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瞻前顧後,不是朕的風格
楊士奇這時候說道,
“可現如今,我們知道的僅有,那個曾參與到京城大火中的普濟和尚一個人。
但其他人,我們現在還一無所知啊,這眼看時機已經快到了,這麽說,南京城現如今豈不是非常的危險?”
李天也是麵色凝重的道,
“沒錯,南京能不能撐到,朕的到來,還是兩說,現在看來,唯有先做兩手準備了。”
“陛下盡管吩咐,臣等必當竭盡全力!”
“其實,在眼前這種敵人到底是誰還都不怎麽清楚的時候,咱們現在能做的事情也不多。
除了防範可能會出現的意外之外,也就隻有加快各種步伐,朕早一天到達南京,早點穩定一切,才是重中之重。”
聽到李天竟然還不打算放棄,依然要親自前往南京。
四人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勸說他道,
“陛下三思,如此危局,陛下還是以國事為重,不可再輕易涉險啊!”
李天搖頭道,
“你們錯了,正因為是關鍵時刻,朕更應該親自前往,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已經完全沒有了後退的餘地。
除了堅定不移的向前走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楊士奇嚐試性的問道,
“陛下,這件事也並非是一定要現在做不可啊,咱們完全可以等到,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全都揪出來之後,肅清了所有危險之後,在去處理這件事。
這樣一來,危險豈不是會降低很多?”
李天則是堅定的道,
“不,士奇,你這個想法完全錯了。
朕問你,這幫人自打建文帝銷聲匿跡到現在,已經多少年了!”
楊士奇愣了一下,低聲說道,
“已有二十多年了。”
“嗬嗬,是呀,二十多年了。
先前他們未曾暴露之前,你們有誰知道他們的存在?
沒人知道吧,就連朕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是震驚不已,更可況你們了。
他們既然能潛藏二十多年都不曾被人發現,難道說,他們接下來連一兩年都隱藏不了嗎!”
“他們是想著等到,南京以為降級出現亂子之後,在趁亂發動叛亂的。
如果朕不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們如何會暴露出自己來?
若是,僅僅因為害怕自己的安全,就要將這件事拖延個一兩年的時間。
那大明的改革還要不要做了。
天下的衛所還要不要清查了!
今天,真若是因為這件事退縮了,將來就有可能會因為其他的事情,再次退縮!
朕不是那種什麽事情都可以等的人,大明也不是遇上什麽事都要先退一步的王朝。
遇上困難,解決它就好了。
若有叛亂,平定了他就好了。
難不成,你們認為,朕和朕的新軍,連這點小小的內亂都平定不了嗎!”
一番話,說的楊士奇等人是啞口無言。
現如今的李天,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做事總是瞻前顧後,生怕哪裏出現什麽紕漏的皇帝了。
他對自己有信心,更對新軍,對國家的未來有信心。
任何時代,任何時候,沒什麽事情總是會一帆風順的,國家大事更是如此。
國家人民需要銳意進取的信心,作為一個皇帝,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更要有這種信心。
若是一味的妥協,一味的忍讓,那這個皇帝當著還有什麽意思。
“臣等明白了,臣等這就去催促各方籌備,盡早做好出發去南京的準備。”
但李天的話並沒有全都說完,見他們要走,又將他們給叫住了。
“暫且不急,加緊籌備的事情,朕已經讓人在準備了,用不著你們操心。
朕今天之所以將你們全都給叫過來。
並不是想你們給朕拿個主意,而是想讓你們做好,朕離開之後,繼續維持朝政運轉的準備。”
“朕這一去,恐怕沒有兩三個月是回不來的。
在有兩個月,就是春天了,氣溫回暖,北方的蒙古人,估計也不會太平。
到時候,朕遠在南京,鞭長莫及,萬一真的出現了什麽大事,你們也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聽到李天說,去南京竟然不帶上他們,四人臉色明顯很失落。
要知道,有關南京的這件事,要是真的成了,那可是千秋的功績,如此大的功勞,他們不能跟著撈上一筆,心裏著實有些失望。
不過,這次也算是一個機會。
皇帝不在,就等於是,將朝政大事,全權交給他們四個管理。
若是他們能在這段時間內,將朝政處理好,不出現什麽亂子,他們幾個的地位,將會更加的穩定。
所說沒有新功可立,但守城之功還是可以盡力爭取一下的。
當即四人同時拱手道,
“陛下放心,臣等必當緊記陛下教誨,絕不讓陛下失望。”
其實,這次也算是李天對他們四個的一次考驗。
南京這邊需要兩三個月才能搞定,不算長但也不算短。
而且距離也不是遠的沒邊。
真要是出了什麽無法解決的事情,他也能及時的趕回去。
但將來,他若是真的前往西方,那一去可能就是一年半載的。
朝中要是沒幾個能壓得住場子,且讓自己放心的人,那可是絕對不成的。
當年朱棣敢放心的外出遠征,有的時候,一去就是兩三年,他能如此的放心,主要是有自己這個太子在。
但他有什麽,雖說自己也有個太子在,可是朱瞻基這臭小子,現在連毛還都沒長齊呢,把國家交給他管理,他可是絕對放心不下的。
除此之外,李天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想要嚐試一下,一種全新的,可能的執政方法。
將來大明的朝廷,必然是千頭萬緒,各種瑣事不斷的。
若是什麽事情,都要有自己來處理,就算他是個鐵人,是一個比雍正還要工作狂的人,也是忙不過來的。
有限度的將一些不怎麽重要的事情,交給手下的大臣去做,分擔自己的壓力,這才是他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
不得不說,朱元璋高出來的這一套,用內閣大臣代替左右宰相的方法,的確是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