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亂明> 第六百五十五章 平叛令

第六百五十五章 平叛令

  崇禎八年正月,蔡明山率領驍衛營隨林純鴻至廣州,旋即揮兵東向,剿滅為害廣東、福建、江西多年的土排瑤。 

  后奉林純鴻之命,兵駐惠州,擴編為驍衛軍,維持廣東的穩定,從西面保持對鄭芝龍的壓力。 

  林純鴻、周望給驍衛軍下的判語就是:戰績不顯,勞苦功高。 

  蔡明山、韋悅翔一樣,來自大田千戶所,他從小在山裡長大,長大后又在山裡伐木,領軍之後,又經常在廣東北部的叢林中與土人作戰。 

  廣東濕熱,氣候與安南差不多,夏季時面臨瘴氣的威脅。好在醫學院專門試製出針對瘴氣的草藥,戰士們並未因為瘴氣非戰鬥減員。 

  當林純鴻、周望試圖對安南開戰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驍衛軍。 

  崇禎十三年九月,蔡明山接到都督府軍令,由惠州移師廣西思明府,開始專門進行叢林戰訓練。 

  十三年十月,龍虎軍團漂洋過海,由濟州島移駐廣州。 

  當月,西洋艦隊派遣十二艘二級戰艦組成綏靖艦隊,協同緝私隊巡視安南沿海,以打擊海盜為名,對所有出入安南的船隻登船檢查。 

  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南洋的局勢,驟然緊張。 

  都督府驟然繁忙起來,各路情報不停地匯總至都督府,各條命令如流水一般,傳往兩廣。 

  僅僅只是處於擬定總體戰略階段,都督府就繁忙至斯,由此可見,戰爭確實是最高級別的政治活動,也是最為激烈的政治活動。 

  利用莫敬寬,減少軍事、政治阻力,已經成了林純鴻及都督府的共識。正當林純鴻及都督府圍繞著莫敬寬制定總體戰略時,忽然收到了黃宗羲的拜帖。 

  林純鴻敬重黃宗羲這樣的大儒,自然不會怠慢,忙將黃宗羲迎入星拱樓。 

  寒暄已畢,黃宗羲開門見山指出,征討安南,宜以平叛為名,不宜打著莫敬寬的旗號。 

  林純鴻大奇,問道:「一月前,本候收到南雷先生的信,南雷先生對荊州四處用兵非常憂慮,惟恐此舉削弱華夏文明的凝聚力,為何今日反而力主純以武力平叛?」 

  黃宗羲道:「秦朝時,始皇帝令屠睢南征,將安南納入華夏統治序列中,歷經漢、隋、唐千餘年,安南已與兩廣並無多大差別。至五代十國、北宋時,安南建立丁朝,方才脫離華夏。經宋、元兩代,至大明永樂年間,置交趾布政司,安南重歸華夏旗下。後來宣德年間,大明軍隊從安南撤退,方才建立宗藩關係,維持至今。也就是說,安南脫離華夏直轄,至今不過兩百年。」 

  「兩百年時間,還不足以讓安南自立一套,其文字、禮制,皆師從大明,甚至連安南北邊的口音,與廣西差別也不大!」 

  「江陵侯想利用莫敬?莫敬寬,固然有減少阻力的好處,卻在無意中承認,所謂的黎朝、莫朝都是合法的,這無疑會讓安南的野心家誤解,一旦他們反抗,讓大明覺得轄制安南不划算,就會再度承認所謂的宗藩關係。這無疑為今後留下了隱患!以平叛為名,現在多費點力,可永絕後患。」 

  林純鴻大悟,道:「幸虧南雷先生提醒,否則誤了大事。」 

  黃宗羲道:「正所謂主孰有道、師出有名,孫子主張慎戰、非戰、止戰,其精髓早已融入儒家經典之中。研習儒學,可謂吸取華夏文明精髓的捷徑……」 

  林純鴻見黃宗羲將話題往儒學方向引,忙打斷他的話,道:「本候素來重視儒學,行知書堂設立儒學,便是明證。只是行知書堂缺乏如南雷先生般的大儒,不如南雷先生至行知書堂屈就?」 

  黃宗羲暗嘆了口氣,心裡道:荊州轄內的科舉早已被你攪得一塌糊塗,沒有功名,也能身居高位,長此以往,世上哪裡還有人費盡心血去研習儒學?光靠設立儒學學科能頂什麼事? 

  黃宗羲心情灰敗,拱手拒絕道:「不才乃粗鄙之人,哪裡敢教書育人?」 

  說完,與林純鴻閑聊片刻,便起身告辭。 

  黃宗羲走後,林純鴻想起黃宗羲說過的話,只覺得華夏文明博大精深,自己雖然生於斯、長於斯,對華夏文明的精髓還是懵懵懂懂,談不上什麼深刻的理解。 

  難道科舉真有它的可取之處?科舉與官員選拔到底應該維持什麼樣的關係? 

  林純鴻皺眉思索,一時難以決斷,只好先將這個問題拋在一邊,留待以後深思。 

  畢竟,安南之戰迫在眉睫,林純鴻得儘快改變作戰戰略。 

  ※※※※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大明前軍都督府都督、平賊將軍、江陵侯發布平叛令,宣稱交趾本屬大明,自宣德年間大明朝廷委託黎利統轄交趾以來,內亂不斷,民不聊生。崇禎年間,更有鄭梉、阮福瀾先後作亂,不遵王令,陷交趾於南北分裂。為了解民倒懸,大明將派三十萬大軍平叛。 

  平叛令一下,天下轟動,所有的眼睛都盯著安南方向,看林純鴻如何恢復故土,重現成祖時的榮耀。 

  廣州人最為幸福。 

  在平叛令下達一日後,龍虎軍團大規模從廣州碼頭登船,數萬精銳將士,數不清的輜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火炮,讓人心生寒意的刀槍,廣州人狠狠地過了一把眼癮。 

  龍虎軍團登船后,在綏靖艦隊的護航下,浩浩蕩蕩地向著紅河口殺奔而去。 

  聽聞龍虎軍團登船后,鄭梉之下,部分官員驚恐萬分,把災禍歸結到鄭梉頭上,心裡早就把鄭梉罵得狗血淋頭:大明不就是想多買點糧食嘛,讓大明買就是了,又不是沒付錢! 

  這部分官員之所以如此愚蠢,得從當初荊州缺糧說起。 

  數年之前,大明商人依託錦普港,大規模收購稻米,致使紅河沿岸的稻米源源不斷地流向錦普,然後裝船運往大明各地。 

  大明的需求,猶如無底洞一般,永遠沒有盡頭,這使得安南的糧價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蹭蹭往上漲。 

  對於一個以農業立國的王國來說,糧價急劇上漲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於是,鄭梉發布禁售令,禁止向錦普出售糧食。不過,糧價的急劇上漲,代表著高額的利潤,奸商們可不會管百姓有沒有糧食吃,紛紛通過各種隱蔽渠道將糧食輸送至錦普。 

  鄭梉大怒,部署精銳兵力至錦普周邊,四處攔截運糧隊。 

  錦普的防務,由驍衛軍負責,平日只放了一個哨。現在見局勢緊張,遂從惠州緊急調兵,將錦普的兵力增加到一個營。 

  營指揮使艾能奇奉蔡明山之命,四處出擊打擊鄭梉的攔截兵力,一時之間,火花四射,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鄭梉哪裡敢發動戰爭,慌忙令攔截兵力後撤,部署於離錦普六十裡外的要道上,繼續執行攔截運糧隊的任務。 

  蔡明山和艾能奇都是閑不住的主,見鄭梉後撤后,馬上擬定了一份作戰計劃,以吃掉鄭梉一部為目標,讓鄭梉知難而退,撤掉攔截兵力。 

  張兆否決了作戰計劃,命令蔡明山和艾能奇稍安勿躁,並告知二人,不出半年,都督府必然對安南開戰。 

  待到驍衛軍從惠州移師思明府,龍虎軍團兵駐廣州,鄭梉算是徹底傻了眼:「瘋子,林純鴻絕對是瘋子!為了多買點糧食,至於鬧出這麼大的陣仗?」 

  鄭梉有意撤除攔截兵力,任奸商往錦普輸送糧食,先渡過這次危機再說。 

  當鄭梉還在琢磨著如何表達自己的誠意時,林純鴻的平叛令傳遍天下,讓鄭梉陡然明白:林純鴻哪裡是為了糧食,而是想發動滅國之戰,徹底將安南吞到肚子里! 

  交州城內的重臣們,原本還在爭吵,有的一門心思準備抵抗到底,有的琢磨著多給林純鴻點好處,先把威脅解除再說,還有的早就對鄭梉不滿,藉機攻擊鄭梉惹來了這次災禍。 

  然而,平叛令一下,大部分重臣拋棄幻想,開始琢磨如何抵擋北方的大軍。 

  從五代十國開始,數百年的時間,安南已經形成了主體民族京族,與華夏漸行漸遠,只想向大明稱臣納貢,而不願意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林純鴻的平叛令,無疑幫了鄭梉的大忙。 

  在艾能奇和蔡明山在錦普挑起紛爭時,鄭梉就開始認真考慮林純鴻入侵的可能性。按照幾百年來的經驗,只要在諒山以北的崇山峻岭中部署重兵,殺傷北方軍隊的有生力量,襲擊糧道,十有**會讓北方軍隊的動能耗盡,不堪忍受巨大的損失而撤兵。 

  不過,這種戰爭方式異常慘烈,北方軍隊和安南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鄭梉覺得,林純鴻在擁有了強大的艦隊及錦普這個據點后,由這條線進兵的,充其量只是偏師,執行騷擾、牽制的任務。 

  真正的主力,很可能會在錦普登陸,或者沿著紅河一直衝到交州城下! 

  鄭梉針對這兩條進兵路線做了相應的布置,在錦普以南的山地里糾集了重兵,試圖等大部隊沿海進兵時,側擊糧道。 

  同時,收集大量的船隻,裝入巨石,在紅河口鑿沉,阻止艦隊或運兵船衝到交州城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