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之新帝國> 第923章 深陷因境

第923章 深陷因境

  楊嗣昌在收到這一消息以後,他沒有任何的猶豫,馬上就令人飛報給洪承疇,一起共商大計。


  楊嗣昌對於洪承疇的領兵能力,還是非常佩服的,他確實是有大帥之才,掌管龐大的軍隊,井井有條,頭頭是道,不可多得的人才,雖然他名聲十分的臭,但是確實是領兵的高手,優於大明多數將領。


  這年頭,名聲好有什麽用,試想朝廷中的諸位官員,哪個不是名聲十分的好的,但是他們能為大明帶來了什麽,又能為他們打勝一場戰鬥?

  洪承疇始終是華夏忌憚之人。


  洪承疇也在吃早餐,就著炒米粉、鹹蘿卜幹喝粥,當他聽到這麽駭人的消息的時候,他正舉著筷子,準備夾碗中的鹹蘿卜幹,但是動作就凝固了。


  震驚之後,他反應十分的快,馬上就衝到地圖麵前,觀看雙方的形勢。


  洪承疇他不看則罷,他一跑到地圖上一看,就發現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在地圖上,那就相當的直觀了,那就是他們中了華夏軍的計,對方引誘他們前來濟南,就是讓他們孤軍深入,將他們團團圍住,讓他們有來無回。


  洪承疇震驚說道:“不好!我們中計了。”


  他的反應就跟楊嗣昌一樣,兩位大帥四目相投,都可以看見對方額頭上的冷汗和眼睛中的恐懼之色。


  洪承疇顫聲說道:“咱們該如何是好?”這時候,他手中的筷子都還沒有放下,但是卻渾然未覺。


  楊嗣昌道:“還能怎麽辦?肯定是全力以赴的撤退,但是可以想象,華夏賊既然引誘我們來此,肯定會在路上埋伏了許多的軍隊,咱們來時容易回去難。”


  他們兩位還在軍營之中共商大計,一時半會,還不知道如何是好時候,整個軍隊都喧嘩起來了,都沸騰了,宛如炸窩一般。


  無論是洪承疇和楊嗣昌,他們治軍十分嚴厲,軍中是不允許嬉戲打鬧,像這樣喧嘩,必打殺威軍棍。


  但是現在,他們不用查,也都知道軍中為什麽會喧嘩起來,這是因為消息走漏了出去,這麽大的事,差不多是天崩地裂,他們二人也不可能隱藏,封鎖不了。


  特別是楊嗣昌大軍,數十萬人馬,基本上來自天津衛和北直隸一帶,他們的家鄉,都讓華夏軍攻占了,老巢都讓華夏軍搗毀了,多數人都收到了消息,這令他們恐懼不已,震撼不已。


  前一刻他們還雄赳赳、氣昂昂就準備渡過了濟水,直撲濟南,攻破濟南府,活捉劉遠橋,立下不世之功業,但是轉眼之間,他們就由天堂跌下了地獄,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但凡是當兵的人都知道,他們現在的困難有多麽的艱辛,他們正處於被別人半包圍狀態。


  洪承疇歎道:“手下的人也都收到了消息,他們開始鬧了。”


  楊嗣昌倒吸了一口冷氣,他說道:“劉氏父子的牙口居然如此的好,竟然定下了圍殲我百萬大軍的奸計!”


  對方就是要把他們這兩路大軍,都引誘到這裏,然後進行合圍,將他們一舉團滅。


  這可是七十多萬大軍啊!得有多大的牙口,多大的雄心壯誌,才敢製定這樣的計劃?

  不用兩位大帥號召,手下所有的大將,都紛紛趕來帥帳之中,跟他們共商大計,大家夥的臉色都非常的難看。


  特別是這些將領們,他們知道的比士兵更多,就知道形勢有多麽的惡劣,有多麽的可怕,他們正處於巨大的包圍中,如處可怕的漩渦之中,稍不留神就會舟覆人亡,全軍覆沒。


  大家七口八舌,紛紛的向大帥們提問,該如何是好。


  從開始的巨大的震驚中,洪承疇和楊嗣昌都開始冷靜了下來,這時候他們都明白一點,就是再害怕,再無助,也都沒有辦法,眼前之急,就是要與敵人脫離接觸,把這幾十萬大軍帶回保定大營。


  按道理來說,楊嗣昌的東路軍,應該返回天津衛大營,但是他們的老巢,已經讓華夏軍攻占了,他們也都回不去了,隻能夠再找地方落腳了。


  楊嗣昌手下,雖然有三十萬大軍,但是他也都沒有必勝的把握,能夠反攻天津衛,從劉布手上奪回天津衛。


  這可是劉布,他們最為畏懼和懼怕的人物,對方出動海陸大軍,攻占了天津衛,要奪回來這就難了。


  洪承疇馬上就開始給部下的軍隊進行了部署,讓他們馬上收拾行裝,準備撤退。


  這時候部下的士兵們,開始不幹,他們紛紛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就撤退啊!這些當兵的吃什麽?穿什麽?

  要知道他們可是在沒有軍響的情況下,被朝廷忽悠著出兵攻打濟南的,希望能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但是現在好了,敵人沒打著,好處沒撈到,反要趕回八九百裏之外的保定大營,一路上,大家吃什麽?穿什麽?

  更重要的一點問題,那就是這幾十萬大軍返回了保定大營,能容納這麽多軍隊嗎?這些兵吃什麽?穿什麽?

  這些官兵們,可是知道,北直隸已經被他們糟蹋的不成樣子了,也就是說,沒有了油水可榨的了,就是一堆泥土和石頭,他們這麽多人回去,吃樹皮還是吃泥土?

  這形況可真的讓洪承疇他們犯難,他們也都知道,眼前的局麵,有多麽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再說是攻打濟南,真的是癡人說夢話了,對方不用跟你打,就是躲在城裏拖延,也都把你們拖死了。


  但是另外也有一個難處,他們幾十萬大軍,迅速的撤回保定大營,這裏可是將近上千裏之地,沿途也都被他們搶了一個遍了,沒有糧食,他們這該如何是好?


  他們能夠克服這些困難,衝破華夏軍的層層阻擊,返回了保定大營,這幾十萬大軍,所過之處,有如蝗蟲過境,寸草不留,到了北直隸以後,這地方更窮,赤地百裏,大家又吃什麽?幾十萬人,也是幾十張口。


  這樣的要求,可真的是愁死人,大家知道,這真真正正的應了一句,進退兩難。


  洪承疇感歎:“劉慶之真是一個用兵高手,就是這麽簡單的一個策略,卻搞得我們焦頭爛額,疲於奔命,堂堂朝廷幾十萬的大軍,沒有發揮出他實際的威力,卻是在這東拖西拖之中,消耗了實力。”


  楊嗣昌也都想到的這一個問題,這令他非常的頭痛。


  其實以前的楊嗣昌,他一直讀兵書,一直研究的就是如何的行兵布陣,如何的使用奇謀妙策,打敗敵人,他可是從來沒有管過後勤方麵的事情,沒有那本兵書,會寫後勤方麵的事,這就令得他們非常的頭痛。


  在他常掌管軍隊的這一段時日之內,如何弄來足夠的糧食來填滿這些當兵的嘴,讓他花了大多數的時間,消耗了大多的精力,以至於讓他自己在想,空有滿腹的經綸,滿腦子的奇謀妙策,卻是沒有使用出來。


  到了這樣子的局麵,他們可是真真正正的進退兩難,坐困愁城。


  這真是人生的大起大落了,前一刻他們還意氣風發,就等著進入人生最為高光的時刻,在下一刻,他們就陷入了絕對的困境之中,在敵人的布局之下,難以自立。


  眾將軍們看見大帥們都不說了,就知道他們沒有什麽好辦法,其實這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就是神仙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他們可是有幾十萬人,幾十張嘴,養活這幾十萬人,非常困難。


  他們就奇怪,攻入了山東以後,他們會這麽輕易而舉的就攻占了這麽多城市,這是華夏賊有意為之,是他們讓出這些城市,君不見他們占領的這些城市之中,大多數都進行了堅壁清野,不會留糧食給他們,這讓他們很多人,都不能夠吃飽飯。


  可見華夏軍是十分明白他們的弱點,一棍子也都打在了他們的七寸之處,相信對方會繼續執行這樣的政策,隻要對方繼續的實行這樣的政策,堅璧清野,死壓他們的七寸,他們根本就難有作為。


  這時候就算是再樂觀的人,也都知道,還沒有打開,他們就已經敗了,就敗在了廟算之上。


  朝廷可是十分聰明,使什麽以戰養戰的戰術,但是對方也都看出了朝廷這樣的窘境,所以讓出了這些城市,實行焦土政策,他們這些大軍,占領了這麽多城市,控製了這麽大的地盤,這卻沒有什麽糧食,大多數人都餓著肚子。


  估計對方就是想用拖的政策,來把他們拖垮。


  自古以來,兩軍交戰,各出奇謀,誰都知道,最正規的莫過於斷對方的糧道,讓對方缺糧,軍心大亂,自我崩潰。


  本來他們還信心十足的,他們想著,咱們可是有三十萬大軍在此,有這麽多大軍在此,縱橫天下,何處不能去,現在才想起,他們根本就無糧響,其實就是一支叫花子的軍隊。


  三十萬大軍,這又如何?


  當年長平之戰時,趙括可是有四十萬軍隊,陷入了缺糧之後,就算是四十萬軍隊,還不是同樣讓敵人給坑殺了,咱們現在的處境,又比長平之戰時的趙軍,好到哪裏去?

  想到這些,可是讓這支軍隊的將士們都十分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汗流浹背,害怕不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