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麵具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秦遠方最終說道:“雖然有翻新的跡象,但它很很符合隋唐時期的銅鑄造像,看來曆史比你們估計的還要悠久啊。”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紮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著百褶裙,垂於雙足。座下有雙層4足高床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為較粗的尖楣形。
金董聽得雙眼發光,問道:“秦先生,那你覺得大約能賣多少錢?”
秦遠方回道:“這些就得見仁見智。我記得在去年,有一隻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估價6000萬港幣,是為一時的轟動。”
“6000萬港幣!”
大家聽得震動不已。
秦遠方進一步解釋道:“國內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後啟動的,直到2004年才開始體現出它的優勢。當時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銅佛像以1798.375萬港幣落槌,2005年帝都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銅藥師佛坐像以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內地拍賣市場佛像成交最高價。2006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一尊15世紀初明代早期體形最大、手工最細致的銅像——明永樂釋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億港元的價格落槌,這些拍品的高價成交極大地帶動了金銅收藏拍賣市場。”
金董回憶了一下,拍掌道:“我想起來了,我曾接到一份報告,報告裏建議我投資古鎏金銅佛像。因為根據市場調查,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器型獨特、紋飾精美,國內收藏界多數人把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奉為瑰寶,而對明清時期的銅器卻不甚重視。然而,西方學者卻十分看重明清銅器,他們更把這段曆史叫做‘中國銅器文化的文藝複興’。除了名揚天下的宣德爐之外,明清時期鑄造佛像的技藝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並成為當今古代佛像投資市場的主體。”
“多謝指點。”
秦遠方還不知道金董說的這份資料呢,更不知道明清時期的古鎏金銅佛像是國際市場的投資熱點,可謂是學到了。
金董問道:“那不知道秦先生打算怎麽計算呢?”
秦遠方回道:“根據市場氛圍,此佛如果拿去拍賣的話,估計能達到800萬至於1200萬的高價,如果拿去國際拍賣的話肯定會更高。所以我願意出價1000萬向金董收購,希望金董成全。”
“1000萬!”
金董倒吸了一口涼氣。
秦遠方還以為金董不滿意,說道:“如果金董覺得不好的話,我們可以再商量,甚至請專業人士計較。”
“不了,足夠高了。”
金董連忙拒絕。
要知道金董請來這尊鎏金銅佛像也就是花了136萬而已。當初那個寺廟要翻新,缺少錢財,所以向社會諸多信徒募集。恰好金董想要請一尊佛,所以通過寺廟某人的內部關係,捐贈了136萬將此佛請了過來。不想現在居然翻了7倍出來,這樣的賺錢法實在誇張。
而且他怕如果別人把這筆不是很幹淨金錢買賣的泄露給秦遠方,到時候惹秦遠方反感就不好了。還有的,如果專家過來鑒定,絕對不值1000萬,那也是他的虧損啊。
“那就好。”
秦遠方計較了一下,讓金董挑選他的翡翠。隻要價格合適,彼此不吃虧就沒問題。
而金董早就有目標了,挑選了一塊品質上乘的芙蓉冰種和一塊顏色相當出色的滿綠翡翠出來,買賣迅速敲定。
皆大歡喜。
今天的事情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遠方,快出來!”
林立在外邊呐喊開來。
“咦,今天是什麽日子,這麽熱鬧的?”
秦遠方走出來,就看到莊園裏熱鬧的場麵,稍微有點疑惑,呢喃道:“怎麽玩起像古代部落的儀式了。”
秦遠方看到一群人似乎在玩跳大神,一時間腦袋轉不過來。
嚴天華連忙拉住秦遠方,小聲提醒道:“今天是莊園主人的家族節日,我們隻需要看,比過去幹擾就是。”
“不對啊,這似乎是巫儺!”
秦遠方仔細一看,看出一點奧妙了。
儺文化是一種遠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獲得生息,繁衍後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觀念的幫助來超越自我,龍的傳人以偉大的浪漫主義心性創造了燦爛的巫儺文化。“儺”乃人避其難之謂,意為“驚驅疫厲之鬼”。巫儺活動在生命意識上滿足了廣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長期以來,巫儺之風的傳承與流布融入習俗之中,即使在現代,仍以傳統文化的形態存留於民間。
對於可以上溯到殷商的巫儺活動,秦遠方一直都是隻聞其名,不見其形,現在難得有機會,自然要細心品味。
雖然巫儺現象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然而它所負載的人文的、曆史的、藝術的信息,卻是難以取代的珍貴資料。秦遠方有幸閱讀到,否則還不知道這個流傳千古的民間活動呢。
隻不過之後的燃香、歌舞、火焰、彩燈、陣圖、路線等等繁瑣的儀式下來,讓秦遠方有點膩味。有趣的是,林立他們居然被邀請進去一同舞蹈,共同祈福,場麵倒也樂融融。
最後,主人家還送了秦遠方他們禮物。
“這是?”
秦遠方看到這個神秘的盒子,稍微有點疑惑。
嚴天華回道:“這是人家送你的禮物,你可別拒絕了。”
“麵具!”
秦遠方打開一看,赫然發現裏邊是一隻麵具。而且看其特色,似乎還是罕見的西藏麵具。
古老的儺文化,衍生出了獨特的西藏麵具藝術。各式各樣的麵具展示著豐富的西藏表情,展現著藏文化中十分別致的一片天地。
麵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係,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戲廣泛普及到民間,其劇目、流派更加豐富多彩。
秦遠方倒不是對麵具有意見,而是覺得突兀而已。
嚴天華說道:“人家的盛情,你何必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