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圍獵
圍獵開典向來都是冀國最重要的儀式,對於冀國來說,這樣的儀式代表著這個國家最高的元首祈求上蒼,盼望來年風調雨順。
對於冀國來說,舉國都非常重視的事情,既然已經推遲舉行,那麽這一次的補辦必然不容有失。
開典儀式的舉行地點,定在了離京城大約三十裏之外的太行山。
從冀國建國開始,太行山就是曆代皇帝祭祖昭告天下的最佳選址,所以這一次,裴鳴吉把地點定在這個地方,也是為了給自己中央集權一個最完美的開場。
說起這個事情,彭家自然不會反對,他們要做的事情是防範彭家利益受損,再者,聖上畢竟是聖上,他們仗著自己是老臣,又因為族中子弟有不少都在朝中擔任要職,所有有這個反對的底氣。
確實,彭家現在的勢力,雖然是近來發際,但是往年的勢力早就已經在暗中發芽生根,再者,一個家族的壯大,隻要有皇族的默認,自然而然會成長迅速。
自先皇時期開始,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隻不過那個時候,都存了打壓燕家的心思,卻沒有想到,如今的彭家已經這般無法無天了。
不說其他,至少對於裴鳴吉想要做到的中央集權,就是一件難以跨越的阻礙。
彭家想要自己掌權,卻傷害到了皇家的權益,有這個膽量反駁皇帝,就應該有膽量去承擔後果。
畢竟天下都應該是皇帝的棋子,在他沒有處理皇帝的根本利益下,皇帝確實可以留著這樣龐大的一個家族,去牽製朝中別的勢力。
說起圍獵之事,每隔五年則是一次大圍獵,在今年此次圍獵開典之上,聖上裴鳴吉放出消息,即將會選出一個功高蓋世的大臣,然後封為異性侯。
雖然侯爺之名並沒有什麽用,但是這一次,兩方都在翹首以盼。
畢竟這是自新帝登基之後的首次封侯,若是能贏過對方,必然舒心暢快。
兩府中人皆是這樣想的。
令三家大家族,為了避嫌,行為處事都格外的低調,這次的封侯,自然都沒有什麽興致。
單單論彭家和燕家來說,方才算的上是勢均力敵,若不是這兩家封侯,想來算是同時得罪了這兩家。
自然不會有人願意淌這趟渾水。
至於放出封侯的消息,自然是裴鳴吉故意的。
此事溧陽和裴鳴風也清楚的知道。
再說裴鳴吉和裴鳴風兩兄弟,雖然私下裏說話還是帶刺,但好在現在大敵當前,兩個人都不是傻子,裴鳴吉有用的到他這個弟弟的事情,自然能和他和平共處。
溧陽自然沒有裴鳴風的見地高深,所以凡事,裴鳴吉都樂意和裴鳴風說說。
聽不聽是一回事,能從他的話裏衍生出更好的辦法來,就是裴鳴吉的打算。
比如這一次封侯的消息,就是兄弟商量之後的結果。
三日之前,朝上的情況極為衝突。
兩邊都想要聖上封自己為侯,以他們馬首是瞻的大臣恨不得舉一百個例子來證明自己擁護的人有這個資格。
裴鳴風心中暗自僥幸,幸好是彭家眼高於頂看不清楚自己的地位,不然裴鳴吉要對付的,就是燕家了。
不管燕家有多麽穩固,隻要被生為聖上的裴鳴吉給盯到,就一定會傷到根本。
這是必然的事情。
現如今輪到了彭家,要知道彭家處事一向能高調就不會低調,這正好和燕家的行為處事背道而馳。
再者,也是因為彭家做的牽扯到了關乎皇帝尊嚴的事情,一次兩次的可以原諒,更長久的自然就不行了。
裴鳴吉此人,除了對溧陽還算有情,對別人可謂是無情至極。
家人尚且如此,又何況是朝中那些老臣。
有些人看不真切,但是裴鳴風卻看的明白,自己的這個哥哥,喜歡的東西和討厭的東西都十分明確,讓他覺得心裏不痛快,過多久他都依然記得。
想來,若是彭家能看得清楚裴鳴吉對溧陽的態度,在封她為公主的這件事情上默不作聲,或許裴鳴吉也不會這麽堅定的想要除掉他們。
對於彭家,裴鳴風沒什麽感覺,論親近,自然是溧陽更加親近,彭錦繡當初差點害死雲瑤的事情,他到現在也仍然記憶猶新,所以得知裴鳴吉有對付彭家和彭錦繡的打算,他更願意做的事情是樂見其成。
縱然這樣的事情會影響到冀國未來的事情,但是終究隻是一段時間,一個彭家倒了,自然還會有別的彭家站起來。
裴鳴吉聽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激烈討論,隻是嘴角勾起一抹像是自嘲的笑意,“愛卿們說的還真是有些道理,說了這麽多,還真是讓朕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你們還真是辛苦了,隻有在這件事情上,才這樣的上心?”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皆不敢在這個時候說點什麽。
人的危機感本來就,很現實。
在發生危險之前,會將即將發生的危機放大十倍甚至是更深的倍數。
裴鳴風知道他這話是什麽意思。
因為封侯和封公主一樣不算是小事,眾大臣在以前那件事上百般阻撓,卻在這件事上求之不得。
這原本就是人性的弱點,裴鳴吉眼神深邃,心中不由冷笑一聲,想要封侯?
怕不是癡人做夢?
裴鳴風被吵的有些頭疼,這些人說了這麽多,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裴鳴吉設的一個局。
眾人都被這個位置迷失了理智性。
這一點,裴鳴風倒也能理解。
從冀國開朝以來的八十年裏,從來沒有異性侯爺。
想來眾人也想要嚐嚐這八十年來,首開先例創下的第一個甜頭,自然不會有人冷靜的分析這裏頭到底多少是真的,多少又是假的。
畢竟沒有人想過,裴鳴吉會在這件大事上開玩笑。
這件事上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了,所以眾人被欲望蒙蔽雙眼之後,之看的到自己想看的,看不到不利於自己的。
裴鳴風道:“眾位大臣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