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國> 第265章 蘇三的猜想

第265章 蘇三的猜想

  第265章蘇三的猜想 

  「嗯,這個回答也不能算錯。【】確實都有機會,因為兩人都有勝場。吳王雖然手段狠毒,但是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有野心的人,註定不會寂寞!他若做了封朝的國主,封朝在他手裡,一定會強勢地打回京國,並與原人抗衡。這些符合了一部份的人訴求,因此吳王才會有如今的勢力;而太子宅心仁厚,雖不是明主,卻是仁主,這一點是太子的優勢。封朝的大勢是國泰民安,因此實際上,多數人是不贊成戰爭。他們喜歡平靜,所以,他們是不會支持一個,時不時總要事生非的國主,他們希望能有個像太子這樣的主子。」 

  蘇三嘆了一口氣,仍然對小安笑道:「是不是聽起來有些對立?嗬嗬,林子大了,各種鳥就都會有。所以說,兩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國主,而且不管最後,誰當了國主,都不能算錯。只是,依本少爺來,吳王做不了皇帝。因為,有太多人,不想讓吳王做皇帝。這許多人包括:皇上,太子,吳台銘,還有京國,原國,娜仁格日樂。他們都想封朝的下一任皇帝,也如當今的皇帝一樣,最好是什麼事情都不太管才好!」蘇三沒有說,其實他也不想讓吳王趙允做皇帝。若是趙允做了皇帝,那便是在自己的去路上,添了一塊攔路石。 

  「那吳王會甘心嗎?」 

  「自然是不甘心的,就目前的情形來,他還有機會,而且機會多多。但隨著時間的移,這些機會都會慢慢地消失殆盡,等待他的只能是失敗結局。這是他那多疑的性子所決定的!性格決定了命運,他不能識人明人用人,用人又只用三分!有些事情他根本不敢放膽去做,也從來沒有做到點子上去,所以註定他做不了皇帝,就算是能坐上去,最終也只能是失道寡助的局面。」 

  一般情況下,蘇三是不會把這些說給小安聽的。但眼前小安是他身邊最親近辦事的人,他得讓他明白眼前所處的情勢,明白自己的想法,否則在辦事的過程,小安就會失去靈活性,辦出來的事情,就會走樣,出偏差。 

  「那還有其他的皇子們呢?他們有沒有可能?」小安其實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麼來去,就只有太子與吳王在爭奪。 

  他著一臉疑惑的小安,輕輕地笑道:「這個可能可以有,不過就像賭場上,有人賭庄,有人賭賢,還有些腦子一熱的賭客,押在和門上了。機會是有的,但。」說到這裡,蘇三便收住了。話說到這裡,已經很明白了,並不需要再說。 

  其實若有有心人,從運籌一番,這種可能也並不是沒有可能。但抱有這種目的的人,非是想讓封朝的國主位上,坐著一個能的皇帝!而事實上,太子已經是這麼一個皇帝,那為什麼還要捨近求遠呢? 

  趙允想做皇帝,機會只有一個,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掌控禁軍。那些外在形勢,籠絡了多少官員,在外頭結交哪些將軍,都是假的,一旦到了關鍵的時刻,只有禁軍,才是關鍵,只有禁軍才可以翻盤。一切皆可不要,唯獨禁軍一定要拿在手裡,不惜一切代價。 

  趙允只要認識到了這一點,其他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好好地韜光養晦便可。可惜趙允太功利,太注重形勢,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最重要的力量。 

  就像下象棋一樣,你在外頭,有千車萬馬,當頭炮架得滿天飛,似勝券在握,卻不知人家早就把你的士,變成了當頭的卒,頂上了你致命的要害上。等你揮師回救的時候,過往早已成為往事,灰飛煙滅。 

  這在歷史上,並不乏先例。真正讀史的人都明白,形勢的轉變往往就在一瞬之間,而那些只會叫的官,外官,在武力之下,根本所適從。 

  最後的爭奪戰,勢必只在對禁內的控制權上,誰先在這上頭得了一塊籌碼,那誰就佔住了一步先機。其實這一點,並不是什麼隱藏了很深,讓人難以清的隱密道理。 

  以吳台銘為首的太子黨,和以吳王為首的二皇子黨,誰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誰都沒有把這個擺到首要的位置。 

  要不然吳王就不會做出刺殺太子的陰謀之事;而吳台銘也沒有必要想方設法地要壓下趙允一頭。 

  吳台銘不過是一個愛慕虛名的小老頭,他心裡想得是保著太子,自己做一個三朝的老相,名垂千古。以他眼前的地位,他就算想到,要把禁軍牢牢地控制住,也不可能會有什麼有效的動作。他是相爺,他要是朝那方面走,會被別人摜上謀反的帽子,因此,他不敢! 

  吳王也不敢,因為,他不是太子,他名不正,言不順。他太多疑,不了這個決心,下不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決心,來行此險著。他寧願穩紮穩打,步步蠶食,把太子一步一步地逼上絕境。 

  還是那句話,命運由性格決定,趙允是這麼個性格,那就決定了他不會放棄現有的成果,去行這個險。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趙允放棄陽謀,要去做行刺殺趙廣這樣的陰謀的根本所在。因為他感覺到,自己在發展了這些年之後,還是法完全掌控局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沒有突破認知上的瓶頸,所創造出的局面也是有限,蘇三不出趙允有什麼手段能改變大局。除非他也被生生,還有可能。 

  那麼,在這所有這些事情,能讓杜如悔都感覺是一樁很大事情的事,會是什麼事情呢? 

  刺殺皇帝?這個不太可能,皇帝現在死,對趙允而言,一點好處都沒有。 

  仍舊是刺殺太子?可能嗎?太子上回差點被刺,如早就學聰明了,就算是魚服,四周都圍著十來名侍衛,有成功的機會嗎? 

  與其這樣,還不如殺了吳台銘。喔,難道趙允真是要對吳台銘下手? 

  如果是這樣,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吳台銘一死,太子就失去了對東府這塊陣地的絕對控制,這對太子黨的陣營來說,算得上是一次極大的打擊。 

  只是,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吳台銘是太子的導師,是太子的精神支柱,是給太子出謀劃策的首腦人物。沒有了吳台銘,太子的陣腳勢必要亂!雖然這之後,必會有人代替吳台銘重新穩住太子黨的陣腳,但重新整合資源,重新形成合力,勢必還要花上許多手腳。 

  而且,太子在這其的走向,也是殊難料想的:受了這一打擊!他是會一撅不振?還是會刻意奮發? 

  倒是會有許多變數出來,但這也只是在局部稍稍地改變了一下局面而已。表面上是趙允得了利,以迅雷之勢搶佔了許多『地盤』!但皇帝千秋鼎盛,至少還有十幾年好活,太子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元氣。就算皇帝還有一二年的活頭,也足夠太子黨們站穩腳跟,再說太子黨的人,就會那麼甘心受制的嗎? 

  趙允不過就是佔了一時的便宜而已!只是對自己而言,吳台銘一死,大哥的案子,似乎會起許多變數了。 

  吳台銘若死,聽起來似乎是個好消息!因為,針對大哥的主力,消失了。趙允可以從容地把大哥給救出來。 

  可是蘇三卻不這麼想。他料定吳台銘手裡頭,一定是有針對大哥的實證的。以吳台銘的性子,實證在他手裡,他是不會輕易把這實證拋出來!他了解皇帝的心思,也不想到太子與吳王拼個兩敗俱傷的場面。他要打定主意把實證拋出去,必定要有收得回來的把握,或者是被逼到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會這麼做!因此,實證在吳台銘的手上,對趙允更多的是威攝,是挾制!可吳台銘一死,這實證便失去了控制,真是要哪個傻大膽,再把這實證揭出去,想先把蘇一給治死。重新在爭奪東府這塊陣地上,取得一些優勢,那趙允迫於形勢,只怕立刻便要把蘇一給處死的。 

  所以說,吳台銘死,便是蘇一死。想通了這一點,蘇三再也不敢大意了,時間也差不多了,領著小安,一路朝王府奔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