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第1542章 山*東地震(七)
第1542章 山東地震(七)
「生產建設第二兵團負責的是膠南縣的建設……」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原登萊開拓隊隊長、遠東三藩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梁向儉才剛剛卸任呢,原本跟著廖逍遙在黑水吃冰卧雪的一干老臣們,便紛紛來到了登萊「過好日了」。
其中,曾經做過精銳的治安隊隊長、黑龍江保安團一任團長的庫爾漢,被任命為騎兵聯隊代理聯隊長,軍銜少校,統領三個騎兵大隊五千餘精騎,從此踏入了高級軍官的序列;原黑龍江保安團團長、廟街縣縣長王世傳,被任命為代理膠州要塞守備司令兼萊州地區行署專員;原大泊縣縣長廖建功,在廖逍遙離任前被提拔成了突擊成立的庫頁島地區行署專員,同時繼續兼任關鍵的大泊縣縣長的職位,以保持他廖某人未來仍能對黑水開拓隊轄區維持相當的影響力,以上便是三個最關鍵的位置的任命。
另外還有一些為他所欣賞,並且改換門庭較為迅速的官員,如挺身隊第二聯隊聯隊長高萃環、第二聯隊副聯隊長兼第五大隊大隊長董大郎等人,也各有任命。前者被拔高了半級兼任了挺身隊副總隊長,軍銜躍升為了少校;後者也被授予了上尉軍銜,在第二聯隊內的話語權大增。
至於挺身隊總隊長兼第一聯隊聯隊長儒尼奧中校,因為在遠東服役多年,關係盤根錯節,人緣頗為不錯,加之平日里向來唯梁向儉之命是從,晉位為上校的廖逍遙也不便立刻便將其換了,否則吃相太也難看,也不利於團結地方軍民士氣。
總而言之,經過這麼一番職位調整之後,廖逍遙對登萊地區的控制力大增,做起事來也更有得心應手的感覺,比如正在萊州府同時進行著的救災和軍事部署。
話說自從郯城大地震爆發以來,東岸人救災至於,利用山東西四府清國地方官府和軍隊處於混亂之中,交通又為之斷絕的有利時刻,組織兵馬迅速西進,奪佔了包括靈山衛、膠縣(原膠州)、高密縣、昌邑縣在內的多個地區,擴大了地盤的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人口。
這些地盤和人口,老實說廖逍遙現在也沒想好該怎麼辦呢,因為這既是財富也是負擔,即從長遠來看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短期內絕對是能夠壓垮遠東三藩財政的沉重負擔,怎麼處理確實很讓人頭疼。但無論如何,已經吃下的土地是不可能再還給清軍了,除非他們通過戰爭手段來奪回,但這在目前看來幾無可能。
本土派來遠東宣讀任命書的特使也沒料到登萊出現了這樣的變故,這個二代出身的官員沒有勇氣指責梁向儉、廖逍遙、江志清等一干大佬,最後只是含含糊糊地說需要回去彙報執委會定奪,然後就是重申了本土遠東政策的核心思想:多積攢移民、少挑事、維持大陸局勢均衡,基本算是老生常談了,梁、廖、江等老油條自然是當耳旁風的。
廖逍遙私下裡面對自己的心腹親信時,不是沒有咒罵過梁向儉「不合時宜的***」,但這又能如何呢?無論是梁向儉向執委會舉薦自己繼任登萊開拓隊隊長職務的「恩情」,還是安置移民的現實人道主義責任,他廖逍遙都不得不捏著鼻子替梁向儉擔起這個爛攤子,將局面維持下去,直到緩過一口氣來,雖然這可能需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
至於說賑災行動怎麼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后,廖逍遙現在也有了腹案了,即以工代賑,讓從山東西四府湧來的災民通過到指定地區進行勞動來換取自己及家人生活所必須的食品,這既是為了不讓這些災民閑著無事滋生事端,同時也是為了將此番毀於地震之中的基礎設施再好好修復一下(當然有的可能需要重建,比如海退後的碼頭)。說白了,就是讓這些災民們修路、修水庫、修城牆、修炮台、修碼頭、疏浚河道、開挖溝渠、建設倉庫等等,十五萬以上的災民數量呢,不利用實在有些可惜。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將這些地震災民輸送到海外地區落戶墾荒,這一是因為運力不足的緣故(目前是移民運輸季,根本沒有多餘的船隻),二也是因為遍布各處的集體農莊已經塞滿了旱災那會搜羅到的山東災民,實在再無餘裕了,因此只能就地安置。
目前活躍在萊州府的建築大軍共分為三個部分,廖逍遙將之命名為生產建設兵團第一、二、三兵團,每個兵團大概各有五萬男女老少的樣子,因為交通運輸的關係,多集中於沿海地帶,更準確地說,集中在海倉口和膠州灣兩處,其中海倉口一帶有第一兵團負責,膠州灣一帶由第二、三兩個兵團負責,這會廖逍遙本人正在參觀的便是正在大興土木的膠南縣城(原靈山衛改縣后得來的名稱)。
膠南縣城按照規定,將是一座偏重於軍事要塞性質的城池,作為萊州地區南端的一系列防禦節點中的一環。原本的靈山衛城在此次地震中損毀嚴重,已起不到任何防禦功能,因此東岸人乾脆也不去管它,在西面擇址興建了一座新城,作為膠水防線的南端節點,將會屯駐挺身隊一個滿編大隊的兵力。
未來一旦滿清朝廷與東岸爆發戰爭,清軍無法正面突破膠水防線而繞道膠山時,膠南縣城便將成為他們的攔路虎,打不下,就只能退回繼續強攻重兵部署的膠河防線,因此這個縣城的戰略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廖逍遙直接指派了生產建設第二兵團負責修建包括縣城(棱堡結構)、碼頭、公路、哨所(利用烽火墩改造)、兵站在內的一系列設施的建設。
「目前建設行動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即便是隆冬季節也未稍停,大夥心中都有一種緊迫感,想在清軍回過神來之前徹底建好這些設施,將膠州灣一帶變成他們寸步難行的地方。」同樣新官上任的王世傳亦步亦趨地跟在廖逍遙身後,頗有信心地說道:「膠南縣建成后,只需駐紮一個大隊的兵力,清軍就斷沒有快速攻下的道理,而既然攻不破膠南縣城,那麼他們就只能繼續折回膠河西岸,想辦法突破我軍密集的火力強渡,這何其難也!」
廖逍遙對此也深以為然,並且仔細詢問了一下建設的進度,王世傳對此顯然也是做足了功課的,立刻回答說年中時分(1669年)主城應該就能完工,部分道路和碼頭應當也會處於收尾狀態,從碼頭通往膠南縣和膠縣的國道應當也已開工了一部分,這令廖逍遙鬆了一口氣,覺得清軍是無論如何也來不及騰出手來了。
要知道,郯城地震雖然過去已經超過半年了,但至今大小餘震不斷。而且更令滿清朝廷鬱悶的是,因為地震破壞了很多大河、水庫的堤壩,加之地震后暴雨成災、地裂泉涌,如今整個山東西四府及鄰近的一些地方都陷入到了極為嚴重的水患之中。很多河堤在經過數月時間的浸泡、擠壓之後相繼崩潰,給地方府縣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次生災害,本已稍稍扭轉的地方秩序再度陷入混亂。
而更可怕的,素來是防洪重中之重的黃河大堤也出現了問題,多處堤壩出現了管涌、潰堤現象,地方上人心惶惶,都在傳聞黃河將整個決堤,東昌、兗州二府要變成一片水鄉澤國。再加上一些心眼靈活的邪教團體趁機起事,借著天災蠱惑鄉間愚夫愚婦作亂,這進一步加劇了山東西四府局勢的混亂程度,可以說當地的清國官府已處於癱瘓狀態也毫不誇張。
因此,駐守西四府的十萬清軍即便再牛逼哄哄,這會也是焦頭爛額,忙於給自家擦屁股,是決計不會前來找東岸人麻煩的,事實上他們不被東岸人反過去找麻煩就已經覺得很開心了。當然東岸人這會也正處於吃撐了消化不良的狀態,恐怕相當長一段時間也沒精力出去瞎折騰,故雙方之間就此維持了一種詭異的平衡狀態——東岸人彷彿沒有看到青州清軍的窘境,而清軍也「忘記」了東岸人趁天災攻奪萊州府數州縣的事情。
「第三兵團那邊怎麼樣了?」廖逍遙爬上了一處小突破,向西眺望著膠山方向,問道:「膠萊新河的疏浚也是一項大工程,不可輕忽了,此河無論是航運還是軍事防衛上,都有著極端重要的意義。」
膠萊新河這條河流,其實原本是一條人工運河,元代時就有挖掘,明初廢棄。在隆慶、萬曆年間,因為黃河水患的加劇,曾經打過開挖膠萊運河以濟漕運的年頭,後來因為經費不足(張居正當時估算需要花費100-200萬兩白銀)的原因而被迫放棄,而膠萊新河就是這條運河的南段。
廖逍遙此番意欲重新疏通膠萊新河(目前淤塞之處甚多),也是很正常的說法,因為其既可以便利交通,使得船隻可以深入到內陸一些地區,同時更可以作為一道天然的軍事防線,以抵禦清軍可能的攻擊,當然就近些年的局勢來看,這條河疏通后應該還是交通運輸方面的職能更重要一些。
不過,生產建設第三兵團只有區區五萬名男女老少,膠萊新河淤塞多年,重新疏浚的工程量頗為不小,畢竟當年疏浚動議被廢止的一大原因,就是山東地方官員恐懼因為開挖河道而「興大役」。要知道,萬曆初年山東的人口密度可遠不是1669年的今天可比的,作為當時大明帝國人口大省的山東都恐懼「興大役」,可想而知疏浚膠萊新河需要調動多少物資和人力。東岸人手頭只掌握了區區一支五萬人男女老少的非專業工程隊伍,這膠萊新河要疏通到何時,可就只有天知道了。
「生產建設第三兵團目前只疏通了入海口一帶數十里……」王世傳說起這個時也頗為尷尬,只聽他解釋道:「膠萊新河淤塞有些年頭了,很多地方甚至被人佔了作為了農田,有的河道被栽種了果樹,清理起來非常麻煩,工程量非常之大。而且,很多河道內是石質結構,我們缺乏一些傳說中非常好使的蒸汽鶴嘴鋤等工程機械,清理起來費時費力,效率極低。目前,為了挖掉這些石頭,生產建設第三兵團只能在其上方堆疊柴草並將之引燃,通過火焰灼燒來讓石頭崩裂、破碎,進而可以被成功清理掉。但這種方式的效率無疑是非常低下的,嚴重拖累了整個工程的進度,但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慢慢來吧,不指望一蹴而就,能疏通一段是一段。這種超級大工程,本就不是三年五年能搞好的事情,我這個任期搞不完,後來人可以繼續搞嘛。」廖逍遙看著遙遠的西方地平線,無所謂地說道:「反正就是給這些災民們找些事乾乾而已,讓他們不至於閑極無聊反生事端,至於能將這條膠萊新河疏通到哪一步,就無所謂了。元朝、明朝那種大一統王朝都沒徹底搞定的事情,我們來了就能一下子搞定嗎?怎麼可能!人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的,在疏浚運河這種純依靠人力的項目上,缺乏工程機械的我們並不比他們優越多少。」
「對了,三個生產建設兵團可要管理到位了。幾萬人聚在一起幹活呢,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那樣可就有違我們搜羅、賑濟災民的本意了。讓建設兵團附近的駐軍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憲兵隊的人也給我動起來,重點嚴查邪教分子,防止他們鼓動災民鬧事。記住,凡是有任何不穩跡象的人,立刻給我揪出來,統一發配到遼東墾荒。他們不是喜歡鬧騰嗎?好,現在滿足他們的心愿,讓他們到那白山黑水間與殺人不眨眼的韃子鬧騰去吧。」廖逍遙最後又補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