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國事艱難
北京
自從收到了劉家軍大舉南下,從海上進入揚州的情報以後,整個朝廷就炸窩了,雞飛狗跳,亂成一團,宛如末日來臨。
也差不多是亂套了,許多人都可以確認一點,那就是江南糜爛了。
因為這是根據他們跟劉家交手的經驗所得。
他們在跟劉家的一係列交戰之中,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最開始的,就是朝廷派出劉澤清的十萬大軍,去圍剿劉家軍,結果這十萬大軍,居然是輕易的,短期之內就被擊潰了,然後就丟失了西三府。
接著就是他們派出了兩路大軍南下,準備奪回運河的控製權,結果又遭到了慘敗,盧象升這等的名將,全軍覆沒。
跟著就是江南出事……。
這就是好像建奴在遼鎮作亂一樣,越作越大,朝廷每出動去圍剿一次以後,他們沒有被剿滅,反而變得更加強大了,現在基本上整個關外都成了建奴的地盤,自從他們造反以來,朝廷就不能從建奴手上奪回一片的地方。
關寧軍、遼西將門號稱立功無數,斃敵無數,這不知是真是假,不過他們快退至山海關了,再退就是京城了。
劉家也是一樣,隻要對方出現在的地方,都能給朝廷帶來巨大的麻煩和災難。
其後各地官員,不斷上報上來的塘報和奏折,也都證明了他們的猜想並沒有錯。
大明朝廷的官府,是層層的統馭,各行省的最高權力機構,自然就是承宣布政使司,然後就是府、州、縣等地,而聯係這些府縣的,就是各地的驛站。
一旦某一個地方出了問題,這些驛站就會馬上的把這些消息上報給上級的官府和領導,層層上報,很快就可以坻達到達京師通政司,形成了一個網絡。
驛站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其實是把全國各地聯網起來,可惜的是崇禎皇帝他為了節省開支,認為這些驛站隻是給朝廷帶來麻煩,沒有任何的作用,結果還聽上了朝臣之言,取消了許多的驛站,結果就製造出了像李自成這樣的超級大反賊。
在朝廷取消了許多驛站以後,也讓朝廷在獲取地方的情報方麵變得非常的緩慢和遲鈍,但終究他們還是有渠道和網絡的,前方發生的戰報,也都一一的上傳上來,隻不過慢了許多倍。
他們驛站是一個整體,北方獲得南方的情報,一般是由南方傳過來,現在好了,南北聯係中斷了,地方陷入戰亂,這就令他們的情報來源開始中斷了。
比如說朝廷現在就不了解長江以南具體的情況,而長江以南地區也都不能夠及時的接到朝廷的通知和聖旨,更坑的是,如鳳陽府發生的事,是由河南南陽府、信陽府方麵傳來的,他們如何得知?道聽途說的。
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混亂時期,這一個混亂時期,朝廷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力量,對劉家進行圍剿和限製,就給了劉布他們以更多的機會,也是劉布一直在提倡的,趁他病取他命。
朝廷他現有的驛站係統和地方的傳挮方式,還是讓他們知道了江南是出事了,他們最為重要的心腹之地,江淮地區估計已經是淪陷了,而劉軍正在圍攻南京,這重鎮被攻下來,崇禎皇帝他是知道的,他這是一夜白發,愁得滿臉皺紋了。
這可是南京,可是他們老朱家的起家之地,還是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的孝陵所在,如果南京失陷,孝陵出了事,他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依照這時代的做派,一旦劉軍攻陷了南京,肯定會派人毀了孝陵,壞了他們老朱家的風水。
這這種做派是很常見的,比如說流寇在攻占了中都鳳陽以後,就發了他們的皇陵,而朝廷也都絲毫不含糊,在出現了高迎祥和李自成這等大賊了以後,朝廷也都秘密的傳旨地方官員,讓他們去挖對方的祖墳,希望能夠終止對方這種氣運,讓對方倒黴。
你還別說有效沒有效,至少他們在挖了高迎祥的祖墳以後,這貨就兵敗身亡了,流寇也都被朝廷的大軍剿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所以崇禎皇帝他是非常恐懼,非常害怕,劉軍拿下了南京以後。就開始發掘他們的孝陵,如果孝陵出事,他真的是沒有臉麵見祖宗,隻怕又得下罪己詔了。
而且崇禎皇帝他即使是再蠢再傻,也都明白一點,隻要站在地圖上一看,就知道大明現在的情形,已經惡劣到了什麽樣的地步,山東丟失了,江淮丟失了,再把江南給丟失了,大明最為富裕的地區,都丟失了,他又該如何的統治整個天下?
九邊的軍費如何來?又拿什麽方式來統治差不多已經變成飛地的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如果無法對這些地方進行有效的統治,也就意味著這些地方都丟失了,大明也都由全國性的政權,變成了地方性的政權了,這真的是敗家到了極點。
崇禎皇帝他是怒火衝天,又唉聲歎氣,但是無論他怎麽做,也都改變不了目前的情形。
如果說是以前劉家軍在山東作惡,他還能夠拚死的命令洪承疇大軍和楊嗣大軍,不畏懼嚴寒,去打對方。
但是現在對方可是在南方作亂,在南方一帶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重兵集團,如何去剿滅這一支敵人重兵。
沒有重兵集團,就拿對方沒有辦法,他們現在已經有了共識,那就是不能夠輕易的派出一支部隊去圍剿和攻打劉軍,而是得派出重兵集團去剿滅對方,否則就是給對方送菜就是送死
就像現在關外的關寧軍,如果沒有重兵集團,就不敢去跟建奴去交戰,否則就被認為是送死的行為,雖然朝廷官軍方麵沒有說什麽劉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但是對於劉軍的畏懼,也都是普遍性的。
崇禎皇帝他更加畏懼的地方,這就是劉軍他不同於建奴,建奴始終是異族蠻夷,官軍對他們始終是鄙視和敵視,他們是韃子蠻種,非我族類,形同豬狗,也沒有幾個人甘心情願會接受異族的統治。
在跟建奴交戰方麵,許多將領都表現出了他自己氣節的一方麵,這就是絕對不接受異族的統治,但是劉軍則是不同,劉家軍他可是朝廷的官軍分裂出去的,也是漢人的軍隊和勢力,跟他們同祖同源,說白了是可以稱是自己人,如果開的價碼合適,雙方就會迅速的合作。
君看劉軍在攻略江南的時候,簡直就是出兵迅速,快如風,猛如火,這就是因為明軍有許多人,根本就沒有堅決的抵抗劉軍,而是選擇投降跟他們合作。
至少在許多朝廷將領和官員的心目中,投降劉家跟投降建奴是不同的,更加沒有壓力的,這就令崇禎皇帝他受到了巨大的威脅,這可是一個能跟他爭奪天下的勢力,他不免是在哀歎,著該如何是好?
他總不能夠逼洪承疇和楊嗣昌的大軍飛過去跟對方決戰吧?就算是飛過去以後,隻怕也不是對方的對手。
劉家有大量的船隊,可以把他們北方的軍隊迅速的運往南方,節省了人力物力,又讓軍隊保持了銳氣。
而他們的朝廷大軍,沒有這方麵的便利,他們連夜趕路,帶著他們的武器裝備,趕到南方的時候,隻怕是又累又餓,已經變成了疲兵,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對方打。
所以也就演變成了這般的局麵,那就是要跟劉軍交手,他們得首先進攻滄州或者是河間府,攻入了山東,奪回了濟南,恢複了運河以後,然後再沿著運河一路攻擊南下,奪取奪回他們的失地。
但是現在的天氣可是處於極其寒冷的時候,天寒地凍的,大軍根本都無法出動,而且現在因為軍隊中沒有足夠的糧食,這些軍隊士兵也都不願意拿著武器,去打仗,加上連續不斷的壞消息傳來,軍隊中士氣不高,處於一種哀鴻遍野的感覺。
所以崇禎皇帝他才會這般的煩惱,這般的無奈,手中無糧無錢無兵,形勢就是如此的惡劣,真不知道這該如何是好?
崇禎皇帝他破格而又果斷的任命了周延儒擔任內閣首輔,是相信他的能力,希望他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但是這一位內閣首輔,在跟皇帝禦奏對的時候,可是說的頭頭是道,可是把前任貶得一文不值,但是在讓自己做的時候,他卻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措施來。
雖然紙麵上的許多政策都是聽起來非常的美好,但是最終做出來的效果卻是令人感到十分的失望,甚至用強差人意來形容。
崇禎皇帝他為什麽會滿臉皺紋,即使是局勢崩潰到這般的地步,也不至於如此,主要的就是他向大臣們求助的時候。
這些大臣們居然無計可施,平時他們可是口若懸河,指點江山,仿佛天下就沒有能夠難得了他們的事,但是真正讓他們做的時候,卻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拿出有效的方法,來做解決眼前的危機。
解決不了眼前的危機,大明皇朝就是滅國的下場,他崇禎皇帝就會成為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