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雄軍末路
盧象升他不敢把部隊撤回營地裏麵,就是因為對方咬很緊,給他們很大的壓力,隻擔心他們一退,對方就狂追過來,他們就變成了潰敗了。
但是現在已經潰敗了,所以他們就決定往營地方向跑,希望能夠多抵擋敵人一陣子。
劉家軍從三個方向,向他們壓了過來,每個方向都是以騎兵作為前導,衝破了明軍的大營之中,大砍大殺,左衝右突,然後就是他們的步兵,尾隨而至。
劉家軍的步兵,他們有著明確的步兵操典,不會像別的士兵,亂糟糟的一團衝過去,即使他們發動了集團衝鋒,他們也都是一個團隊,一個團隊的推進。
最小的作戰單位都是一個十人組的班,這就令他們保持了一定強大的火力輸出。
雙方的兵力相差無幾,但是劉家軍卻壓著天雄軍來打。
如果論士兵的個人武力值,還有勇氣,劉家軍未必就比得上天雄軍,但是劉家軍比天雄軍有許多優勝的地方。
第一就是他們的裝備十分的精良,第二就是他們的士氣,也都很好,而且是以逸待勞,一直都是吃得好,穿得暖,而天雄軍一直卻是在冒著風雪趕路,冒著風雪攻城,早已經變成了疲憊之師。
一頭老虎即使他非常的凶猛,但是當他疲憊不堪的時候,遇上了惡狼,都不是惡狼的對手。
現在劉家軍他們就是以逸待勞,在這裏一舉的壓住了天雄軍,既然咬上了,他們就沒有放過之意。
劉布親自組織他的大軍分多路合圍,意圖一舉的碾壓了天雄軍。
現在已經是到了晚上,四處漆黑一片,天上還飄著細細的白雪,但是這裏卻是殺聲衝天,雙方的士兵在這方圓數數十裏之地進行了浴血的廝殺。
天雄軍他們在放棄了陣地以後,迅速的撤往他們的營地,結果這變成了災難性的效應,他們後撤的士兵被尾隨而來的劉家軍騎兵,大砍大殺,撤退變成了潰敗,無數人倒在了血泊之中,這就是他們今天不敢撤退的原因。
因為所有的人都明白一點,那就是在兩軍交戰之時,真正打死的敵人不會多,產生最多戰績的時候,就是在敵人潰敗,追殺敵人的時候,當敵人大舉潰敗,任由你大砍大殺的時候,就是他們獲取最多戰績的時候。
所以他們寧死不退,就是想頂住敵人進攻以後,再從容撤退,但是這變為了妄想。
在堅持了幾個時辰以後,他們終究還是撤退了,還是被劉家軍的騎兵銜尾而進,追殺的大敗,無數的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劉家軍的騎兵,騎著高頭大馬,揮舞著馬刀,衝進了天雄軍的軍陣之中,左衝右突,大砍大殺,但凡看到對方有組織性的反抗,就組織馬隊集中衝過去。
他們用馬來撞,用鐵蹄來踩,再用大刀來砍,殺得天雄軍哭爹喊娘,潰不成軍,節節的敗退。
盧象升率領著士兵,退回營地裏麵,結果他們的人還有大批的沒有進入營地,倒是劉家軍的鐵騎也都追殺了上來,一舉的突入了他們營地裏麵,雙方再次在天雄軍的營地裏麵,展開了浴血的廝殺。
當劉家軍的騎兵突入了天雄軍的營地以後,他們的步兵也都尾隨而至,突入了其營地裏麵,對天雄軍進行追剿。
盧象升看見敵人從四麵八方衝了過來,四處都是殺聲衝天,火光衝天,自己的部隊已經徹底的被衝亂和衝散了,他扔了他的頭盔,往京城方向拜了三拜,然後提起大刀,率領著親兵,對衝進來的劉家軍騎兵進行了逆襲。
天雄軍的士兵,本來都已經是人心惶惶,亂成了一團,但是看見他們的主帥,居然都拿著大刀就衝向了敵人,也都激起了勇氣和悲憤之氣,紛紛的拿起武器,奮勇的向劉家軍衝去,他們高聲的大喊:“殺敵報國!殺敵報國。”然後蜂湧的向劉家軍殺過去。
劉家軍一直壓著對方來打,殺得對方節節敗退,所以也都追著對方來打,突然間被對方打了一個反擊,還把他們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令他們節節敗退,差不多就要被逼出了營地之外去,但是劉布親自率領的步兵軍團趕到。
盧象升他的士兵大多數都是刀盾手和長槍手,他們鼓起了一股勇氣,奮勇的殺向了敵人,因為雙方使用的都是冷兵器,相當於勢均力敵,差點就把敵人殺退,畢竟作為堂堂五省總督,他都親自的帶隊衝鋒,士兵們也都士氣大振,跟著總督一起往前衝。
隻是當劉布親自率領的步兵趕到的時候,就改變了這種局麵,劉布指揮的步兵,都是使用火槍,他們火槍手都是使用排隊槍斃的作戰方式,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拚刺刀的方式,但是現在他們準備充足,火藥充足,就擺成組成了幾個龐大的隊列,一一的射殺對方的士兵。
被天雄軍殺退的騎兵往後撤,看見自己的大部隊人馬趕到,他們就聰明的往兩旁閃,沒有衝擊自己嚴陣以待的火槍隊列。
當這些騎兵迅速的往兩邊散去,重組隊形以後,正麵麵對的,就是劉布親自指揮的兩個團的步兵壓了上來。
即使是黑夜都可以感到到對方衝天的殺氣和無邊的威風,無數的士兵排成了整齊的隊列,組成了一個一個方陣,都在準備上子彈、上火藥。
當天雄軍衝進他們百步之內時,他們毫不猶豫的就開槍,第一排放完,第二排接著放,第三排繼續上,而且他們可是有兩個團將近六千多名士兵,六千杆槍齊發,聲勢極其的浩大,就有如狂風暴雨一般,每一次齊射,都可以殺死無數的天雄軍士兵。
大批士兵隨著盧象升奮勇的衝向了敵人,但是當衝向對方嚴陣以待的軍陣之時,卻被打了一個觸手不及,他們再也占不到任何的便宜,對方根本就沒有與你短兵相接,而是使用火槍對他們遠距離的射殺,盧象升看見自己身邊大排大排的人倒下,這令他十分的憤怒。
為什麽盧象升他身邊的人沒有大批大批地倒下,那是因為劉布下令,準備活抓此人,所以就命令那些火槍手們盡量避免向盧象升開槍,而是往他身邊的人開槍,等把他身邊的人和士兵殺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全去生擒此人,如果能夠把盧象升生擒,對他們意義十分的重大。
劉家軍前有孫傳庭的投效,後有生擒盧象升的戰績,這一戰讓他們威風衝天,徹底的打掉了朝廷的威風,估計這一戰以後,朝廷就算是徹底的被打慫了,打蔫了,就算是建奴,也沒有把他們打得這麽的慘。
盧象升當然明白對方的意圖,他大為氣憤,揮舞著手中的大刀,大聲的吼道:“劉布小兒!可敢與我一戰!”
此時的盧象升一身鐵甲,揮舞大刀,非常的威風,如果不是其大軍被擊潰,窮途末路,那就是戰神再世,可惜現在隻讓人感到的是落魄。
劉布與盧象升完全的不同,劉布他不會像盧象升這班親自的率領軍隊衝鋒在前,今天打了這麽多慘烈的大戰,他雖然親臨一線做了視察,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中軍之中,指揮作戰。
所以即使盧象升大聲的吼叫,劉布也不可能聽見,即使聽見了,也都不會傻的拿刀去跟對方單挑。
因為劉布他知道,他根本就不是盧象升的對手,盧象升雖然他是一個文人,個子很高很瘦,皮膚很白,但是他的雙臂特別的大,特別的有力,拿著一把大刀在戰場之上衝鋒陷陣,所向披靡,這一位總督可是真正拿刀砍出來的。
劉布則不同,他一直都是站在的指揮的位置,負責指揮作戰,從來就沒有過衝鋒陷陣,他的士兵們也都不會允許他衝鋒陷陣,隻有他安坐在軍中,士兵們才會安心的打仗。
現在可不是喜歡鬥將的時代,盧象升揮舞著大刀,大聲的呐喊,向對方挑戰,劉家軍卻根本不理他,而是繼續的執行自己的戰略任務,不斷的殺傷對方的士兵。
而且他們看見盧象升至死,都不退,然後就開始分別對他們進行包圍,劉家軍他們可不是站在那裏固定不動的作戰,而是徐徐的向前推進,一步步的壓迫對方的生存空間。
隨著劉家軍的推進,整個大營都陷入了一片刀光血雨之中,無數的士兵在這裏展開了廝殺,但是隨著劉家軍鐵騎的退出,步兵的接上,廝殺聲反而更少了,這是因為劉家軍步兵實行的是兵團作戰。
他們根本就不與敵人進行拚刺刀和冷兵器搏殺,而是使用火槍將和弓箭,一一的將對方殺傷,他們的口號就是,能夠用槍絕對不允許用刀。
而且他們更不會徒逞勇武,讓自己的士兵拿著刀槍去跟敵人拚,這樣子可是寫進了名文規定,寫進了他們的軍規裏麵,不允許逞個人英雄主義。
盧象升看見劉布如此,根本就不接他的茬,也不會跟他作戰,反而派出士兵對他們進行包圍,他隻能夠率領士兵逐步後退,他並不是怕死,而是想進一步的抵抗,殺死更多的敵人,報效皇帝的知遇之恩。
盧象升如果他要逃,還是有機會的,但是他的榮譽和驕傲都不允許他這麽做,他的天雄軍都栽在了這裏,他說什麽也不會自己一個人後撤,而是選擇跟他成名的天雄軍在一起,在這裏戰至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