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會議
林禦醫走後,青枝便回了自己的帳篷。
才呆了不到片刻,後勤兵就在外麵推著手推車一個一個帳篷地送飯,不一會自己和陸世康這邊的帳篷外也已經放了飯菜。
她到帳篷外看了一眼,就先將自己這邊的飯菜端進了帳篷。
早上的飯菜很簡單,隻有兩隻碗,其中一隻碗的最上麵是一個饅頭,下麵是菜,菜是雜的,放了黑木耳,蘿卜,幾塊雞肉。另外一隻碗裏是大半碗白粥。
她自己先匆匆吃了飯菜,便用紗布捂了口鼻出了帳篷去看陸世康那邊的飯菜。
就見他的帳簾外放著的菜與自己的炯然不同。
倒不是他的多麽奢華,而是看樣子是禦醫特別交待過的,適合養病之人的飯食。
與自己的隻有兩隻碗不同,他的帳篷外放著三隻碗,這三隻碗放在一個方盤子裏,一隻碗裏是褐色的藥湯,一隻碗裏是有些濃稠的小米枸杞粥,一隻碗裏是蛋花菠菜湯。
都是湯,看來宮裏的兩位禦醫對養身之道頗有研究,像陸世康眼下的情況,便隻能喝些湯湯水水的東西。
而且,沒有什麽大補之物,也說明他們深知“虛不受補”這個道理。
但,這麽多湯湯水水的,讓他自己一個人拿著勺子喝,得喝到什麽時候?
她隨即又想起,他連自己坐著都不能,怎麽讓他一個人拿著勺子喝呢?
想到這兒,她有些為難。
但是,眼下除了自己,看樣子也沒有別的人來喂他吃飯了。
這可是和自己到達這兒之前想的不一樣。
到達之前,自己想的是,若他未醒,就看還有沒有解救之法,若他是醒著的,自己便隻偶爾到他帳篷裏看看他的情況便可以回自己帳篷裏了。
然而現在的真實情況是,自己不隻是要喂他吃,喂他喝,還要和他共睡在同一個帳篷。
在他恢複之前,自己都不得不和他綁在一起了。
如果是以前兩人的關係,倒還可以接受,就目前這種狀況,也有點太過難熬了。
但是,就像昨夜她不得不到他帳篷裏去一樣,今日她同樣不得不幫他喂飯。
走上前去,她端了那放在地上的盤子就進了他的帳篷。
見他閉著雙目,她猜他在閉目養神,畢竟才片刻之前他還醒著,不可能這麽快又睡著了。
她先將盤子放在他床邊的矮圓凳上,以大夫對病人的態度道“陸公子,該喝湯吃藥了。”
沒聽到他的回聲,她徑直走到他旁邊,將他扶著坐了起來。
她發現他似乎是任自己怎麽做,就是不怎麽和自己說話。
將他扶起來後,她發現自己眼下有些被動。
扶著他坐著時便沒辦法拿碗,拿了碗就得把他放下。
她現在明白為什麽昨天傍晚看到的是齊方和王呂兩個人一起喂他吃飯了。
一個扶,一個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她不得不先將他放下,讓他先躺著,然後彎腰將一隻碗先端在手裏,再開始用另一個胳膊扶他起來。
他仍然是任她擺布。
一句話也不和她說。
將他扶起來後,她道“陸公子,請喝吧。”
她可沒有第三隻手,不可能端著碗的時候還能拿著勺子喂他。於是她隻有將碗湊到他嘴邊喂他。
她先端的是小米枸杞粥。
他一聲不響地沉默著喝完了它。
她將他重又先放下讓他躺著,第二次端的是蛋花菠菜湯。
接下來第三次端的是褐色的藥湯。
倒也順利,他每次都一言不發地喝完了。
等到最後把他放下讓他躺著的時候,她邊放下他邊道“陸公子,你既然已經醒了,看樣子也會很快恢複,我明日便回去了。”
“隨你。”他回道。
她沒有說話。將所有的碗都放在盤子裏,端了盤子往帳篷外走去。
將盤子放在他帳篷外的地麵上,等著後勤兵來收,她便回到自己的那個帳篷。
也不知為何,就覺得有些百無聊賴。
耳旁又想起他剛才那句“隨你”。
想來他現在並不想自己呆在他身邊吧?
也許在他眼裏,自己不過是個曇花一現的過路人而已。
如今已經路歸路,橋歸橋了。
他對自己曾經的愛慕之心,大約早就已經消失無蹤了吧?
她及時止住了自己的胡思亂想,隻是坐在帳篷裏的行軍床上發著呆。
兵營的中軍大賬裏,此時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討論。
參與討論的人有太子蕭,樞密使秦齊明,殿前都點檢馬蕭,馬步軍都指揮史何守信,馬軍都指揮史高慕遠,都指揮史郭浩明,以及翰林學士承旨林濤音。
太子蕭先向眾人傳達了昨天傍晚常衙醫向他進諫的攻打反叛軍的計劃,即派出感染了疾病的士兵們去敵營假裝進攻,實為讓他們感染疾病。
說了這個計劃後,太子蕭環視眾人,問“不知各位大人對此事有何高見?”
樞密使秦齊明道“此計確是極好,不過,此舉是否有失道德?”
太子蕭凝眉,過了片刻後問“還有人有何高見?”
殿前都點檢馬蕭道“太子殿下,這計雖有可能大獲全勝,但畢竟是有點失理,與向敵下下毒無異,臣以為,此計不可輕易實施。”
馬軍都指揮史高慕遠也道“既然我們出師打仗,還是以道義為重,免得為求勝而失了儀態。”
太子蕭見已經有三個提出了反對意見,永修長的手指輕敲著桌麵問“還有人有不同意見?”
翰林學士承旨林濤音此時道“臣倒是覺得,此計並無不道德之處。首先,若是兩國開戰,我軍用此計確有不道德之嫌,但現在我們是在消除反叛軍,與和敵國打仗自然是不同。我們出兵的目的便是為了完全消除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最省力的方式消除他們,是最重要的事情。”
都指揮史郭浩明也道“林大人說的極有道理,臣再加上一句,若消除反叛軍耗時過長,會讓百姓們所受的災難更重,流離失所的時間也就更長,用此計若能快速大獲全勝,反倒會因戰爭時間少而有利於萬千百姓,從這方麵來看,此計可行。”
太子蕭頜首道“幾位大人說的都各有道理,不過,若是考慮到萬千百姓,便不如用上此計了。”
樞密使秦齊明也連忙改口道“林大人和郭大人說的甚是有道理,當然是以百姓為重,太子蕭請吩咐下去,咱們立刻派染病士兵前往敵營!”
半個時辰後,一支由傷員組成的隊伍便出發前往敵人行進的方向趕去。
根據塘報騎兵探聽到的消息,敵方正在往這邊行進,他們的下一個支帳篷的地點是柳前村東側的一大塊荒草地裏。
這些重病的士兵是被派去進攻敵人的後勤部隊的。
當然,進攻敵人的後勤部隊是假,想讓他們染上孔大夫所說的什麽“致病君”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