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朝廷難處
對於這一件的事情,皇帝首先讓太監宣王承恩宣讀了劉遠橋他上報上來的戰報,然後讓大家議一議這一件事情。
當太監王承恩在宣讀劉家上報上來的戰報的時候,這又令皇帝他有一些些的不滿,這就是劉遠橋他果然就是文采不行,寫一份戰報都寫的如此的簡單,如此的直白,隻是像是列表一樣列出了他們這次派出了多少人,打了多少天仗,取得多少成績,然後就算了,沒有誇耀皇帝,沒有誇耀朝中大臣,沒有誇耀士兵的勇猛,自己的能幹,就是像列表一樣列了一個表格出來,令大家看慣了錦繡文章的,有些非常的不適,覺得對方就是像土豹子一樣俗氣。
不單止崇禎皇帝是這樣想的,就連幾位大臣們也都是這樣想的,他們在想,劉遠橋就是這一點不好,出身的不好,隻是國子監的蔭監出身,做一份戰報都做得像是在臨清稅關做表格一樣,如果這樣子一份戰報拿上了朝廷去,當眾宣讀,隻怕會讓天下人笑話,大明無人了。
但是大家不爽歸不爽,還是對此事進行了討論
這一件事情無論在任何一個人眼裏,都知道這是天大的好事,這對於大明朝廷或者是對關外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現在建奴對大明可是處於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大明朝廷對付建奴,除了一個寧錦防線,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寧錦防線可是朝廷傾全國之力打造出來抵抗建奴的一個巨型盾牌,他們確實是擋住了建奴的兵鋒,讓他們沒有辦法沿著最近的遼西走廊,長驅直入,直接進攻京城。
但是這一個巨型盾牌隻是大明九邊中的一邊而已,隻能夠護住一邊,建奴可以通過其他的八邊進入大明,比如說前幾年他們就繞道蒙古,進入了這裏,可是給他們以巨大的打擊。
本來大明的敵人主要是蒙古帝國的,主要就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為首的蒙古帝國,但是自從蒙古帝國失勢以後,大明又聯合了蒙古帝國共同的對付建奴,但是現在大明的日子不好過,蒙古帝國的日子也都不好過,現在林丹汗他的威信連續不斷的受到了建奴的打擊,他的地盤也受到了建奴的多處的侵占,這一位皇帝他也都當得非常的憋屈的,他已經在建奴兵鋒之下顯得有些搖搖欲墜,江山不穩了。
蒙古帝國日子不好過,這其實是大明君臣十分樂見的,他們還巴不得他滅亡了,但是在雙方聯合起來對付建奴的時候,這就是他們的不對了,這就是因為他們也都知道唇寒齒亡的道理,如果讓建奴馴服了蒙古帝國,他們輕易的可以得到大量的兵員,大量的兵馬,也都直接的獲得了更多直接的進攻大明的地盤了。
蒙古人林丹汗他的日子現在非常不好過,他的部眾很多都投靠了建奴和其他的部落,他的地盤也都日漸在減少,已經無力麵對建奴的兵鋒了,但是卻傳出了建奴的首領皇太極正準備組織一次對林丹汗的打擊,準備徹底的滅掉這一位蒙古的皇帝,如果打垮察哈爾部的蒙古皇帝,這就令蒙古人也都投向了建奴,這對於大明來說可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因為形勢危急,蒙古帝國的林丹汗他都無法麵對和不敢直接麵對建奴,所以帶領著他的部落往西遷移,以前他可是直接的跟建奴進行接壤的,但是因為不敢跟建奴做對了以後,往西遷移,遷移到了土默川和河套一帶去跟三邊總督洪承疇搶奪地盤搶糧食了。
沒有了蒙古人做牽製,大明的日子會更加的難過。
建奴十分的聰明,他們在占領了大明關外的主要城市以後,肯定是想一路直撲京師的,但是卻是在寧錦方向這裏撞的頭破血流,然後他就開始準備打蒙古的主意,準備滅掉了蒙古以後再向大明下手,經過一係列的組合拳,他們可是把蒙古人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就連蒙古帝國的皇帝林丹汗都讓他們打得逃到了青海戈壁灘去了。
現在就連大明的君臣對於關外的形勢都非常的不看好,他們都看出了一點,這就是建如他在收複了蒙古以後,真正的無後顧之憂,大明在盡力傾舉國的資源建立的寧錦防線,在他們麵前也都形同虛設了,因為他們可以不從寧錦遼西方向進入,卻可以通過繞道蒙古,從其它的地方進入,在大明九邊中的其他地方,可就是沒有像在寧錦防線一樣,布滿了堡壘,布滿了重兵,根本就無力抵擋建奴的進入,很多大臣都感到心驚,很多稍有見識的大臣,他們都悲觀的判斷,估計很快建奴就會率領他們的軍團從蒙古或者從山西各處進入大明,大肆的狩獵搶劫了。
知道敵人即將發起了進攻,而他們卻是沒有什麽辦法,這對於大明朝廷和眾臣來說,這是十分的無奈十分的悲劇的,但是就在這時候,劉布他出現了,並且劉布率領著他的主力軍團,一舉地收複了遼南,這就相當於在建奴背後放了一把刀,讓他們不敢全力以赴的對蒙古用兵,不敢全力以赴的繞道蒙古,進入關中,可以說是另外一個東江鎮,大大的牽製住了建奴的兵力,這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十分樂見的事情,這大大的改善了大明朝廷不利的局麵。
麵對著這樣的事情,這可是令他們非常的愉快非常的輕鬆。
首輔溫體仁他馬上就分析了一下關外的最新情勢,他都是非常樂觀的,他認為經過劉布這麽一鬧,建奴肯定是不敢全力以赴南下了,他們都相信建奴正在組織兵力,準備南下,對大門進行一次洗劫和大規模的進攻,但是在經過劉布一鬧,他們的兵力估計都不敢南下,而是用在了遼南方向去,大明的在關外的形勢正在好轉。
其實滿朝文武大臣都知道一點,那就是現在的建奴正在全力以赴的收拾蒙古,一旦讓他們收拾蒙古以後,他們將會獲得更多的精兵,更多的戰馬,就是他們前來進攻大明的時候了,許多大臣他們都在估計,馬上就會發生像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誰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布一舉扭轉了不利的局麵,成為他們的大救星。
兵部尚書張鳳翼對於這種事情是非常的高興,他馬上就向皇帝建議,讓皇帝下旨,命令劉布率部攻打海州,隻要攻打海州以後,遼南四衛就全部落入他的手上了,他這一位遼南總兵就實至名歸了,然後就可以直接進攻遼陽,切斷建奴部署在寧錦防線一帶的兵力,迫令他們後撤。
說白了張鳳翼這樣的建議,還是想讓劉家當槍使,當磨刀石來使。
但是皇帝他也不傻,他看了問題關鍵,馬上提出一個建議,這就是單單讓劉布一路出馬,肯定是無法成就大事,可以命令寧錦方向的明軍,主動的出關,跟建奴進行決戰,如果兩同時從兩個方向進行反攻,形勢就不同了,建奴就會疲於奔命,捉襟見肘了。
皇帝這樣一個建議可就是令大臣們感到有些為難的,因為這些大臣們都知道,遼西那邊將門的尿性,要知道這一幫人他們現在能守住寧錦防線並不是他們都能打,而借著寧錦方向係列的堡壘群守在城市裏麵對抗敵人,如果在野外作戰的話,他們多半就不是建奴的對手,早就讓別人滅了,他們可是讓建奴打怕了,畏敵如虎,基本上都不太敢去跟建奴進行野戰了,現在讓他們主動的出去攻打建奴,估計沒有人能夠使動了他們。
所以溫體仁他不得不指出,讓遼西方向的明軍去跟建奴進行作戰,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寧錦方向糧響不足。
其實糧響不足是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還是他們根本就指揮不動這幫大爺,這一幫大爺他們可是不會願意為了一點小錢去跟建奴拚命的。
但是溫體仁他又不方便告訴皇帝,他們現在是指揮不動這一班丘八,隻能夠用迂回的方法說,還欠著軍餉,欠軍餉是沒有辦法為你打仗的。
皇帝信以為真,馬上就命令戶部尚書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籌措一筆軍餉錢去遼西,讓他們發足了軍響以後就出關去對付建奴。
對於皇帝這樣天真的想法,大家心裏麵也感到有些苦笑,現在他們這些人算是知道大明因為寧錦防線擋住了建奴,但是大明也被寧錦防線綁住了手腳了,要知道這些遼西的將領們,現在都成了兵油子了,他們知道建奴還在,他們就可以借機向朝廷要糧要響,如果建奴不在了,糧響就會被朝廷削減了他們的開支,想要軍餉還被他們拖欠。
所以他們打仗現在打油了,那就是出工不出力,而且還怕鳥盡弓藏,所以他們都在養寇自重,想讓他們主動去攻打建奴,跟建奴拚命,這是不太可能的,雖然這幫人他不敢公開的違抗朝廷和皇帝的命令,但是他們卻是有辦法把消極的執行你們的政策,就是你命令他去打建奴,他也都會去,隻是見到敵人就跑,也就是完成了使命,根本就不會聽你的話。
這一點估計可能連皇帝都覺察到,所以也顯得有些無可奈何,他倒是想調整寧錦防線這些守將們的地盤,但是這些人已經形成了將門,關係枝盤錯節,發一先動全身,不敢輕易的動,到了現在,他們算是被寧錦防線綁住了手腳了,並且也到了討論該如何賞賜劉布的問題了,劉布太厲害了,立了這樣大的功勞,朝廷不可能沒有任何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