岸休整。
蘇則對雲出日勝道:“將軍善領海師,吾熟悉海洋路線,今隆冬時節,不能用兵。吾聞知陛下在中原時候,有麾
下將領乘海船從建安東渡夷州。此路線吾亦走過,今可趁西北風勢,率海師航行夷州,以同夷州陛下舊將聯絡,如何?”
雲出日勝道:“但聽仁兄之見可也。” !愛奇文學
.
iqiwx.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於是雲出日勝於蘇則上書公孫霸,欲要同蘇則領五千海師至夷州,與蓋班、彭鶩等聯絡。公孫霸聞言大喜,便召二人到遼陽相商議此事。二人到遼陽,公孫霸道:“蓋班、彭鶩等人,為揚州賊軍所逼,率部退至海外夷州。海洋萬裏阻隔,不得相通消息。今陸路已經不通,唯有走海上可行。二卿皆熟悉海洋,便可替朕前往,如能聯絡蓋班等眾,便是大功一件。”於是便寫下禦筆詔書,賜蓋班、彭鶩等人,準備交與雲出日勝與蘇則,命其前往招撫聯絡蓋班等。
歸海衛遂問雲出日勝、蘇則道:“龍驤將軍與蘇副將此番遠航益州,需得多少時日方可返回?大燕海師乃國家新建之軍,主帥不可擅離崗位。遠航夷州聯絡蓋班等人,隻需一使者足矣,何用五千海師?以吾之見,不如讓蘇副將前去,龍驤將軍可仍舊在此領兵。”
蘇則奏道:“從遼東至夷州,以臣往日所計需時日,需得兩月,然此時順風,一月便可至,往返在三月之內。臣之所以讓龍驤將軍一道,蓋因臣熟悉海洋路線,龍驤將軍善於海戰。今遠航益州,行程萬裏,大洋之上,海盜出沒。且臣聞知揚州諸葛嶽已經在長江口治海師,臣至夷州,必經登萊、揚州等海麵,如遇諸葛嶽海師,有龍驤將軍在,便可以相禦敵也。且此行夷州,事情不可料,如夷州陛下舊將不奉詔命,扣留臣等,臣等此行若無精銳海師相助,恐不能完成使命。”
歸海衛奏道:“陛下治理海師,耗費錢財無數,夷州遠在南海,距離遼東數萬裏之遙,今又不知蓋班、彭鶩等具體詳細,豈能輕易率海師前往之?如有不測,恐有去無回也。”
原來歸海衛對二人不放心,恐二人借此欺瞞公孫霸,帶海師逃竄海外不歸。所以反對二人遠航夷州。
公孫霸聞言沉吟,遂退入後堂,召見歸海衛商議道:“蓋班與彭鶩等人有數萬軍馬,東渡夷州,割據海外,尚有實力。朕若得其相助,遼東便又贈一翼。朕見二人之言有理,卿為何以為不可?”
歸海衛奏道:“雲出日勝乃東瀛倭人,蘇則乃江洋大盜,二人遠涉江湖,勢窮來投。非為陛下可以完全信任者也。昔日始皇帝用徐福率船出海,耗資巨萬,居然一去不複還。吳主孫權遣許宴、張彌率萬人船隊至遼東冊封公孫淵為燕王,結果為公孫淵所賣。此二人欲要率五千海師出海,臣甚為之憂慮耳。”
公孫霸心中沉吟,良久,才對歸海衛道:“朕觀此二人,定當能為朕效力。且遠航夷
州,聯絡蓋班者,實為朕大事,不可廢之。卿無需擔憂,朕自有辦法察驗之。”於是便出殿中,喚二人至前,道:“朕本欲令二卿率海師前往夷州,然卿二人若趁此逃脫海外不歸,豈不欺瞞朕乎?朕雖然不懷疑二卿,然大燕群臣未知二卿忠誠也。”言罷,以目示意二人。
雲出日勝遂解開袍服,袒胸露乳於朝堂之上,伏地對公孫霸奏道:“臣失國之人,得陛下知遇之恩,委以重任,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如陛下以為臣可,便可使臣前往。如不可,便勿要使臣前往。如陛下欲要使臣前往,而又懷疑,臣無以自明,唯有剖腹見膽以示忠誠也。”言罷,遂奏公孫霸道:“臣請借陛下武士手中寶刀一用。”
燕朝群臣見之皆愕然,歸海衛亦不再言語。公孫霸方未有答言,蘇則遂也解開袍服,伏地對公孫霸道:“陛下如懷疑臣等,就請現在誅殺,臣雖死無恨也。”
公孫霸見之,遂對群臣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既然重用二卿,必然不懷疑之。”遂讓二人穿好袍服,命平身。厚加撫慰之,便命二人為正副使者,持公孫霸親筆詔書,率領海師五千人,即刻前往夷州。
二人領命,遂至遼東屬國,選五千精銳海師,大小海上戰船百餘艘,輜重等備齊,將餘下海師交與公孫武統領。二人便率海師出海,望夷州而來。所幸海上結冰甚薄,尚不阻航行。
蘇則出身海賊,頗有航海經驗,茫茫大海,一望無垠,蘇則白天看日頭位置,夜間便觀星鬥以定航向,又持有司南,所以並不再海上迷路。
蘇則對雲出日勝道:“海上航行,需得靠近海岸不遠而行。如深入海洋腹地,水深潮猛,風大浪急,凶險頗多,如近岸航行,便可順利多也。”雲出日勝便從之,二人率領海師,順海岸線而行,半月之間,便已經到達揚州長江口處海麵。
蘇則道:“揚州長江口有諸葛嶽海師駐紮,將軍需要避之,且走深海。”雲出日勝從之,於是便向深海航行,以避諸葛笑峰海師。
卻說諸葛笑峰在長江口訓練海師,恐燕軍海師南下,便在青州、徐州等近海海岸海上布置有哨探,查探海上情況。哨探果然發現海上百餘船隻從北而來,便飛騎報知諸葛笑峰。諸葛笑峰道:“此必然是偽燕海上水師。”然不知其意,恐其登岸犯境,遂命海師軍士,駕駛海船在長江口等地海上巡邏。
不數日,果然在海上發現燕軍海師船隊,隻是見其不走近海,而望深海而走。諸葛笑峰接報心下懷疑,不知燕軍海師意圖。於是便親自領五千海師,出海攔截之。
諸葛笑峰亦通海上戰法,將五千海師,在海上分為十隊,每隊相隔四五裏,出海數百裏,在海
上巡邏半日,果然見燕軍海師前來,諸葛笑峰遂以風帆上旗號為令,傳命各隊船隻聚攏,以攔截燕軍海師。
蘇則見揚州軍海師前來攔截,遂對雲出日勝道:“此必然是諸葛嶽之軍也,將軍可有妙策破之?”
雲出日勝登船視之,見其船末集,便微微笑道:“破之雖然需要費力,然衝破其攔截,甚為容易耳。”
蘇則遂道:“將軍即便能衝出,便不必與之相戰。”
雲出日勝遂升起帥旗,聚合船隊,組成隊形,周圍皆用強弓硬弩護衛帥船,然後升起風帆,令軍士踏轉木輪,順海流加速前行。
諸葛笑峰也揮動令旗,召集船陣聚攏,又看燕軍海師陣形,見其旗令分明,各船分布有條不紊,首尾呼應,借助海潮,高舉風帆,迅速向揚州船陣封鎖線駛來。諸葛笑峰見之不禁駭然道:“東瀛扶桑人果然得海戰之精妙!”又見燕軍海師船陣全速直衝而來,絲毫不懼揚州海師攔截,約接近半立之遙,諸葛笑峰已經發現燕軍海師戰船周圍皆布置強弓硬弩,諸葛笑峰驚道:“彼海師若如此來衝陣,吾軍難以阻截矣!”見己方船陣未齊,恐為燕軍海師弓弩所傷,諸葛笑峰遂傳命各船,避敵鋒銳,放其過海,勿要交戰。
於是揚州海師散開陣形,雲出日勝與蘇則二人率五千海師迅速衝破揚州海上防線,迅速直望東而行。諸葛笑峰驚歎道:“燕軍海師精銳,在我軍之上也。”張寵請命追擊,諸葛笑峰道:“觀其陣勢,其不欲與我相戰。且勿要追擊。”在海上觀之,不多時,燕軍海師百餘船便便已經消失在海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