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之新帝國> 第417章 天下正宗

第417章 天下正宗

  劉布他回到了浮山,這是向他的上司鳳陽巡撫朱大典進行請假的,如果他沒有請假,秘密的回到這裏,就這算是圖謀不軌了,像他這種帶兵將領,重兵在握,很多時候都要對自己的行蹤進行報備的。


  劉布報備的那是回家有事,他萬萬沒想到這所謂的有事,其實就是回去參加他父親的婚禮,這樣的結果,讓他尷尬的要死。


  劉遠橋迎娶衍聖公大小姐,這可是轟動山東的大事,很快就傳了出來,再在劉家和孔家官方以後,官方宣傳了以後,馬上就引起了山東震動,促成這一件事情的就是當地的名宿靜雲公。


  靜雲公可是當代的名士,他可是在朝中為官之時,與衍聖公認識,因為同來自山東,又意氣相投,交情是相當的不錯,雙方能夠結成親,這也與他的居中奔走有關。


  說一句實在的話,打孔家小姐的主意這還真不是劉遠橋他想到的,他劉遠橋雖然好色,房中也有女人,但也不至於會如此這樣想,還是靜雲公這一位老謀深算的老油條明白事理,靜雲公他在想,我讓劉某娶了孔家的小姐,他就成為了孔門中的女婿,天下的仕林和朝廷就認為它是出自於士林正宗,不會謀反,不會鬧事,也就不會猜忌他了。


  靜雲公他作為劉家與朝廷之間連接的橋梁,也是雙方的核心,他也就是相當於磨石的核心,他可是深深的明白雙方的顧慮和無奈。


  他靜雲公認為朝廷未必一定要處決劉家,劉家未必也要造反,但是麻杆打狼兩頭怕,他們雙方都認為對方是這麽想,那就會引起衝突了,他就是想緩和雙方矛盾,解釋雙方衝突的那一個人。


  他相信一點,隻要雙方把誤會解釋清楚了,大家都會有所收斂,不會如此的顧忌對方,因為溝通不夠而相互顧忌,相互的猜忌,最終引發了衝突,所以他想出了這一招,想到了這裏,靜雲他自己都為自己的的老謀深算,遠大布局而感到欣慰不已。


  靜雲公他首先就是對劉遠橋進行了試探,試探一下對方,願不願意再娶,如果對方願意的話,他就可以去說服衍聖公了。


  結果劉遠喬他同意了,而且還許下了相當高的彩禮,對於迎娶孔家小姐他的誠意還是滿滿的,這樣的一份彩禮,估計就是大明的皇室都拿不出來吧?臨清劉家,富甲天下,果然是名不虛傳。


  有了劉家的表示以後,靜雲公他馬上就前往兗州曲阜。


  洪武元年,大將徐達北伐,收複山東,太祖皇帝朱元璋於青州設山東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行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同時山東承宣布政使衙門由青州府移治濟南府,濟南自此取代青州山東政治中心地位。


  本朝時期山東格局形成,共六個府,其中濟南府、東昌府兗州府為西三府,青州府、萊州府、登州府為東三府。


  早在前朝時期,兗州屬濟寧路,後改濟寧路為濟寧府,兗州均隨屬之,洪武十八年,濟寧府降為濟寧州,兗州升為兗州府,兗州成為當代山東六府之一,而濟寧州為兗州府所轄散州。


  兗州府轄區廣大,共領有四州二十三縣,兗州府以滋陽為府治,直領滋陽、曲阜、寧陽、鄒縣、泗水、滕縣、嶧縣、金鄉、魚台、單縣、城武等十一縣,轄有濟寧州、東平州、沂州、曹州等四州,州轄縣十二個,合計四州二十三縣,為山東最大一府。


  本來在山東的政治格局裏麵,東三府是富裕於西三府的,但是一場橋吳橋兵變和其後的民變,可是把東三府給打爛了,這也讓西三府的優於東三府。


  但是隨著強人劉遠橋的橫空出世,又扭轉了這一種局麵,現在東三府在劉遠橋的鐵腕統治之下,迅速的走向了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欣欣向榮,西三府則是因為勞永嘉出任巡撫,卻是日落西山,一日不如一日。


  東三府因為有劉家軍的存在,鐵血的劉家軍,十分熱衷的就是剿滅土匪和追殺山賊,他們把剿滅土匪山賊作為軍事訓練的項目,把境內的土匪山賊都殺了一個光,而西三府的老大劉澤清則是忙於搶奪民財,敲詐勒索,橫征暴斂等等,根本就無心剿匪,令境內的土匪橫行,山賊肆虐,亂成了一團,亂的不成樣子。


  特別是新任巡撫勞永嘉他在擔任山東巡撫以後,這種問題就更加的嚴重,勞永嘉他跟劉澤清尿不到一個壺裏,雙方相對持十分的嚴重,內鬥不停,這就令他們更加的無心處理政事了,劉澤清的兵力重點是防守在了運河一線,對於其他的地方,他是無能為力了,以至於地方兵匪橫行,都有一種亂世的跡象,就算是作為西三府兗州府絕對的核心地區曲阜附近,也都出現了土匪山賊橫行的局麵,這令衍聖公他十分的擔憂。


  雖然說即使是江山變革,皇朝更替也都會優先保證他們孔家的利益,隻要他願意向新朝臣服,新朝一定會接納他們,即使是粗魯不文的蒙古人,都會接納他們,更不用說其他的人了,所以說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不會變更,但是他們怕的就是這些泥腿子在造反,這些泥腿子根本就不尊重讀書人,根本就不尊重孔聖人。


  而且對於現在大明的情況,他也感到擔憂,衍聖公他雖然身為富貴之家,高高在上,但是他卻是知道民間疾苦,知道西三府的百姓其實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這些當官的其實也是相當於坐在了火山之上,就看什麽時候燙著了屁股。


  衍聖公他也為家族的未來和利益而擔憂,雖然他是作為山東的四大家族,四大地主之一,但是要養的人也多,這麽多人等著吃飯,他也都憂心不已,特別是山東這幾年,連年的幹旱,糧食欠收,眼看著收入減少,他也感到有一些的枉然和惶恐,手中無糧心裏慌啊。


  華夏是沒有千年貴族的國度,這話一點不假,華夏人性格偏激,不破不立,改朝換代大都是斬盡殺絕,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因此曆史上幾乎沒有成功延續的貴族,即使有,也非常短命,比如兩晉南北朝的望族都是來去匆匆,像過往雲煙。


  但是華夏曆史上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孔氏家族,它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當代,曆經兩千多年風雨,經久不衰。


  兩千多年來,政權更迭,時代變遷,皇帝像走馬燈一樣,換了一個又一個,而孔氏家族家族後代一直享盡奢華、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對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敬奉綿延不絕,連異族入侵之時也未曾中斷過。


  那些對反對派曆來是冰雪一般殘酷無情的皇帝,對孔家卻是分外開恩,敬愛有加,不但會給其家族的繼承者高官厚祿,還會奉若上賓,秋毫無犯。


  孔家之所以享受如此殊榮,成為曆代王朝的座上賓,不是因為這些心狠手辣的封建王朝統治者法外開恩,而是因為孔聖人創立的儒學,是皇帝們權力鬥爭的百科全書,孔孟之道是駕馭黎民的靈丹妙藥。


  正因為如此,孔府才曆經磨難毫發無損、巍然屹立,孔家後人才享盡榮華,高枕無憂。


  對於孔家在重要曆史轉折時期的表現,有人指責罵之二臣家奴,有人理解,順應朝流才能活下來,強如漢堂今何在?


  指責者說孔孟之道是國學,孔家深受皇恩,理應為愛國表率,國觴之時應以身殉國全其大節,這樣做置民族大義不顧,實在有違師表,欠妥欠妥。


  理解者說,曆代統治者善待孔家,是因為儒學有利於鞏固他們的統治,是公平交易,不是法外施舍,而孔家後代犯不上因為你情我願的公平交易被道德綁架,犧牲身家性命。


  再說,國家平時安樂的時候,百姓可以做些事;但到了大廈將傾的時候,百姓的力量非常有限。


  畢竟往小處,江山社稷是皇帝老兒一人一家的事;往大處說是利益集團、是帝國邊防軍的責任。麵對窮凶極惡的入侵者,前方將士都抵擋不住,十萬將士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你要手無寸鐵的百姓又能有什麽作為?都去殉國嗎?沒有人民,哪裏來的國家?人民被滅種了,誰來繼承發揚華夏文化呢?


  連老百姓都能算出的一筆賬,曆代孔門子孫自是深解其中之意。


  聖衍公他自己作為一家之主,自然就知道作為一個家族的領導人,這該有多難,他孔家雖然說是富貴已極,但是靠著他們吃飯的也多,許多人都指責孔府在天下大災之時沒有大力的賑災,但是這些人他又何嚐知道,孔府家大業大,收入大開支也大,區區曲阜一縣之地,又如何能令他們兼濟天下。


  倒是迅速從東邊崛起的劉家引起的他們的注意,劉家在短短的20年時間就有了富甲天下的說法,劉家的掌門人劉遠橋可是有八麵佛之稱,手段驚人,成功的擠走了另外的幾家,被現在的山東人稱為山東的四大家族,現在這一位家族的掌門人,居然派人來向他求親,願意娶他望門寡女兒為正妻,來的還是他的好友靜雲公,這就令他有些難以抉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