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超級漢朝> 第303章 挾船列陣斬波濤

第303章 挾船列陣斬波濤

  公孫霸丟棄遼陽,退至遼東郡南部新昌駐紮,收集殘部,史燎、崔英、方虎等諸將皆帶兵前來新昌勤王,尚還有軍三萬人。公孫霸在襄平染病,又連日來路途顛簸,病情加重不起,便令大司農汪謙代理新昌防守事物。


  燕軍接連敗績,漢軍又緊追不舍,諸將皆心中不安,燕軍亦軍心不穩,諸將士聞知漢軍優待降俘,所有降軍降將,皆赦免前罪,還一並任用。於是燕軍將士皆無戰心,見公孫霸即將覆滅,紛紛有背離降漢之心。


  唯有禦史大夫吳江,自以為得罪中原士人甚深,漢朝必不能相容,於是堅決要負隅頑抗,燕將崔英、方虎等人,與漢軍仇怨甚深,亦要護衛公孫霸誓死相戰。汪謙因為感戴公孫霸重用之厚恩,願肝腦塗地以死相報。


  吳江見燕軍有背離大燕之心,心中擔憂,於是對汪謙進言道:“我軍軍心不穩,恐畏懼賊軍之勢,關鍵時刻臨陣叛變。汪大人請嚴明軍紀,如有二心者,立即誅殺,以免我軍受其禍。”


  汪謙平素不齒吳江為人,又見其為己之利,不擇手段,如此狠辣,心中甚為忿怒,便拒絕其道:“陛下待將士甚厚,三軍才得以相隨。今緊急時刻,願意效命者自會效命,如吳禦史以殺戮相製止,恐三軍即克嘩變,請吳禦史勿要再如此相請。”


  吳江道:“非常時刻不用非常之手斷,如將士叛離大燕,歸順賊軍,汪大人還如何能夠禦敵?”


  汪謙道:“大燕雖然陷於存亡危急之秋,隻要吾尚存一息,便必然不讓大燕覆滅也。吳禦史如果貪生畏死,便可潛身藏形也。”


  吳江見汪謙不用其言,心中嫉恨,又恐偽燕覆滅,自己將成為階下之囚,得尋思退路。眼見公孫霸大廈將傾,不可再為相倚靠。尋思中原已經無容身之處,隻有逃遁海外,方可存身。於是便暗中派人與燕軍樓船將軍蘇則通信,蘇則本江洋大盜出身,亦是見利忘義之徒,自歸服遼東以來,為燕朝群臣所鄙視,除雲出日勝之外,蘇則隻與吳江交好,二人倒甚為情投意合。


  吳江遣人送書信對蘇則道:“兄諳熟海洋,今又率海師。弟見大燕即將傾覆,陛下已經無力回天。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吾等若為陛下殉葬,此乃無益也。宜早做安身退路之計。如一朝果有此覆滅之事,弟有金銀財寶十餘車,願借助兄海船數艘遠渡重洋,逍遙海上,與兄為安期生之遊。此乃明哲保身之策也,願兄垂聽焉。”又賄賂蘇則黃金十餘斤。


  蘇則接到吳江秘信,閱後便焚燒之,於是心中也懷有此意,但並不告知雲出日勝。吳江本見雲出日勝乃東瀛人氏,本欲結交雲出日勝,一同率海師出走,但又憂慮雲出日勝意下不肯。其人善於海戰,甚


  為忠心公孫霸,若報告公孫霸,事將敗露。於是便撇開雲出日勝,與蘇則密謀,二人數日之間通信數次。雲出日勝此人亦不善於察覺人情世故,心中隻對蘇則引薦感恩戴德,凡事都信任蘇則,並不懷疑其心中城府。其人又知恩必報,一心隻願意護衛公孫霸,對蘇則與吳江密謀出走之事,尚一概不知。蘇則也正是利用雲出日勝對其信任未有設防之心,於是與其舊日心腹黨羽十餘人,密謀準備在關鍵時刻,攜帶金銀財寶遠遁。


  縱橫提軍前至襄平,聞報說北澤軍被燕軍所敗,北澤負傷甚重,驚問道:“是何人敗北澤?”


  哨探答道:“偽燕崔英、方虎二人在草山設伏,北將軍一時大意,遂中其伏。”


  縱橫道:“燕軍些許小勝,不足介意。”於是親自率兵前至草山,會見諸將。北澤亦在帳中養傷,縱橫前往帳中視之,見北澤箭傷不輕,恐數月不能痊愈,於是對北澤道:“將軍隻顧逞血氣之勇,致有此失,折卻吾軍銳氣,吾本要治罪將軍,但見將軍負傷如此,今且先擱下。”於是傳令其左右軍士,先送奮威將軍北澤回遼陽養傷。


  北澤因為貿然輕進而遭敗績,折卻精騎二千餘,自身幾乎尚不免,心中悔恨交加,見縱橫前來,亦流涕服罪,願領軍法。縱橫見其已經負傷,便暫時不治其罪。北澤自此番折兵教訓之後,便深戒其性格急躁,用兵貪功冒進之弊,後來用兵,皆三思而後行,二十餘年後,終成為能與縱橫齊名的漢朝一代名將。


  縱橫遂又親自率領漢軍三萬餘人,開拔至新昌,列陣圍城。縱橫見新昌燕軍尚有數萬,城防又比遼陽堅固,便對諸將道:“新昌不比遼陽,今不能急攻。且率軍圍之,待其氣衰糧盡,我軍再趁勢而下之。”


  於是將三萬軍圍住新昌,又阻斷其北麵、西麵糧道與外援。自此公孫霸為漢軍所困,與且慮燕軍失去聯係,被漢軍分割包圍開來。燕軍倚仗新昌糧草充足,兵馬尚有三萬之眾,南麵海上尚還有海師,於是仍堅守新昌,意欲趁漢軍圍城氣衰之際,麾軍反攻,再度奪回遼東郡,於是兩軍便相持於新昌城下。


  領英在且慮得報縱橫又圍定新昌,尋思偽燕尚有三萬餘軍負隅頑抗,欲要使新昌不戰而下,於是傳令縱橫且率兵圍城先不攻。見漢軍已經將且慮與新昌等燕軍分割包圍,南麵道路已經打通,便又命漢軍將領習甲、張牧二人率萬餘步騎從遼東郡南麵而進,以降將姬超為向導,開拔新昌相助縱橫圍城。


  領英布置已畢,便派遣驍騎校尉邊班,持自己親筆軍令,速馳遼東屬國菊花島海上,傳令征南大將軍諸葛笑峰進兵擊偽燕海師。領英恐偽燕朝廷借助海師逃遁,便令諸葛笑峰立即


  進兵與雲出日勝決戰,此事漢軍海師占於上方,勝算頗大,隻需一舉剿滅偽燕海師,遼東陸上軍馬便隨之而破,如此偽燕便可徹底平定剿滅。


  諸葛笑峰正率漢軍海師駐紮遼東屬國海麵,與燕將雲出日勝相持。燕軍海師尚有兩萬餘人,雲出日勝雖然前番軍敗,然實力仍在,近又招募的新軍數千人。倚靠遼東郡,在遼東屬國海麵列陣,尚據有遼東屬國大半之地。諸葛笑峰駐紮漢軍海師於菊花島海麵,遣將軍車邈領五千海師橫渡渤海,據住遼東半島海上要隘西中島,防止燕軍海師從此而逃。


  雲出日勝已經探知漢軍海師部署,得知海上有漢軍海師扼守各處航道,其軍若南下西進皆不能,唯有往東從陸上登岸。然其主力被諸葛笑峰海師牢牢牽製,如果貿然輕動,將被漢軍海師趁勢攻擊。雲出日勝見處於被動,於是便引軍自守,雖然不能進取,然而也能與漢軍海師保持相持不下之勢。


  燕軍海師聞知公孫霸失去遼陽,南走新昌,軍心震動,蘇則等心懷鬼胎。雲出日勝深為憂慮,便上書公孫霸,說大燕還有海師在,如陛下萬不得已之時,可棄陸登海,仍還可以繼續在海上與漢軍相抗衡也。


  公孫霸亦有此般安排,已經將遼東輜重皆望海邊運輸,欲要為燕廷留此海上退路。公孫霸自染病之後,又路途顛簸,便日益沉重,憂慮自己一病不起,恐難在海上漂泊。於是給雲出日勝下密詔,若大燕一旦有不測,便托付其護衛其子公孫貴逃遁海上,公孫貴性儒弱,便又召其宗族公孫鵠秘囑咐之,要其忠心輔佐太子。


  然而領英已經料知偽燕將有此謀,於是搶在燕廷撤退海上之前,命諸葛笑峰率海師擊燕軍海師,以摧毀其海師,破其海上逃遁之謀。


  諸葛笑峰接到領英軍令,於是便整頓海師兩萬餘人馬,召集諸將道:“偽燕覆亡已成定局。今雲出日勝尚駐軍海上,欲要接應偽燕殘餘逃遁海上,丞相已經下令令我軍擊之。今我海師三軍威武,蓄銳日久,而雲出日勝海師軍心不穩,此戰我軍勝算頗大。今令你等率各部出擊敵軍,務必一戰殲滅其海師,除掉雲出日勝!”


  眾將領命,於是諸葛笑峰命張寵、甘勝各率五千軍,共一萬海師為前鋒,自率一萬海師為中軍,王節率五千軍為後應。漢軍海師大軍共計兩萬五千人,戰船如雲,旌旗蔽日,浩浩蕩蕩,從菊花島海麵出發,向燕軍海師陣營發動攻擊。


  雲出日勝駐紮菊花島東邊二十餘裏處海麵,聞知漢軍海師大舉前來,便也傳令全軍,布陣迎戰。雲出日勝手執龍驤將軍劍印,在帥船上對燕軍眾將士道:“食君之祿,當分君之憂。吾受陛下厚恩,今將以死相報之。今諸葛嶽前來進


  犯,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若能擊破其軍,挽轉遼東局勢,則陛下仍可以再奪回遼東。今番決戰,有進無退,進者當賞之,如有畏戰而退者,一律斬之!”


  雲出日勝治軍嚴格,其部下雖然軍心不堅,然也不敢違反其號令。雲出日勝又道:“我軍前番雖然一時處境不利而敗於諸葛嶽海師,然並非吾軍戰力不如其軍。今番正可雪前番敗軍烏石口之恥!今如畏敵避戰,遼東將盡為賊軍所奪,我等皆無安身立足之地。唯有擊破賊軍,我軍方可立足遼東海上。”於是盡出軍中酒肉,犒賞三軍將士,得以鼓舞士氣。方安排完畢,隻見海上菊花島方向,戰船如雲而來。


  燕軍見之,俱各自心中凜然。唯有雲出日勝見之不驚,觀漢軍海上船陣,密密麻麻猶如蜂巢,眼目中微微冷笑,以手遙相指道:“諸葛嶽此番陣勢,看似欲要將吾海師鯨吞之。然吾非當年韋舟,恐其滅我海師不成,今反被吾所滅也。”


  蘇則看漢軍海師船陣如雲,心下不安,前來對雲出日勝道:“兩軍對壘,當以實力論之。將軍雖然善戰,然賊軍海師如此之勢,兵勢正盛,我海師不及賊軍之眾,且多新兵,恐戰局不利我軍也,願將軍先避之為宜。”


  雲出日勝道:“今已經退無可退、避無可避矣,唯有一戰一決雌雄也!今大戰在即,願蘇副將勿要出退避之言,以免亂我軍心。”遂不聽蘇則之言,傳令全軍道:“今有進無退,進者得生,退者必斬!”見漢軍船陣已經漸漸逼近,遂令升起風帆,驅動戰船,徑直向漢軍船陣馳來迎戰。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