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高順班師
寒冬臘月,在年關之前下起了小雪,片片雪花落在地上頃刻間便融化,但隨著時間流逝,地上已經鋪了薄薄的一層,使得出行很不方便。
李峰站在乾都北城門前,天氣雖冷,卻擋不住自己內心中的激動,一年了,來這個世界快一年了。
當日與高順約定兩年之期,但在外部形勢的逼迫之下,一年便結束了涼州之戰,雖然結果與當初預定的有一定出入,然於大局無恙便好,李峰知道,今日之後,他便要直麵世家,直麵祖宗的規矩,直麵大乾的治理,但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觀察,在結合前世對曆史的認知,李峰相信一定可以治理好大乾,甚至開疆擴土也不在話下,因為他還有一個殺手鐧,那就是諸天印。
“陛下,要不先回去吧,雪這麽大,著涼了就不好了。”曹正淳湊進李峰的耳旁說道。
李峰今天出城迎接高順,隻帶了典韋和曹正淳,木婉清都沒有帶,跟別提文武百官了。
不是李峰不想讓文武百官迎接,而是他指揮不動,事實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親政的皇帝,還真指揮不動那幫老油條。
李峰冷嗎?確實有點。雖然實力已經達到了煉髓境,但是還沒有到寒暑不侵的地步。
但想想還在城西的涼州難民,這點冷和他們相比,又能冷到哪裏去。
“等著”
李峰淡淡的回了曹正淳一句。
“轟隆隆,轟隆隆”
馬蹄聲穿來,
“回來了,終於回來了。”李峰眼中閃過一抹光芒。
馬蹄聲由遠及近,漸漸的視野邊緣出現大股騎兵,城牆之上的守衛沒有驚訝,因為他們知道今天是高順凱旋的日子。
轉瞬,騎士們已經奔到眼前,為首之人率先向前。
等快到李峰身前二十步時,下馬疾跑。
“末將勞陛下在雪地中等候,罪該萬死,陛下,快回宮吧,”高順激動的道。
“快一年不見了,高將軍,苦嗎。”
“回陛下,為陛下效力,不苦。”
“出征快一年了,風餐露宿的還不苦,可是苦日子才是開始啊。讓將士們回營,雖說苦日子馬上便會到,但是現在到家了,讓將士們好好休息一晚。”
“諾,末將領命。”高順領命,然後起身向身後的將士到。
“陛下有命,回營休息。”
“謝吾皇,吾皇聖明,謝吾皇,吾皇聖明。”
將士們三呼吾皇聖明之後,便向城南的禁軍校場行軍而去。
李峰則與高順向皇宮走去。
當李峰與高順走到禦書房門前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禦書房門前。
“皇弟,高將軍,晗月等候多時了。”李晗月微微向李峰一福道。
“姐姐怎麽來了。”
李晗月在公眾場合一直喊李峰陛下,有外人在時便是現在的稱呼,皇弟,而隻有二人時則隻是喊弟弟。
而李峰就率性多了,一直喊姐姐,因為這樣喊李峰感覺親近。
“你連早朝都不上了,就跑到城外接高將軍去了,這不擔心你們受寒,煮了點驅寒的粥,給你送過來了。”
“嘿嘿,謝謝姐姐了,就知道姐姐最好,進去吧,外邊冷。”
說著,四人一起進入禦書房,而高順則尷尬的撓撓頭,因為他也隻是第二次見到李峰這種姿態。
典韋則是如門神一般,站在了門外,不讓人打擾。
進入禦書房,三人分主次落座,李晗月卻首次殷勤了起來。
當然,殷勤不是對李峰的。
“高將軍,嚐嚐我煮的粥味道如何。”
“那個,公主手巧且賢惠,這粥一定很好喝。”
“那高將軍到是嚐嚐啊。”
“這個,這個。。。。”
“吭吭,高將軍,姐姐費心煮了這粥,咋們就嚐嚐吧。”李峰實在忍不住了,便開口替高順解圍,因為如果自己沒喝,高順是不會喝的,無關其他,隻顯尊重爾。
“好喝,非常好喝,謝過公主的粥。”高順三下五除二刨完粥,含糊不清的說著。
“高將軍喜歡喝就好。”
李峰很好奇,晗月公主平常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很少與朝中大臣接觸,今天居然這麽關心起高順來了。
李峰便當做看客,看了起來。
“將軍在外征戰,今日終於回到都城,本該好好休息,卻被我這皇弟拉到了這裏,希望高將軍海涵。”
“公主說的哪裏的話,陛下有命與順,是順的運氣,哪裏敢說是陛下的不是。”
“那高將軍看皇弟可是人主之像。”
聞得此言,高順和李峰一愣,大概都猜到了李晗月的用意。但高順楞的是,看李峰與晗月公主的關係,可謂是比平常姐弟親密太多,但李峰居然沒有告訴晗月公主,自己的謀劃。
李峰楞的確是晗月公主如此作為,確是為了給自己的弟弟找幫手,一時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湧上李峰心頭。
“陛下是大乾之主,。。。。。”
高順想了想,說話的同時便看了看李峰,李峰微微點了點頭,高順便繼續道。
“陛下乃大乾之主,王朝內憂外患之際,以弱冠之齡登基繼位,外患雖未解決,內憂已然平定涼州,剿滅馬家,相信不久便會傳來鎮西平西兩軍軍權被收回,同時兵力直壓雍州安定郡,如此作為如何不能算是人主之像。”
高順說完,麵帶激昂,因為他也是此計劃的執行者之一。
而晗月公主此時卻是驚訝的大張著嘴。
“高將軍,你是說,涼州不僅反賊被平,馬家也被滅了。而且鎮西與平西兩軍也將重歸朝廷。”
“是”
聽到高順肯定得回答,李晗月還是不敢相信,壓在大乾頭頂的五座大山居然被移除了一座,實在是匪夷所思。
五大世家在太祖太宗時期便存在,當時以邊鎮四大世家為大,文家隻是後來皇權衰弱,抓住四大世家的空子乘勢而起,惹得四大世家對文家極為惱火,文家不得不與皇權想合,一起抵擋來自四大世家的壓力。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文家慢慢站穩了腳跟,有了一些想法,以李晗月之事為導火索,文家已經不再單純的與皇室相合,已經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