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平定豫州
趙雲此時也正在收攏降卒,耳聞黃忠收降了渠帥波才,大喜之下,連忙命一千親衛保護軍師郭嘉前往黃忠處,命郭嘉想法以李代桃僵之計,替換掉波才,這位波才可是一位難得將才,趙雲想收入自己囊中,又擔心其人名聲太大,明著收降恐怕有人拿他身份來做文章,所以,便命郭嘉施展李代桃僵之計,讓波才“戰死沙場”即可,而真正的波才卻要隱藏起來,到時改頭換麵,便不怕有人拿他做文章了。
郭嘉領會趙雲的意思,在一千趙雲親衛的保護下,策馬向黃忠方向飛馳而去。
天亮時分,長社戰役結束。此役,趙雲的北疆軍收降十餘萬、戰馬三千多匹、其它輜重無數;
皇甫嵩、朱儁大軍也收降六萬餘眾,戰馬數百匹、其它輜重不計其數。
此役可謂是大獲全勝也!
長社城縣衙中,皇甫嵩、朱儁設宴為趙雲慶功。
“今日子龍陣斬渠帥波才,消滅近二十萬賊眾,乃當之無愧的首功,嵩與公偉(朱儁表字)當向聖上如實上奏,為子龍以及各位將軍請功。來,子龍、各位將軍,飲勝!”皇甫嵩當先站起身,表情豪邁地舉樽道。
“飲勝!”趙雲與麾下眾文武同時舉樽,將樽中美酒一飲而盡。
“子龍啊,瞧你麾下文武,皆是一時俊彥,實在是令人既羨慕啊!北疆邊軍不愧是我大漢百戰精兵,其戰力以一敵十也不誇張,來,子龍、各位將軍,飲勝!”朱儁又大發感慨地舉樽邀飲道。
“公偉叔父過譽了,邊軍士卒皆是出生在苦寒之地,民風較為剽悍,邊民大多自幼習武強身,一來以強壯身體抵禦北地寒氣,二來為了抵禦異族騎兵的劫掠,其力氣自然要比養尊處優的中原士卒大一些了,實在當不起叔父的誇讚也。飲勝!”趙雲與麾下眾文武又與朱儁同飲了一樽。
“哈哈,咱們是自家人,子龍在自家人麵前,何須如此謙虛。老夫恨不能也隻身入北疆,與子龍一同馳騁萬裏大草原呢。哈哈……”朱儁佯怒地瞪了趙雲一眼,接著又哈哈大笑道。
“叔父何時來北疆小住,子龍當掃榻以待。”趙雲心知朱儁說的是玩笑話,也不當真,隨口回道。
“公偉,行啦,別再調侃子龍了,說正事吧。子龍,你對這二十萬降卒,準備如何處理?”皇甫嵩見好友朱儁幾樽酒下肚,便把不住自己的嘴,便出聲將話題拉回正題道。
“義真伯父,北疆長年地廣人稀,實在是不便於防禦外敵,小子想讓這批降卒遷移北疆實邊,還望二位長輩成全!小子俘虜的數千匹戰馬與輜重全部都交給二位長輩,以充軍用,不知二位長輩意下如何?”趙雲在皇甫嵩與朱儁麵前也不兜圈子,直接說出他的打算道。
“子龍,收降納叛,就不怕朝廷大臣借此說事,栽贓給你一個圖謀不軌的罪名?”皇甫嵩聞言略微沉吟,便麵色嚴肅地問道。
“伯父,哪怕是小子什麽也不做,朝廷那幫大臣照樣會玩著花樣給小子我找岔,大丈夫行事,但求無愧於心,何須在意宵小之輩在背後做小動作?”趙雲豪氣幹雲地回道。
“好!好一個‘大丈夫行事,但求無愧於心!’關於子龍欲讓黃巾降卒實邊之事,老夫將如實稟報聖上,聖意自有裁決,如此,朝廷群臣也不能拿此事攻訐子龍了。”皇甫嵩考慮問題雖然比較保守,卻勝在穩妥。
“就按伯父說的辦好了。”趙雲不能在這件事上與皇甫嵩、朱儁發生衝突,隻有退而求其次,讓靈帝去拿主意了。他相信靈帝也不敢輕易下旨坑殺數十萬降卒,而朝廷又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養活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交給趙雲將其遷移北疆實邊,這樣既解決了讓朝廷頭痛的問題,又能使北疆獲得新鮮血液,一舉兩得之好事,趙雲不信滿朝文武會不顧後果地與趙雲唱反調?
果然不出趙雲所料,朝廷群臣反對的是給趙雲及麾下文武加官進爵,卻沒有反對二十萬降卒北遷實邊之事。
靈帝在滿朝文武的極力反對之下,也就沒有再封賞趙雲以及其麾下眾文武。隻是下旨褒揚了趙雲一番,言其待平定黃巾賊眾之後,再一並封賞。當然,當然,靈帝不但將二十萬降卒像甩包袱一樣甩給了趙雲,還特許趙雲以後對待降卒處理之事不必上奏,自行處理即可。
趙雲雖然沒有得到朝廷封賞,但是,得到了二十萬降卒實邊,也心滿意足了。
趙雲命黑龍衛潁川負責人通知衛氏家族家主衛茲,組織人手,負責將二十萬黃巾降卒運送至並州,移交給荀彧處理。
接下來,趙雲的北疆六萬將士轉戰南陽宛城。
而皇甫嵩軍與朱儁則率領本部人馬轉戰豫州,皇甫嵩與朱儁進擊汝南、陳國的黃巾,追擊黃巾賊眾到陽翟,最後在西華大敗彭脫,餘軍想逃到宛城,但趙雲軍登城先入,眾將士蟻附推進,大破敵軍,占領宛城,成功討平豫州一帶的黃巾軍。
於是,京城附近郡縣的黃巾軍皆被剿滅,靈帝大喜,再也不顧群臣反對,下旨遷前將軍趙雲為車騎將軍、假節、進封常山侯、增邑五千戶,領並州刺史、兼領北疆諸邊郡軍政事,開府,儀同三司;
皇甫嵩,遷討賊中郎將、封都鄉侯、持節;
朱儁,遷鎮賊中郎將,封西鄉侯、持節。
趙雲麾下文武皆有封賞:
關羽遷使匈奴中郎將、封都鄉侯;
張飛遷護烏桓中郎將、封都鄉侯;
典韋遷前中郎將、封都鄉侯;
許褚遷後中郎將、封都鄉侯;
徐晃遷左中郎將(之前皇甫嵩的官位)、封都鄉侯;
張郃遷右中郎將(之前朱儁的官位)、封都鄉侯;
高覽遷破虜校尉,封都鄉侯;
徐榮遷奮武校尉,封都鄉侯;
馬騰遷護羌校尉,封都鄉侯;
龐德遷並州武猛從事,封都鄉侯;
閻柔遷遼東屬國國相,封都鄉侯;
田疇遷上穀郡太守,封都鄉侯;
蒙諾遷討賊中郎將、封都鄉侯;
高順遷平虜中郎將、封都鄉侯;
蒙奇,遷、封都亭侯;
趙虎遷、封都亭侯侯;
許山遷、封都亭侯;
張猛遷、封都亭侯;
……
荀彧遷太原太守、封都鄉侯;
郭嘉遷振武中郎將、封都鄉侯;
荀攸遷魏郡太守、封都鄉侯;
沮授遷河東太守、封都鄉侯;
郭縕遷河內太守、封都鄉侯;
……
等等趙雲麾下數十位文武,皆受靈帝封賞,加官進爵不提。
趙雲無形之中,又得河東、河內兩個大郡,此二郡不但人口眾多,而且兼有鹽鐵之利,可謂是民富郡強,遠非北疆邊郡可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