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第1294章 以打促和(五)
第1294章 以打促和(五)
1661年8月25日,經歷了一個多月大風大浪洗禮的東岸船團終於抵達了河中縣大圓港。
得知海軍艦船將再度北上出擊后,大圓鄉政府立刻騎著通知各村,將珍藏在地窖里的蔬菜以及一批從新華夏島運來的果子送到碼頭,平價賣給護航船團。此外,麵粉、牛羊、白酒、葡萄酒等各類補給品也被用馬車拉了過來,然後一一弔上甲板,有個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的補給港口,對17世紀的水手們來說,就是如此地幸福。
護航船團也給南非河中地區送來了一千多名印第安人,多為巴西新佔領區搜羅的,以補充河中縣近來大損的人力——南非河中地區近來成立了白浪縣(全國第42個縣級行政單位),下轄白浪鎮、白波鄉、北山口鄉、栗土鄉、金合歡鄉、淺灘鄉六個鄉鎮,人口全部自河中縣抽調遷移而來,計5000餘人;此外,由於南非駐屯軍主力北調安哥拉作戰,卡瑪王國最近又和東岸之間爆發了激烈的邊境游擊戰,導致東岸屯墾居民死傷慘重,河中保安團也幾乎每日都有傷亡,令人頭痛不已。
當然以上兩方面都不至於令河中地區的人口有多大程度的損失,最主要的,其實還是流行病的傳播。這場始於荷蘭開普敦的流行病一開始就爆發得極為猛烈,在傳入人口相對稠密的河中縣后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一時間令各鄉政府紛紛手忙腳亂——建國這麼多年了,河中地區尚未發生過任何一次大規模的疫病,這很幸運,但不是常態,因此這次終於栽了!
戰爭、疫病、移民,再加上這兩年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各殖民地不準截留移民——尤其是1660、1661兩年強調得尤其厲害,幾乎都是聲色俱厲了——因此河中縣全部人口加起來,至今也不過5.2萬人而已,白波縣也只有區區五千人,兩者相加5.7萬人,比起兩年半之前不但無有增加,還稍稍有所下降。因此,這才有了執委會將巴西佔領區搜羅來的瓜拉尼人、圖皮人送到南非補充人丁的事情存在。
不過好在最精銳的第一混成營即將從本格拉港返回本土,有他們在,如今據說裝備和戰法大大改善的卡瑪王國將不再是個麻煩。至於說他們撤走後本格拉的防務,則只能交給駐留在當地的兩個營的黑八旗重步兵了,當地環境過於惡劣,瘧疾尤其高發,第一混成營實在不想待下去了。
1661年9月16日,護航船隊北行至了新庫爾蘭雅各布港停靠。此時葡萄牙王國對其宣戰的消息也已經傳遞到了此處,新庫爾蘭的休伊特·德·貝弗倫總督簡直糾結得要死,不過聽說本土那邊已經打算正式向葡萄牙人遞交宣戰書了——反正估摸著葡萄牙人也沒法搭載成千上萬的陸軍登陸庫爾蘭,因此雅各布大公也壯著膽子宣戰一回——那麼總督大人也沒太多的選擇,只能跟東岸人一條道走到黑!
目前,羅安達港就控制在以克里維茨騎士為首的庫爾蘭軍隊手裡,這些人當佔領軍期間也不忘開展業務,據說已經在羅安達內地與一個黑人部落還是王國的狠狠交了次手,並捕捉到了超過兩千五百名黑奴。這些黑奴加上之前從羅安達地牢里取得的「存貨」,都將被陸續送到東岸修公路、碼頭、鐵路和房屋,而作為回報,東岸共和國建築部答應為新庫爾蘭兩座最大的城市雅各布港、騎士團要塞修建城市上下水設施,以提高當地的衛生防疫能力,這在疾病多發的熱帶地區尤為重要。
1661年10月11日,在穿越了重重波濤之後,東岸船團抵達了處於葡萄牙人控制下的維德角群島外海。這一天風和日麗,東南風四級,帶隊的王鐵鎚中校下令大部分船隻下了中桅上帆和中帆,以低速在海面上徘徊著,然後派出小艇划向近海測量航道水深,打算為接下來的登陸作戰做準備。
「大赤魷」號風帆護衛炮艦的艦長蔡安國中尉就被分派到了這個一個任務,他們是測量馬尤島西側因格勒港外海的水深,不過這看起來似乎問題不大,因為這裡水面開闊,平時船來船往,水深條件不錯。他們的這次所謂測量,其實也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大赤魷」號這會已經駛得比較近了,這裡的海面平靜,但風向多變,因此在靠近海岸時非常考驗航海長的本事,因為其要不斷修正自己的命令,讓船隻隨風轉舵。
島上沒有任何炮台——這個事實本就為人所熟知——因格勒港也只是一個貿易港口,城外大片望不到邊的鹽田是其最大的財源。這裡出產的鹽質地上佳,出口遠銷至歐洲、南美洲、幾內亞灣乃至安哥拉,甚至就連東岸共和國每年都會進口非常多的維德角鹽,用來腌制鹹魚,因為漁民們一致反應,用維德角海鹽腌制的魚其口感比用鹽城湖鹽腌制的魚要好一些,而且保存的時間也會更長一些,東岸人至今沒搞明白裡面的道理,只能猜測或許這兩種鹽成分不太一樣罷了。
這次蔡安國中尉與水手們親自駕駛著一艘小艇划向了岸邊,這裡已是相對靜水區了,水手們一邊快速測量水深,一邊輕鬆地張網捕魚。岸上的葡萄牙守軍看他們如此囂張,很快便派了一隊荷槍實彈的士兵來到海濱,用步槍朝水面上射擊,其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警告東岸人不要上岸,不然他們會拚死攔截。
蔡安國等人的小船離岸邊還有一定的距離,葡萄牙人的火槍根本射擊不到他們,不過他們也沒打算繼續前進了,航道水深測量得已經基本差不多:這裡的航道還是很寬很開闊的,水深也足夠,海船隻要順著碼頭的方向開過去,基本不用擔心擱淺或觸礁。因此,他們很快就完成任務往回劃了,而蔡安國則趁機舉著望遠鏡好好觀察了一下敵人港口的情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沒捕到哪怕任何一條魚,真是貧瘠的海域!
當他們返回到大船身邊時,甲板上的水手們差不多也已經忙活完畢了。他們剛剛從「海上工程師」號修理船上借來了工具,將此次航行中因暴風雨而有些損壞的桅杆修理、綁紮了起來。蔡安國上船后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還不錯,然後又將中桅帆升起,一切正常,桅杆粗得就像城隍廟門口的柱子,結實程度也非常像,大家都很高興!
廚子這時已準備好了午餐,一人兩張大餅、一碗肉湯、一條腌滑柔魚和一個橘子罐頭,軍官們還有一些酒和煙草享用,不過必須要到軍官餐廳去取。而水手們此時就在士官的帶領下,席地坐在甲板上,一邊無聊地看著岸上的葡萄牙城鎮以及白花花的鹽田,一邊吃著還不算難吃的午餐。海上颳起了一陣大風,在離岸不遠處碇泊的「大赤魷」號甲板上猶如下了一場塵雨,塵土附著在纜索、桅杆、甲板、火炮和帆面上,猶如蓋了一層淡黃色的鋪蓋,讓正在吃午餐的水手們咒罵不已,同時也讓他們初步了解了維德角這個乾旱群島的自然「魅力」——想在這裡生活,就請做好每天吃沙子的準備吧!
午後,從旗艦「執委會」號三甲板戰列艦上過來了兩位軍官,他們先是詢問了一下因格勒港口的情況,得知航道寬闊、不礙航行且沒有什麼像樣的海防設施后,他們如釋重負地點了點頭,接著便向「大赤魷」號上下告知:一會還會有兩艘護衛炮艦開過來,三艘船統一接受蔡安國中尉的指揮,準備攻取因格勒港乃至馬尤島。而為了配合他們的作戰行動,王鐵鎚王總指揮還給他們撥來了一百多名黑八旗步兵(在南非上船),當然也歸蔡中尉統一指揮了。
「大赤魷」號上下還從兩名軍官口中得知,其他船隻也已經完成對福古島、聖維森特島以及主島(聖地亞哥島)的水文測量,同時粗略摸清了敵人的海防及陸防設施情況,正在進行作戰推演,畢竟他們此番沒有攜帶陸軍士兵,靠那幾個黑八旗傻大個登陸攻城,怕是有些力有不逮。不過,馬尤島和福古島的葡萄牙守軍看起來人數不是很多,可以嘗試著進攻一下,因此,東岸人的第一波攻擊,就著落在馬尤島和福古島上了——福古島也是由三艘護衛炮艦搭載百餘名黑八旗官兵實行海陸夾擊。
蔡安國表示將尊奉王總指揮的命令,堅決拿下因格勒港,傳令軍官滿意地點頭而去。
下午一點多,兩艘護衛炮艦「鯷魚」號、「小黃魚」號緩緩駛抵「大赤魷」號附近下錨碇泊,然後派出了軍官乘小艇過來聯絡。蔡安國與他們商議了一下協同攻擊的細節,然後便讓其回去準備了。看得出來,這兩護衛艦上的多是生瓜蛋子,除艦長、大副、槍炮長、航海長、水手長等主要軍官是從別的艦船上抽調的富有經驗的老手外,其他人要麼是剛從航海學校畢業的新人,要麼是從南海漁業公司調來的新水手(南海漁業公司至今仍在每條漁船上超配兩倍人手培養後備人才),就連特么的船也是去年新造的,全船上下真是新得不能再新了!
下午兩點一刻,一切進攻事項都已準備就緒,就連一貫多變的近地海風這會都變成了利於航行的西南風,這令大夥精神為之一振。這個時候,蔡安國果斷下令,開始進攻!
隨著「大赤魷」桅杆上掛起了紅色戰鬥旗及綠色跟隨旗,另外兩艘護衛炮艦也開始緩緩調整帆桁,跟在一馬當先的「大赤魷」號身後,朝因格勒港內駛去。岸上一直密切關注著東岸人動向的葡萄牙守軍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知道了進攻的消息,但是他們所能做的實在很有限,除一些英勇的陸軍士兵拖出了數門陸軍火炮,不自量力地試圖對東岸艦船造成傷害外,其他人都只能默默地站在房屋頂上、山包上,等待自己未知的命運。
葡萄牙陸軍的火炮口徑既小,身管也不夠,因此軟弱無力的炮彈根本無法對闖進碼頭的東岸戰艦造成什麼傷害。但是他們英勇的行為仍然博得了「大赤魷」號上下的尊敬,因此決定給予他們軍人的最高榮譽——接近十門側舷火炮朝他們進行了集火攻擊,很快便將他們淹沒在爆炸的硝煙及飛濺而其的塵土中,緊隨其後的兩艘戰艦有樣學樣,將這群葡萄牙陸軍士兵送去見他們的天主了。
猛烈的炮火狠狠犁過一片碼頭后,蔡安國中尉一聲令下,一百多名黑八旗官兵分乘多艘小艇,從「鯷魚」號和「小黃魚」號護衛艦上被放下,然後迅速在碼頭邊進行登陸。由於艦炮的長時間狂轟濫炸,此時的碼頭區已無任何葡萄牙人阻擋,黑八旗官兵很輕易地便佔領了大部分市區,並取得斃傷俘敵軍二十餘人的戰果——從數量便可以看出,葡萄牙人似乎已完全放棄了因格勒港,因為守也守不住,無他,人手太少了。
佔領了港口城市——或者成為村鎮更合適——因格勒的東岸人並沒有停下腳步,在登岸的蔡安國中尉的嚴令下,黑八旗一百多名官兵又帶著短矛、軍刀及少許火槍朝鹽田衝去。因為據剛才抓獲的一名俘虜供認,他們的指揮官有可能去那邊組織黑奴來與東岸人作戰——葡萄牙人經常這麼做,歷史上有外敵或海盜入侵時,莊園主們便組織印第安奴工與他們作戰,也是奇葩。
不過這次或許要令他們失望了,匆忙組織起來的黑奴在看到黑八旗百多名官兵氣勢洶洶地殺來時,先是一愣,然後便四散而逃了,甚至還有一些黑奴主動加入了黑八旗的隊伍之中,反戈一擊朝葡萄牙人殺去,場面一時極為混亂。
激烈而短促的戰鬥持續了半個小時后便宣告結束,東岸人順利了佔領了因格勒港和鹽田,斃傷俘葡萄牙人94人(馬尤島上或許還有不少葡萄牙人,但東岸兵力緊缺,無法控制全島,只能放任他們去了),繳獲了少許金銀幣和糧食。當然,他們此戰最大的戰果還是繳獲了幾乎取之不盡的海鹽,目前都堆放在鹽田裡呢,蔡安國中尉甚至在發愁如何將這些戰利品進行兌現,要知道,這些只能運到歐洲去才能變成現錢,不然也就是一堆土。
攻佔因格勒港后,蔡安國中尉第一時間安排人手乘坐小艇,去通知了「執委會」號上的王總指揮。而也就是在此時,他們得知前去攻打福古島的部隊攻勢不利,這邊又組織了一批兩百名船員增援過去后,才堪堪攻克了聖菲利普城,斃傷俘敵軍一百餘人,以冷兵器為主的黑八旗官兵也戰死了數十人,損失不輕。
而在此期間,主力艦隊這邊曾組織一批四百多人的隊伍(以黑八旗、水手、炮手為主)進攻聖地亞哥島上的普拉亞港,不過被早有準備的葡萄牙人打退,水手、炮手畢竟不是專業的陸軍,遇上早有準備、人數也不少的葡萄牙駐軍,確實有些麻煩,而今之計,也就只能繼續對該港口執行炮擊了。反正其一側炮台已有數門火炮在剛才的一波攻勢中被擊毀,隨後東岸艦隊又冒著中彈的風險上前對射,勉強摧毀了另外兩門火炮,其小半個城區已落在了東岸戰列艦的炮口之下,不去轟上一轟確實不像話。與此同時,他們還另外派出了三艘護衛炮艦及百餘名黑八旗士兵,前往北面的聖維森特島,準備拿下那裡的一個港口城市明德盧港,繼續孤立主島上的葡萄牙人。
炮擊幾乎持續了一整夜的時間,在東岸炮擊艦隊總計624門火炮(其中大口徑、長身管重炮的比例著實不低)的來回轟擊之下,普拉亞港炮台上不到二十門老掉牙的青銅火炮就像是暴風雨中的蝴蝶一般脆弱而渺小,至今已在東岸人的海陸夾擊之下損失了大半,根本無法阻止東岸艦隊對大部分城區進行炮擊。而隨著炮擊的時間延長,敵人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就會急劇放大,士氣也會快速下跌,到時候他們能捱多久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了,畢竟只能被敵人打而打不到敵人的無力感,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了的。
12號一大早,從北邊聖安唐島那裡也返回了一艘船隻,他們告訴主力艦隊,在持續炮擊了城市一個晚上后,島嶼西北部的一個小港口上下已經打白旗投降,條件是東岸人不得隨意殺戮和搶劫,王鐵鎚思忖之下后同意了他們的這個請求,畢竟東岸艦隊缺乏足夠的陸戰兵力,且也不可能處處分兵把守,既然葡萄牙人願意投降,那麼允許他們投降以減少自身損耗確實也是個不錯的路子。
10月12日白天,東岸艦隊繼續對葡萄牙人的港口城市進行不間斷的炮擊。終於,在下午五六點鐘的時候,城內的葡萄牙人派出了使者,表示如果允許他們「體面投降」的話,那麼他們不介意東岸人佔領普拉亞港,同時也願意派出人手招降周邊島嶼。對於敵人如此識相的舉動,王鐵鎚總指揮自然是極為欣慰並歡喜了,然後同意了維德角群島整體體面投降的請求,雙方算是都得到了一個還算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