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大舉調動
聶大英沒有任何的拖延,在接到了對方的消息以後,馬上就回去,當然那帶去的二十萬兩銀子,他也都欣然笑納了,計劃帶了回去。
??但是他這可是二十萬兩銀子,數量極其的多,也很重,他們隻能先找一個地方藏了起來,然後輕車簡從,迅速的趕回了京城。
??聶大英他們趕回京城的時候,整座北京城差不多已經變成了軍營。
??進進出出的都是士兵和軍用物資,這是因為崇禎皇帝為了山東決戰,把他北方所能調動的軍隊都往這一帶調動了。
??大明軍隊的主力,一向是部署在九邊一線,這就是沿著長城的九大重鎮集中部署,對抗死灰複燃的蒙古帝國。
??當然精銳的九邊大軍,在經過曆不斷的抽調,去對付建奴,對付蒙古人,去對付劉軍,去對付流寇,其主力已經損失的差不多了,現在雖然還保持著幾十萬的編製,但是都是一些新兵和老弱病殘為主。
??但是朝廷也都顧不得這麽多了,就算再差的兵,也是一個兵,總能夠拿武器向前衝吧?都往京城調集,然後分派去保定或者是天津衛。
??現在朝廷的官員和皇帝,就在爭論一個問題,這就是要要不要把關寧鐵騎都調回來。
??關寧鐵騎就是大明最後一支精稅部隊,這一支部隊,由遼西的將門組成,也是守衛著大明在關外的最後一片土地遼西走廊,這支部隊一直走在對抗建奴的最前線,享受大明朝最為豐厚的軍餉和待遇,一個遼響,差不多就把大明朝給拖垮了。
??大明從全國搜刮過來的錢財,也都拚命的往這一個坑填,但是這就是一個巨坑,怎麽填也都填不了的坑,他們也都沒有辦法填了。
??在以前,關寧鐵騎鎮守在關外,非常的重要,不可輕動,不過今日要保衛大明在關內的利益,隻能動了。
??如果沒有關寧軍在關外的作戰,整個這鎮就丟失了,建奴隨時就可以攻打長城。
??長城是一道牆,一道軍事防禦體係不假,但是軍事防禦體係也要其他的東西來輔助的,沒有這些東西輔助,它也發揮不了作用。
??而且關寧軍在山海關一帶鎮守,就讓關外的建奴無法突入長城,如果沒有了寧錦防線,建奴可以沿著遼西走廊,快速的進入山海關,直播京師,也就是三天的路程。
??北京城的地位,注定了它的戰略意義,也都讓每個君王都可以美其名曰的:天子守國門,但是天子守國門可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像現在,他們就悲劇的處於建奴和華夏軍兩大勢力的夾擊之中,任一種勢力全力壓製過來,都可以把他們壓垮。
??其實早在劉家造反,就有人建議應該要遷都了。
??但是大明固有的體製實在是太強大了,這些固有的體製在推著大明向前走,為什麽這樣說呢?這是因為隻要一說遷都,朝中的官員就紛紛叫囂,這是崽賣爺田,這是沒有骨氣的表現,都沒有重量級的大臣同意。
??其實朝廷的官員,大家夥都知道遷都就是最好的辦法,可以避免他們同時受到來自兩個方向的夾擊,但是言路不同意,朝中的輿論不同意,就連皇帝都沒有辦法。
??其實崇禎皇帝他是有意思遷都了,這不是要丟掉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他們還可以回來,但是朝中群情洶湧,議論紛紛,讓崇禎皇帝也不敢堅持,因為就是他自己也都不確定這就是對的。
??誰都說,今天放棄了,明天可以奪回來,但是他們丟失了關外的遼陽,丟失了沈陽,丟失了廣寧,都回來過沒有?
??連他們丟失了整個江南、湖廣、四川等地,也都沒有奪回來,隻怕一丟失,就是永遠的丟失的了。
??既然是如此,還不如轟轟烈烈一戰,勝利了就保有眼前的一切,如果是失敗了,也像一個名臣(漢子)般活著,不要這般窩囊的活著。
??但是皇帝和朝廷都知道,現在就是到了生死關頭,他們必須做出抉擇了,崇禎皇帝把九邊重鎮的精銳,都往這裏集中,既然大臣們不肯點頭,不願意遷都,崇禎皇帝就自己下旨,把關寧鐵騎也都調回來,放棄關外所有的領土,調更多的兵力回防。
??因為他們現在也算是發現了一點,就算他們現在不舍得放棄關外所有的城鎮,估計這些城市也會自我崩潰,寧錦方向可以維持,這是因為朝廷在這裏投入了巨量的錢糧。
??這些錢糧就像一個巨大的窟窿,大明的產生的血肉,大多數都往這裏填了,但是卻填不了這個窟窿,令大明的國力前所未有的衰退。
??當年一代名帥孫承宗他一手造就了寧錦防線,確實是擋住了敵人從遼西方向向京城發起進攻,讓想從這裏進入大明的敵人,被撞的頭破血流,但是其所花的錢,也都非常的多,多到了大明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當然這麽多錢往這地方填,也是因為上上下下都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貪汙體係,所謂的遼響,已經成為了一個固有的流程,大家錢到手了,就知道應該怎麽分潤。
??寧錦方向對於朝廷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其重要性是不用說的,隻要在朝廷有選擇,都不會將其放棄。
??問題是現在的朝廷,他是沒有的選擇了,因為朝廷也都養不起寧錦防線了,並沒有能力往這裏投送大批的糧食,大批的軍餉了,要麽是任其自生自滅,要麽就是將其撤回關內,皇帝幹脆就下令,將其撤回算了。
??當然令皇帝能夠下定這樣決心的,也是因為聶大英的回來,報告了他們的消息。
??這就是關外的建奴,日子也都不好過,在遼南的華夏軍,可是讓建奴陷入左右受敵的地步,華夏軍部署在遼南的軍隊,虎視眈眈,將建奴軍隊盯得死死的,有這支軍隊在,建奴就有心南侵,也不敢全力以赴的南下。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朝廷放棄了寧錦方向,建奴也都不敢全力以赴南下,首先要對付的,還是遼南的華夏軍。
??既然是如此,朝廷就沒有必要花費這麽多錢,部署這些軍隊在這裏了。
??幹脆朝廷把軍隊撤回來,把場地讓給了華夏軍和建奴,讓他們在關外鬥一個生死,這叫做坐山觀虎鬥,當雙方鬥的筋疲力盡的時候,大明也都該打贏了山東之戰了,再次回歸這裏。
??這是崇禎皇帝打的如意算盤,也是朝廷他們所打的如意算盤,盡管朝中議論紛紛,但是他們依舊還是這麽幹的了,這樣幹的好處,就是讓他們抽出的數十萬的軍隊,迅速的回防,至少是解決大明眼前一係列危機的暫時方法。
??大明現在最大的危機,自然是劉賊,也是建奴,他們現在用這種方法,暫時解決了兩個問題,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
??但是又發生了誰也都料想不到的變故。
??在朝廷的設想之中,抽調出來的關林鐵騎,將會抽出數萬人馬,作為南下馳援山東的主力。
??這一支部隊,也就是著名的關寧鐵騎,他們以前也都多次參加了國內鎮壓流寇之亂,比如說洪承疇手下的大將祖寬,就是遼西將門主官祖大壽的家奴,但戰功而至總兵。
??現在他們終於要把關寧鐵騎這一隻猛獸放出來,全部放出來,用於對付關內的敵人了。
??但是他們想的未免有點過於理所當然了,這就是祖大壽和吳襄等人,他們世代在這裏當官,在當地的關係枝盤錯節。
??本來他們的勢力就已經強大,當年的孫承宗組建寧錦防線,可是大力的提拔了這些人,就讓遼西將門開始形成了。
??遼西將門首領祖大壽,其在孫承祖擔任督師期間成形,於袁崇煥期間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
??他們擁有了巨大的實力,就盤踞在這裏,養寇自重,可以向朝廷要挾,要什麽就有什麽,都據傳他們跟建奴相互勾結,雙方相約,狹路相逢,見麵也都不是廝殺,而是向天上放箭。
??總而言之,關寧鐵騎就是盤踞在遼西這裏一帶的地頭蛇,他們是這一片地方的利益代表,他們隻要在這裏養寇自重,就可以向朝廷索要遼響,基本上是要什麽有什麽,雖然朝廷中的其他官員也加入這行列,一起分享巨大的遼響,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憑著這樣的優勢,分了一大份。
??現在朝廷倒好,一方麵既要他們賣命,一方麵又讓他們離開遼西這風水寶地,而賣命的錢卻不給他們,這就令祖大壽還有吳襄等人,驚恐不已,擔憂不已。
??祖大壽憤然道:“土地爺也就是在土地廟裏麵稱王稱霸,這離開了土地廟去城隍廟,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吳襄也都十分的不安,他說道:“現在的朝廷,已經開始不講武德,要我等賣命,居然連開拔費和軍餉都不給,咱們關內這麽一撤,把祖先留下來的土地都給扔給了建奴,還成為了沒有根的浮萍,四處為朝廷去賣命,最終客死他鄉,屍骨不得回,慘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