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之新帝國> 第343章 甘作鷹犬

第343章 甘作鷹犬

  劉布他看見把吳修文這一個騙王級的人物收歸了旗下,感覺有點高興。


  劉布他作為當代的貴族之一,但是卻沒有當代貴族的一些毛病,那就是當代的貴族,他們非常的注重出身,如果對方出身不好的話,絕對是不會獲得他們的好感,也不會獲得他們的重用的。


  所謂的出身,可以說是他們的家族,也可以說是他們讀書獲得的功名。


  劉布卻沒有像別人一樣迷信,這些所謂的進士們。


  在這在這時代所謂的進士,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學霸,他們能夠高中進士,其實就相當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以從千萬人中選拔出來的,所以許多人用最簡單的方法來理解,那就是既然他能從這麽多人之中脫穎而出,肯定是有其個人之處,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人傑之中的人傑,隨便拿來用都是可堪大用。


  這是這時代許多人的想法,但是劉布他卻是有不同的想法,這些所謂的進士們,所謂國家的精英,其實都是一群完全的被科舉扭曲的思想,控製了他們思想的書呆子而已,隻是一群隻知道死讀書,讀死書的人物。


  雖然大明通過三年一次的綸才大典,提拔了不少的人才,確是整頓出不少的能臣,但是更多的是庸碌無能之輩。


  試想大明如果能有這麽多的名臣,能臣的話,還會輕易的被敵人所滅亡嗎?還會被這些小小的流寇,小小的建奴所滅亡嗎?

  在國破家亡的時候,這些進士們他們在幹什麽?他們沒有力挽狂瀾,隻是坐看了國家的滅亡,坐看了國家無可奈何的滑向的深淵。


  在明末這段曆史裏麵,許許多多的讀書人可是沒有做出合乎他身份和氣節的事情,反倒是許多出生於草莽之間的英雄,在這亂世之中崛起,這些才算是真正的人才。


  所以劉布他從來不考量這方麵的問題,他隻是考量對方能不能用,有沒有能耐,如果有能耐的,他就破格的重用。


  比如說即墨知縣周文彤,他雖然為人卑劣,但是其能耐不錯,劉布還是保準他當上了膠州知州之位。


  還有另外一位手下宋獻策,他胸有韜略,但是卻因為他的外形,也被仕大夫拒之於門外,但是劉布卻認為他擁有很高的才幹,可堪大用,所以也都破格的推舉他為即墨縣令。


  宋獻策他算是曆史上的人物,也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有能耐的人,但是現在的一個即墨縣令已經可以打動了他,完全令他為劉家效力。


  投靠劉家,他們畢竟是獲得了一個正式的官身,獲得了一個合法的身份,是足以光宗耀祖的,十分主流的,這樣的成色遠比他在原版裏麵投靠了李自成,成為了李自成手下的重要謀臣要好上許多,畢竟造反是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勾當,但是現在投靠了劉家,功名富貴卻是現成的。


  劉布他也算是深深的明白這時代的人,對於當官的有著天然的敬畏,每個人對於當官的都是無限的向往,他們痛罵當官的,卻恨不得自己就是當官的,所以他知道隻要他拿出官位去引誘,基本上沒有收買不了的人,所以他需要吳修文為他效力,他也許下了對方永遠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許下了一個值得他拚命去爭取,拚命去追求的東西。


  劉布他知道他的計劃,有著很高的可執行度,但是還是需要一個這方麵的專家來為他進行操盤,他劉布不可能自己出手,也不可能讓吳富貴出手,所以隻能讓這一位出手了。


  所以這吳修文就是一個10分關鍵的人物,隻有把他給收服了,才能讓他為劉家效力,劉家有的是地盤,隻要事成之後,讓他去北方當上一個地方的縣令或者是官員,就可以成功的洗白自己的。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可是資訊非常的不發達,不發達到什麽地步?不發達到當年西南的發生的奢安之亂,朝廷居然在數幾個月以後才知道這樣的消息,當他們收到土司奢安之亂的時候,對方已經攻占了半個四川省了。


  更加扯的就是當年的馬六甲古國,他可是大明的屬國,大明一向也是承認對方是大明的屬國的,結果他被葡萄牙人消滅了以後,大明居然是在十年以後才收到了此國家被滅亡的消息,可見消息傳遞得非常的慢。


  消息傳遞的慢,這也就意味著可給許多人鑽空子,比如說他如果是一個有心人,他在本地犯了法,去了另外一個地方,有了官府的護蔭,就可以成功的洗白自己,成功的讓自己逃脫了法律的製裁。


  還可以這樣理解,他吳修文在揚州犯法,揚州官府可能會通緝他,但是他逃到了登州,有著登州巡撫劉遠橋的庇護,劉遠橋完全可以判定他為無罪,讓當地的官府不準捉拿於他。


  所以吳修文他才會如此的淡定,隻要投靠了劉家以後,他就可以穩坐釣魚台,即使他以後在這裏東窗事發,成為萬人喊打喊殺的奸賊,隻要他搖身一變,逃到了即墨去,換了一個身份,就可以重新做人了,並不是重新做人,而是重新當官了。


  吳富貴可是向他許下了天大的好處,那就是如果這件事能夠辦成,為劉家弄來一筆錢糧,劉家可以許它一個知縣的位置。


  知縣級別雖低,但對它們的選拔任用,曆來受朝廷重視。一般而言,知縣需要接受吏部審議,地方督撫考核,才可獲得實際官職。


  在地方治理中,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意思是朝廷對地方治理,基本隻滲透到縣一層的行政機構,再往下更多需要依靠宗族和地方鄉紳維持。所以,知縣是過去地方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處理實際事務的地方官員。


  在本朝地方行政職權劃分中,知縣才是真正處理地方實際事務的官員,而他們的上級主要通過書麵公文的方式,監督知縣工作。


  正因如此,知縣對地方行政治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下,朝廷政策需要由知縣實際負責。往上,他們比上級衙門更了解民間實際情況。


  知縣人選優劣,決定朝廷政策能夠成功推行的關鍵,所以,知縣級別雖然不高,但需要處理的事務卻極為複雜,朝廷授予的職權也不少。


  當然,大明地大物博,各地情況差異較大,知縣職權也並不完全相同。如果是在江南地區任職的知縣,需要承擔更多漕運糧食征收的任務。


  如果是北方一帶任職的知縣,需要承擔更多征調百姓服徭役的任務。如果是處在交通要地的知縣,就要負責接待來往官員,情況不同,職權有變。


  一般而言,知縣所需要負責的職權,主要包括:刑名、錢穀、治安、教化。刑名就是刑事上麵的事務,包括民間糾紛、訴訟在內,知縣會在每月選擇幾天時間,接受百姓遞交的訟狀。


  尤其是每年二月到十月,這是朝廷征收賦稅的時間,知縣還會對那些征收賦稅不力的衙役,以及沒有按時交稅的百姓進行問訊,必要時會進行懲罰。


  對於知縣來說,地方賦稅是否征收得力,屬於考核政績的一個重要標準,地方每三年進行一次全麵考核。考核過程中,會對官員政績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直接決定官員的仕途升降。當然,如果知縣私自加征賦稅或濫用刑罰,也會受到懲罰。


  因為知縣如果在地方實行苛政,就容易引起百姓怨念,造成動亂。《大明律例》載有明文,地方官在考核評價中,如果得到“貪”“酷”評價,除接受懲罰外,還會被革除職位,永不敘用。


  治安也成為知縣職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朝廷不希望看到地方動亂,就會把責任壓在知縣身份。想要維持治安,又不能隻靠法律,教化成為其中的關鍵。


  教化的辦法有很多種,比如勸說農桑、開辦學校、引導百姓婚嫁喪娶事務、祭拜孔廟等。教化的目的,就是勸導百姓良善,讓民風淳樸,不需要一直依靠法律來解決民間糾紛。


  當然,知縣的職權,也代表獲得相應權力。不過,除了明麵規定的權力,知縣還有許多隱性權力,稱之為百裏候也不為過。


  可以說能當上一個知縣,都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了,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劉家既然許下了如此豐厚的獎賞,就值得令他拚命的去爭取了。


  吳修文他有了這些想法,所以他隻能夠乖乖的為劉家而拚命,為劉家而賣命的了,如果他不去的話,估計就得不到他想得到的東西了。


  吳修文也算是江湖上的一代騙王,也算是曾經的風雲人物,想不到他享受了幾年的富貴榮華生活以後,徹底的消磨了他的英雄壯誌,令他變得貪財好色,為了權利和富貴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


  以前他是十分鄙視官府的,更加鄙視那些為官府賣命的人,認為他們是朝廷的鷹犬,但是他自己卻變成了自己以前討厭的人,這一點是他自己也都沒有想到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