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良苦用心
春秋時期,鍛造大師歐治子,一共鍛造了五柄神兵利器,分別是湛盧、純鈞、巨闕、豪曹和魚腸,其中湛盧劍成之時,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
相傳,戰國時期名將李牧曾經佩戴此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後傳至唐將薛仁貴之手,以此劍大敗九姓鐵勒,擊破突厥。
幾經周折,此劍又落入南宋名將嶽鵬舉,十餘年的功夫,他以此劍號令武林自稱嶽家軍擊殺金寇數萬人,可惜後來因為十二道金牌無奈班師回朝,最終命喪風波亭,湛盧就此下落不明。
秦夜沒想到,竟然會在海外目睹此劍。
“寧老爺子,能否告知此劍從何而來?”
“當然可以!”寧老爺子笑道,“不過,秦先生能否答應我一件事。”
秦夜拱手,“寧老爺子隻管吩咐,秦某如果能做到,必定全力以赴!”
“放心,秦先生一定可以做到的。”寧老爺子眼睛微眯,淡淡開口,“我想將這三把寶劍交給秦先生,你千萬不能拒絕!”
“什麽?”
秦夜直接愣住了,“寧老爺子,你說笑了,這三把寶劍,都是神兵利器,秦某雖然有點本事,可自認還沒有本事奈何的住這三柄神劍。”
“秦先生,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這三把劍,我猶豫了很久,才下定這個決心交給你的。”
寧老爺子緩緩起身,背負著手開始敘說,“柳生柴舟,瀛洲排名第四的封號戰神,一直以來,他就喜好收集各類名劍,據我所知,九州十大寶劍,他已得純鈞和七星龍淵。”
“一年半前,我那孽子意外得之我手上有這三大至寶,便放出消息,未過多久柳生柴舟便以借劍參閱的名義多次找我麻煩。”
“我一再告知並無這些,可柳生柴舟不信,這幾年我雇傭的保鏢死的死,傷的傷,還好婉君保佑,算是有驚無險。”
“可是這樣的日子,我已經過夠了。”
“但是我又不甘心將這三件至寶交給柳生柴舟,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替我保管。”
秦夜這才恍然大悟,寧老爺子這是怕自己躲不過柳生柴舟的毒手,想將它們轉移。
“老爺子,這三把神兵,我不能要。”他搖了搖頭,目光如炬的盯著外麵的風景,“柳生柴舟的事情,我來解決就是。”
“不管怎麽說,他兒子也算是死於我手,我們之間,終有一戰。”
今天秦夜砍斷柳生龍絕,包括用他擋子彈的事情,現場有不少人目睹,依照現在互聯網的傳播速度,他相信,柳生柴舟很快就能發現。
到時候,兩人終究要碰上一麵。
他雖然實力下降,可是對付一個區區地階中品的兵癡柳生柴舟,問題不大。
嘶!
寧老爺子倒吸了口氣,他一直以為自己高看了秦夜,可沒想到還是低估了。
此人竟然不懼封號戰神,光是這份淡定,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
原本按照他的計劃,他是想將三柄神器轉移到秦夜這邊,萬一自己出事,這個東西還有的傳承。
誰想,秦夜竟然放話要和柳生柴舟硬對硬。
遲疑了些許,寧老爺子微微搖了搖頭,笑道,“秦先生,我知道這個請求有些突兀,可是我能相信的,隻有你一個了。”
“我堅信,能夠保護住這三柄神兵的,也隻有你了!”
話音一頓,寧老爺子眼神中帶著希冀,“其實,我還有個私心,我想有朝一日,秦先生你可以代表我們在外漂泊的九州人,帶上裏妖村正將我九州神劍純鈞和七星龍淵換回!”
聽到這,秦夜身子微微一顫,他終於明白寧老爺子的良苦用心了。
原來,他真正的目的是要換回純鈞和七星龍淵。
“秦先生,你一眼就能看出承影和湛盧,這說明你和古武者淵源頗深,純鈞和七星龍淵都是我九州至寶,寧某希望你能保護好它們,畢竟我不過一介凡人,這東西,落在我手上並不安全。”
寧老爺子特地唐人街分店三樓改造成一件古色天香的宅子,名義上是為了回憶和亡妻婉君的點點滴滴,實際上是為了這三柄神兵利器。
這一年來,寧成武找了諸多地方都沒有找到,即便是此地,他也借著追憶母親的名頭來搜找過。
不過為了得到幻影軍團的支持,他假意告知自己已然知道老爺子藏劍之所,隻要他們能幫自己除掉老爺子,助自己登上家主之位,就會告知藏劍的地方。
這些,寧老爺子並不知情,他還以為老二猜到了此處位置,所以才迫不及待的將這三柄寶劍傳給秦夜。
考慮了很久,秦夜終於睜開眼眸,“既然如此,我就幫老爺子代為保管。”
寧老爺子瞬間笑了,這笑容宛若孩童時般純真。
三柄神兵,總算有了著落。
“老爺子,你還沒告訴我,湛盧你是在哪裏發現的。”秦夜笑道。
“這就要從民國時說起了,當年軍閥征戰,整個九州淪為海外諸多勢力戰場,海外敵寇在九州橫行霸道,打砸搶燒,無惡不作,就連龍都寶殿也被他們搶劫一空,付之一炬。”
“許多皇宮裏的管事,趁著這個時候逃了出去,其中一個名為孔方的小太監,也跟隨他們逃跑,在逃跑的過程中,其他人拿了金銀財寶,而他因為手腳太慢,隻拿了一個長盒就匆匆跑路了。”
“幾十年後,這個小太監收養的後人為生活所迫,將此長盒以三十塊的價格賣給了一位鄉野道士。”
“鄉野道士得此長盒後,將盒中長劍取出,卻發現上麵沾滿汙穢,無論他如何清洗,都沒有辦法洗幹淨上麵的濁塵。”
“後來,我去道觀參觀時,在真人石塑後發現此物,我看它甚是奇特,便將此物買了回去。”
“得此劍後,我將其養在清泉虎眼之上,整整三年,濁塵才退散,那片山泉也被染成了血泉。”
“這時,我將劍身衝洗,方才看清劍上的大篆,等我拓印回去才知,竟是‘湛盧’二字。”
“十幾年來,我將此物小心看管,不讓任何人得知,可誰料還是功虧一簣,那日我在睡夢中喊起三件至寶名字,老二恰在身旁,自此便對我旁推測敲,打探寶物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