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王家的傳家寶
白柔玉返回到小閣後,繼續研磨著藥杵子裏的藥粉,直至將一整包的藥材悉數磨碎,準備和上珍珠粉一並敷麵時,方想起來她把那裝著珍珠粉的盒子忘在了王宇軒的房中。
想著此時王宇軒該是正和冬兒那個賤婢在卿卿我我,若她就這麽過去攪了王宇軒的興致,必然會引起他的不滿,可若是不去的話,白柔玉又覺得耽誤了自己恢複容顏的大事。
猶豫了再三,白柔玉最終還是決定冒著會被王宇軒責怪的風險,去廂房那邊走一趟。
王宇軒所在廂房位於小院的正東邊,離小閣隻有二十來米左右,白柔玉走不了幾步便能到那。
撇著麵前虛掩上的房門,白柔玉透過一道窄小的縫隙,向房裏望了望,又俯下身子輕輕的把耳朵往門沿上湊,試圖想聽清裏麵的動靜。
可無論白柔玉怎麽聽,房中都沒有任何聲響傳出,難道是裏麵的人都睡著了,亦或是中途出去了不成?
白柔玉暗暗揣測著,同時輕手輕腳的推開了半扇門,側著頭環視了外房一圈,見並無任何人在,便大著膽子走了進來,熟門熟路的從靠牆的角櫃裏取出一個描銀的胭脂盒子。
就在白柔玉拿了珍珠粉,打算就此離去之際,她不經意的瞄了一眼不遠處的竹榻,卻被地上的一個晃著亮眼光澤的東西吸引了目光。
白柔玉徑直走到竹榻前,彎腰把那東西撿起來,發現此物乃是王宇軒平素貼身佩戴,從不肯輕易離身的一尊赤金小佛。
還記得白柔玉與王宇軒初次歡好的時候,白柔玉曾好奇的問過他,凡是貼身佩戴觀音佛像等飾物的人,同人雲雨巫山前理應將其摘取放置他處,以免褻瀆了神明,因而遭受懲處。
但王宇軒反倒是毫無畏懼,還對白柔玉解釋說,這尊小金佛是旺他王家的傳家之寶,是有祥瑞寓意的寶物,斷不可冒然離身,即便是衝撞了佛祖,他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摘下。
白柔玉回想起王宇軒說過的這些,再看著這滿地散落的男女衣衫,聽著浴房那邊偶有水聲流動,嘴邊立馬勾起一抹譏諷。
當初信誓旦旦的叫囂著絕不會離身的寶物,怎麽一到了冬兒那蹄子這兒便摘了下來,還連同著衣服一起丟到了地上?
果然啊,這男人都太容易被女色衝昏了頭。
白柔玉掂了掂手心上的小金佛,眼珠隨之一轉,內心突然生出了一個報複王宇軒的念頭。先前王宇軒是如何待她的,白柔玉可沒有忘記,既然王宇軒不仁在先,她又何必對他有義?
這金佛的重量還算壓手,做工也比旁的同類飾物要精細繁複,估計還能值些錢,白柔玉私心想著,反正她是王宇軒的妻子,是王家的媳婦,王家的傳家寶到了她手裏也是一樣,至於王宇軒那頭,就叫他察覺之後幹著急去吧。
將金佛小心的收入袖子中,白柔玉趁著王宇軒他們還沒出來,趕緊溜之大吉,回到了原先的小閣。
“方媽媽,這裏暫且沒你什麽事了,你且先下去吧。”白柔玉靠著軟榻上的腰枕,衝著在身旁的一個婆子道。
那方媽媽聞聲忙哈腰退了出去。
見小閣裏沒了旁人的存在,白柔玉這才把收在袖裏的金佛拿出來仔細端詳,由於剛剛害怕著會被王玉軒發現,她都未能好好瞧瞧這王家的傳家寶,如今沒了那層顧慮,自然是要瞧清楚這麽一個小物件,究竟有著和等的與眾不同。
還別說,就在白柔玉細致觀察之下,還真讓她出了點門道。
這金佛乍看之下,通體與平常的赤金飾物並無太大區別,可透著窗外的夕陽餘暉而看,凡是被光束照射過的地方,皆是會泛起一層淡淡的紫色光暈,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隻有一個,便是打造這尊金佛所用的金料,乃是富貴人家都千金難求的八寶紫珍金。
白柔玉幼年時常見到自己的父親收授他人賄賂上來的各式寶物,之中就不乏有一樣是這八寶紫珍金所製的一隻金葫蘆,當時白柔玉還極為不屑的覺得那送禮的人是個蠢貨,一個普普通通的赤金葫蘆有什麽名貴的,頂多是樣式新鮮些罷了。
可白柔玉的父親反倒笑著告訴她,製出這個金葫蘆的金子是素有金中帝王稱號的八寶紫珍金,單是衝著這一點,它的價值就遠比白家寶庫裏的任何寶物。
據說這八寶紫珍金在先皇在位初期時很是盛行,要想煉造出這八寶紫珍金,必須在溶煉金材之時,讓赤金水降至到一定的溫度,然後逐一按照古法配比量,將細研開的朱砂、鬆石、瑪瑙、青金、蜜蠟、珊瑚、珍珠、琥珀等八種稀有貴重的寶石玉料粉末,兌進金水內反複淬煉,待到所有粉末和赤金水完美融合,在金體表麵完全看不出任何突兀的色彩,卻在有光源的地方隱隱顯露出金體內在中的淡紫奢華,一塊極品的八寶紫珍金就算是煉製得了。
要知道金色與紫色向來就是代表著尊貴,更被皇家視為自己的象征色彩,而這兩種富貴威嚴的色澤,被能工巧匠的一雙惠手,極為巧妙的結合於一體,重新造就出另一樣華貴絢麗的金料。
那時大黎國中的權貴高門,富庶貴族,為了彰顯家門權貴,無不是一擲千金萬金的從金號金鋪裏購置八寶紫珍金料製成的擺件飾品。
不過這股八寶紫珍金的熱潮也沒持續多久,先皇就以“鍛製此金,亦或流通此金者,堪為對皇室大不敬”為由,杖殺了不少冶煉八寶紫珍金的匠人,以及販賣八寶紫珍金的商人,並將流通到民間的八寶紫珍金製品,悉數繳收,溶化成金水鑄成八根頂梁柱,立於勤政殿的殿門前。
隨後還勒令大黎國從此不得再有冶煉匠人冶煉八寶紫珍金,民間的金號金鋪也禁止售賣任何八寶紫珍金製品,一旦查出有人私藏售賣,直接抄家滅族,就地正法。
當然,這也是黎皇當年處死白氏一族的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