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1823.第1823章 北寧(十一)

1823.第1823章 北寧(十一)

  第1823章 北寧(十一) 

  「上頭的政策變化真他娘的太快了,有時候比翻書還快。曾幾何時,咱們北寧地區也曾是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可這才過了多久,一切就都變了!國家發展的第一重點變成了潘帕平原,第二重點是河間地區(水利建設投資巨大),我們北寧、南非的義成及其他老工業區,都只能算是第三梯隊,真是作孽啊。」1680年11月11日,北寧河(巴拉那帕內馬河)與巴拉那河交匯處,正在參加一個水利設施落成典禮的北寧地區行署專員劉厚非感慨地說道。 

  由水利部、交通部和工商部聯合投資的弘理水庫就建在北寧河河面上,總投資達到了驚人的七萬元之巨,由交建三局和巴蒂諾公司負責承建,主要用於蓄洪防洪,同時也能給旁邊陸續興建起來的一些企業提供動力來源——最大的一家企業就是東岸建築材料公司宜民分公司的水泥廠了,用於破碎附近大量盛產的石灰石。 

  七萬元的中央投資,在分稅制改革即將全面鋪開之前,對潘帕平原也許不算什麼,可對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北寧地區來說,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項目了。相信若不是劉厚非百般爭取,去中央部委那邊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的話,也未必能拉得來這筆投資,中央的那幫大佬們現在寧願把錢砸在河間和潘帕這兩塊地方,原因就是這裡農產品生產條件好,氣候也適宜,交通更是便利,是所謂的國家戰略中的核心國土。 

  而引來了這筆數萬元的大投資后,劉厚非也明白,北寧地區短時間內大概是不太可能繼續吸引到國家的資金了,一切還是得靠自己。當然這不是說靠自家財政,在分稅制改革還沒鋪開到北寧,地方財政還不夠充裕的當下,這一切都無從談起。最合適的辦法,還是利用社會資金,也就是商人和企業的資金! 

  弘理水庫的修建吸引到了一些瞄準北寧河、鐵特河、巴拉那河上游一帶的外來資本,其中既有如建築材料公司這種大鱷,也有不少「小魚小蝦」,多為作坊或小企業,做一些機械加工的活計,看中的就是弘理水庫建成后帶來的豐富、廉價的動力資源。 

  「消費是一切生產的最終目的,貿易是使生產和消費得以良好互動的具有創造性的機制。你們這裡要發展,也得基於這個原則,否則一切投資勢必都不能持久。」劉厚非雙手叉腰,看著從水庫上方滾滾泄下的水流,朝跟在自己身後的眾人說道:「畢竟任何資本都是逐利的,中央投資也是。如果不能帶來持續的利潤,讓企業能夠依靠自身造血循環下去的話,那麼即便投再多錢也會陷入投資—繁榮—衰退—蕭條—再投資的怪圈。我們有些官員總喜歡大喊振興哪裡、發展哪裡的口號,彷彿只要一投錢就一定能發展起來一樣,但如果你不考慮當地實際情況,不尊重市場規律,不發揮比較優勢的話,一切都會成空,你們不要學這些人的壞習慣。」 

  「或許有人會認為弘理水庫所帶來的這些生產都太低級了,除了一家建築材料廠以外,就是加工食品的企業,利潤也不高,簡直無聊到爆。但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到,除了食品加工這種門檻極低偏偏社會需求有特別大的行業以外,還有誰會看上我們這裡,一個偏僻遙遠、運輸成本極高的地區。而且,在各地建立食品加工廠,對於增加食品儲備,抑制飢荒也是存在好處的,因為食品加工廠的糧庫也是糧庫,也能儲存糧食,是國家糧庫的重要補充。難道你們都希望,當本地連年歉收,食品供應不足的時候,被那些遠道而來的冷酷地盤算著飢餓的人們口袋裡最後一點余錢的商人們所支配嗎?」劉厚非用一種教訓的口吻說道。 

  他這種話其實是意有所指的,主要是針對一些從發達地區引進來的幹部。這些人多是首都青年幹部專門學校培養的學生,少數是兵團堡的畢業學兵,見多識廣,來到北寧這種落後地區后,一時間沒轉變過來,提出的目標有些不切實際,比如就有人提出利用弘理水庫的天然動力生產農用機械,發展地方經濟,但事實上宜民縣這裡能夠做好對農用機械的維護保養,可以自產部分零件就燒高香了,其他的都有些不太切合實際。 

  劉厚非對那些年輕幹部們將目光盯著機械加工、裝備製造行業非常不滿,認為從最最基礎的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行業做起來才是靠譜的,其次則是自然資源的開採和加工,如此積累了本錢之後,才有資格涉足更加高精尖的行業。在這一點上,反倒是那些軍轉幹部、農民幹部們比較接地氣,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熟悉地方情況,人生經驗豐富,可能不具備什麼開創性,但做一些比較基礎或簡單的事情,他們還是可以勝任的。 

  「是極,是極!劉專員說的極是!」這不,就在劉厚非還在惦記著軍轉幹部和農民幹部的時候,一位穿著厚棉布春衣,額頭上溝壑萬千的農民幹部馬上就拍起了馬屁,只聽他說道:「在我們這種工業基礎非常薄弱,但農業基礎又非常出色的地方,搞農業深加工是天然的選擇。而且這個市場足夠大,足夠撐起非常多的從業人員,這簡直太棒了!你看看,咱們宜民縣農民普遍是坐在低矮的茅草棚子或木屋裡,用木製或陶制的粥碗吃飯,手裡拿著勺子、筷子,嚼吃著干硬的牛肉或鹹魚,輪流用大啤酒杯喝酒。只有那些稍稍有錢的人,才會用玻璃器皿、瓷器、高級筷子吃飯,但也遠遠比不上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這經濟都這麼蕭條了,造些厲害的機器賣給誰啊?還不如從衣食住行最基本的解決起呢,這樣還更貼近人民生活!」 

  話說像食品、餐具、日常小工具之類的商品貿易,一般都是地區性貿易,蓋因長途運輸的話物流成本過高,且亦不便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故一般一個地區都會形成一個此類小商品生產基地和貿易市場。像河間地區那種,新集平原一帶形成了很典型的小商品和食品交易市場,主要是餐具、剪子、刀具、香燭、麻繩、腌肉、鹹魚、地方特色食品等一系列的小商品,供居民自用。 

  北寧地區目前的日用小商品還是主要靠商人群體自河間地區進口,畢竟交通便利,同時北寧縣也自產一小部分,但數量嚴重不足,遠遠不敷使用。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劉厚非鼓勵宜民縣這邊利用中央投資建立水庫——配套的中央動力車間將由工商部、北寧地區行署及宜民縣共同承擔建設費用,然後出租動力軸系給使用企業獲利——的有利時機,集中發展食品加工業、日用品製造業等產業,滿足本地需求的同時,也向南邊的新壩等縣進行銷售獲利。待這些產業都發展得差不多並累計了相當的利潤之後,再想辦法引進更多的技術人才,發展更高等級的產業,這才是王道。 

  啊,對了,忘了交代一下宜民縣。這個縣是去年年中時分成立的,是為全國第128個縣級行政單位,下轄宜民鎮(位於後世巴西普魯登特總統城附近)、弘理鄉(位於後世巴西特奧多魯桑帕尤小鎮附近,弘理水庫位於其西南方靠近巴拉那河處)、咸康鄉(位於後世圖龐小城附近)、盛吉鄉(位於後世埃皮塔西奧總統城附近)、上園鄉(位於後世耶佩小鎮附近),一共五個定居點,大概安置了萬把人的樣子,其中甚至還有不少被劉厚非特別「撿」來的烏克蘭、波蘭手工業者。 

  與宜民縣一同成立的,還有全國第129個縣級行政單位熊岳縣和第130個縣級行政單位襄平縣。其中前者縣下轄熊岳鎮(位於後世馬林加城附近)、隆德鄉(位於後世巴拉納瓦伊小城附近)、大鼓鄉(位於後世隆德里納小城附近)、沮陽鄉(位於後世北帕拉伊蘇小鎮附近,伊瓦伊河也被改名為沮河)和牧牛鄉(位於後世阿普卡拉納小城附近),一共五個定居點,同樣安置了差不多一萬人的樣子。 

  後者則下轄襄平鎮(位於後世特萊馬庫博爾巴小鎮附近)、延津鄉(位於後世伊巴伊蒂小鎮附近)、倉岩鄉(位於後世科內利烏·普羅科皮烏小鎮附近)、蓋牟鄉(位於後世卡斯特魯小鎮附近),一共四個定居點,安置了差不多八千餘人的樣子。 

  宜民、熊岳、襄平三縣的設立,是在國家決定大力開發潘帕平原的大背景下,殊為不容易。當然這也是在中央的計劃之內的,畢竟重點開發潘帕平原,並不意味著其他地方一點不動了,不投入人員、資金和技術了,只不過力度降低罷了,有還是有的。而且如果你的地方主官夠強力、人脈夠多的話,也未必就不能發展得好了,比如北寧的劉厚非劉大專員不就拉來了這麼個大項目么?很多時候上位者的威望是怎麼來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這麼來的! 

  劉厚非已經在北寧地區專員的位置上幹了好幾年了,而且也已經坐穩了這個位置,各類政務玩起來非常得心應手。不過,在工作之餘,他其實也有些羨慕之前離開的陸小峰等人的,覺得這些人外放到海外殖民地去比自己在這個位置上磨蹭要好多了,更容易露臉,也更容易創出政績。要知道,現在中央對於官員的海外殖民地工作履歷越來越重視,沒有到任何一個海外殖民地擔任過主官的話,進入執委會就要困難許多,更別提擔任排名靠前的幾位執委甚至當上****了。 

  所以,他現在對於積極走出去也是很期待的,也一直在為此努力,當然這首先需要他做好北寧地區的本職工作,將這個位於巴西高原南端的肥沃土地開發出來、發展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然後才能談其他的東西。 

  「雖然現在國家發展的重點不在我們這邊,不過分到這裡的人也是不少,畢竟現在全國也已經有四五百萬人口了。說起來你們宜民縣這次可是沾了不少光呢,分到了不少國內出生的二代、三代技術人才,作為弘理水庫及後續設施的配套技術人才,你們可要用好了。」劉厚非重重地叮囑道。 

  話說截止1680年年中,華夏東岸共和國全國的總人口數量據估算已經達到了459.03萬人的歷史高位,其中出生在東岸本土的國民約為242.22萬人,佔比52.8%;明人移民佔比連續九年下降,目前維持在33.6%的樣子;非國民的總數繼續緩慢上升,目前已經逼近了37.7萬人的樣子,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仍然是白人非國民,佔比達到了65%左右。 

  459萬的國民數量,在舊大陸強國中屈居於英格蘭之下,穩穩超過瑞典、聯合省,真的不能說是一個小國了。而且東岸食品豐富,疾病雖然多發(蠻荒之地太多),但醫療衛生搞得還算不錯,因此每年出生的人口都不是什麼小數目了,已經穩穩可以進行自循環。而每年新增的巨量人口,除了較少一部分仍然居留在出生地之外,絕大部分會被國家政策調控、驅使,前往各處,大頭可能去了潘帕平原這種好地方,但前往北方巴西高原的每年卻也有三萬人上下,這些人裡面接受過初級教育的比例可不低,基本都是地方開發的主力。 

  尤其是這次宜民縣,安排的基本都是能夠讀書識字的,有些人甚至還是初中畢業,確實算是高質量的移民了,難怪劉厚非剛才這麼說。 

  「不要讓我失望,明天我就要返回北寧與巴西農村金融合作社的高層會面,希望你們能夠在我下次回來之前將一切事情都籌辦好。」劉厚非最後又朝宜民縣的官員們說道。 

  最近比較忙,周末都抽不出時間碼字,今天筆記本還壞了,出門買了台台式機,5200元巨資又化為灰燼,盡量維持不斷更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