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超級漢朝> 第330章 叛亂忽生將軍怒

第330章 叛亂忽生將軍怒

  朝廷得知徐州豪強驕橫不法之狀,華武帝憂慮之,召丞相等商議。華武帝道:“徐州地處東南,又有淮上諸夷,形勢錯雜。今徐州豪強勢力不遵朝廷,恐將為禍一方。卿等有何良策以安定之?”


  劉察奏道:“徐州今日之患,始於順安初年。昔時漢廷失控,諸侯割據,徐州實際自成一國。前徐州牧為大局計,不得不倚重本地豪強勢力以行政令。偽燕占據徐州數年,疏於管轄整治,遂使豪強猖獗。漢取徐州,因天下初定,亦為顧全大局,未有嚴行整治。然漢已定天下,朝廷之命,當行之九州,徐州各地豪強不自省矯正,反與抗命朝廷,此必須嚴加整治也。”


  領英奏道:“臣前番巡視徐州之時,便見此種端倪跡象。徐州豪強驕橫不法由來已久,今若不治之,恐尾大不掉,將有為禍國家之事。然若治之,其恐勢急生變,又將有叛亂之事。今遼東初定,兵戈方息,徐州若再動刀兵,恐天下又將不安。臣以為當緩圖之為上。”


  章武道:“徐州豪強縱然驕橫,也當忌憚朝廷。丞相文治武功,已經彰縣四海,徐州安敢起有反叛之心?其若敢叛亂,請陛下與丞相命吾提一旅之師前往,定然迅速掃清叛亂,安靖地方。”


  華武帝聞言,沉吟片刻,問領英道:“丞相以何策緩圖之?”


  領英道:“今徐州豪強公然不遵徐州牧號令,便是藐視朝廷。且東海、彭城、東莞、琅琊四郡郡守官員,皆為徐州豪強勢力所操縱。朝廷若急治之,恐其四郡聯合而反,如此便又有刀兵之事。今不如先傳諭朝廷詔命於四郡,令眾豪強遵奉漢法,既往可不咎,然後逐郡更換郡守,約束其等不法之行。待其勢力去時,便可以猛藥治之,鏟除隱患,以斷其根。如此徐州軍政之權便歸朝廷矣,且又可不動刀兵便能削其尾大不掉也。”


  章武道:“丞相為避免徐州受刀兵之禍,以用此策,可謂良苦用心。然以臣觀之,徐州豪強恐未必甘心如此就範也。其驕橫之狀,積習難改。臣昔年在徐州之時,眾豪強把持各郡軍政要務,伍刺史政令每每受其掣肘,隻是礙於形勢,需得倚重之,所以伍刺史當年並未整治徐州豪強勢力。今丞相如欲緩圖之,臣以為亦當以武事以為備,方可保萬全也。”


  華武帝聞奏,便道:“卿等所議之策,朕當再斟酌之。今天下初定,朕不忍再起刀兵,使剛安定九州,又將騷動不寧。且先依照丞相緩圖之策行之。如萬不得已之時,再用非常手段不遲。”


  於是計議已定,便命伍玄與武兼文返回徐州,向徐州各郡傳達朝廷詔命,言朝廷已知其情,既往不咎,然從今往後,不可再抗命,需得遵奉漢法,否則將嚴懲重罰之。


  伍


  玄與武兼文已經回徐州而去,華武帝問領英道:“徐州為天下重地,朕以安撫人心之計,乃用上將軍九州伯之孫繼領徐州,今伍玄不能彈壓本地豪強,朝廷政令難以施行下達。丞相以為是否可更換徐州牧?”


  領英奏道:“伍玄雖然不能彈壓徐州,然其恭順漢朝,朝廷還需借助其名望暫領徐州,此時不宜更換。且看此番其傳諭朝廷旨意如何,如伍玄果不能勝任之,陛下再更換未遲也。”


  華武帝從之,遂頒布詔命,傳諭徐州,令需得尊奉漢法。


  伍玄奉詔命,至徐州,遂召集長史虞良、將軍雲迎與衛將軍武兼文等商議,準備頒布朝廷諭令,約束豪強。虞良勸諫道:“使君若行政令,恐將激起變亂,徐州將不安也。”伍玄道:“吾為徐州之長,不能行使州牧權力,實乃恥辱也。今若再不治之,上則有負朝廷,下則將養虎為患。今有衛將軍在此坐鎮,安敢有叛亂之事?”遂不聽虞良之勸諫,傳諭徐州七郡,務必要遵循朝廷之令,繳納賦稅,上報人口戶籍,勿得擁有私兵。限期一月之內,各郡向徐州刺史部報奏,刺史部將派遣監察官員,巡視監察各郡詳況。如有不遵令者,即刻罷免郡守等各部官員職務,送交朝廷有關法司審判處置。


  政令一下,徐州下邳、廣陵、臨淮三郡皆從命,然彭城、東海、東莞、琅琊四郡皆由本地豪強勢力操控,四郡郡守見伍玄號令,皆不願從命。彭遵等又召集眾豪強商議,眾豪強遂推薦其長彭遵帶頭抗拒伍玄號令,彭遵、彭充等人道:“如遵伍玄之令,我等在徐州特權皆將喪失殆盡矣。今其雖然有令,我等四郡拒不行之,法焉能責眾乎?朝廷能奈我何?”於是便約定四郡豪強連結一心抗令,四郡郡守官員,便拒不從命。


  伍玄聞報大怒,即刻令徐州刺史部尉曹史免去四郡太守之職務,移交朝廷處置。又新派四人接任四郡,恐四郡不從,遂令州軍曹從事將軍雲迎率軍護送前往。


  又請衛將軍武策,領五千朝廷兵馬為後助,以震懾眾豪強。


  彭遵等見伍玄動真格,欲要更換太守,以軍威強逼迫其就範。各自大怒道:“如無吾等相輔佐,你豈能坐鎮領徐州牧乎?”遂決議反叛伍玄,重新立徐州牧。彭遵、彭充等便聯絡四郡豪強舉事,占據四郡,集合私兵並四郡軍馬,竟然有五萬之眾,便據四郡而叛,分據各處道路要衝,隔絕阻斷商旅。


  將軍雲迎率千餘州兵前往彭城郡,尚未傳達刺史諭令,彭遵便指使彭城郡守等率數千兵將雲迎圍住,雲迎麾下千餘軍皆繳械,彭遵於是將雲迎與伍玄所差代任郡守皆拘押。


  伍玄聞四郡之變,大驚,慌忙問虞良主意,虞良道:“使君政令過急,

  以致四郡突變。今雲將軍被扣押,恐豪強再起兵作亂,禍及使君也。使君需得扼守下邳,速向朝廷求助,以平此亂!”


  伍玄遂一麵向長安修書告急,一麵又召集徐州軍馬準備防範。武兼文聞知彭遵等作亂反叛,扣押刺史部官員,勃然大怒,遂對伍玄道:“吾奉命為大漢鎮守徐州,今四郡有變,吾不能坐視之!請使君供給糧草,吾將蕩平四郡,誅其渠首!”遂準備領軍欲要前去彭城平亂。


  虞良勸道:“衛將軍固然勇猛,然隻有五千兵馬,四郡豪強私兵,何止數萬!如此番貿然前去,如有閃失,恐有損朝廷天威也。”


  武兼文奮然道:“臨危而退避,非勇將也,見亂而不平,非忠臣也。安靖徐州,誅定叛亂,乃吾本職,吾豈能見而避之!”遂不聽虞良之勸,整頓五千軍馬,下令向彭城進軍。


  伍玄亦阻攔不住,遂隻好同意。武兼文即披甲提大鐵戟上馬,正欲稍作馳騁,忽然座下馬馬失前蹄,將武兼文顛倒在地,眾軍皆驚,伍玄見之,心中憂慮,遂上前勸道:“衛將軍出師之際,忽有此等失蹄之事,恐此番不利也。還請將軍待朝廷命令到時,再相行事。”


  武兼文從地上站起,聞伍玄之言,遂哈哈大笑道:“吾坐騎久不使用,今至失蹄,乃常事耳,不足為怪。如今反叛在即,吾若不出兵前往定之,恐四郡反情燎燃,到時將刀兵大起,更為難製。”遂又上馬,令軍起行。


  長安城中,春二月,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偽燕公孫貴等已安然就封,邊疆皆安定無事,難得四海安寧。華武帝在長安甚為舒心,正與丞相等飲酒,商議國政,忽然徐州傳來急報,上言彭城、東海、東莞、琅琊四郡抗拒州牧號令,舉兵起事作亂,徐州牧請朝廷發兵平定之。


  華武帝聞報驚道:“徐州變亂,果然如此之迅速乎?”


  領英聞報而歎道:“伍玄此番失策,吾意緩圖之,然其恐違陛下心意,報效朝廷之心急切,此番至徐州乃強下政令,欲要急圖之,急圖之則生變。此番徐州將又不免一番刀兵矣。”


  華武帝道:“徐州四郡若反,恐伍玄一時不能彈壓,朕當發兵救應之。”


  領英道:“然也。朝廷需得及時發兵,吾所慮者,徐州衛將軍隻有五千兵,若四郡豪強皆連結抗命王師,恐衛將軍有閃失也。今且可急發詔命,傳令衛將軍先按兵不動,朝廷再征調豫州、兗州、青州等地軍馬,以平此亂。”


  華武帝從之,遂發急令與伍玄和武兼文,令其先扼守下邳,待朝廷救應。一麵又傳令豫州牧車靖、青州刺史趙山、兗州刺史展鴻各自整頓兵馬,以平徐州豪強之亂。


  然而已經不及,詔命尚未從長安傳達,徐州四郡豪


  強已經聞風而動,得知朝廷將整飭徐州軍政吏治,便互相陰謀竄通,暗中準備,約定伍玄若下達朝廷詔命,即不奉之,伍玄若派遣軍馬前來,便聚眾反抗。果然伍玄遣將軍雲迎前來,被圍住軍馬,扣押雲迎。武兼文得知眾豪強如此猖狂,無視駐守下邳王師,勃然大怒,已經領兵前往彭城,準備以武威震懾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