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四民月令
巡查完平陽之後,童遠一行又陸續去了楊縣、襄陵、臨汾、絳邑四縣。
不得不說在賈家等士族、豪強的維護之下,襄陵等三縣確實被破壞較小,這次秋糧也沒有損失太多。
不過出於生產的技能習慣以及諸多原因,這三縣不管是小農經濟還是地主莊園,都沒有繼續種植宿麥,而是到明年春天繼續種植粟。
一行眾人看到這樣的情況,與當地官吏、大族一番討論推廣種植宿麥,結果少有人響應。隻有賈家稍微響應,在臨汾和襄陵進行嚐試,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明年怎麽安排。
接下來又到聞喜,裴家卻非常積極效仿種植宿麥。這裏麵少不了一路同行的裴輯見到屯田大麵積種植宿麥,看出來些門道,趕緊差人報信購買種子。
所以一行眾人到達聞喜的時候,裴家已經在自家的地上,也就是全縣五成,約十萬畝的土地上,大麵積種植起來。
恰好聞喜位於涑水上遊,種麥比種粟用水稍多的問題沒有帶來什麽困難。再加上裴家物資、人員充沛,很容易就找出上百,在山東種植過宿麥的能手,估計明年夏天又能大賺一筆。
童遠心中讚歎,這裴家真是樣樣精通,以後還需要互相幫襯發展才好。想了想便專門向裴緝問道:“裴家可有精於民生、種植的秘訣?”
裴緝本來不想說,但想到這大麵積種植宿麥,以及請有經驗農夫指導也是從屯田這邊學來的,還是透露一些吧,回答道:
“河北崔家乃當世著名家族,除卻清河一支以外,諸郡一支也是久負盛名。其中以崔駰最為有名,堪為吾士人楷模。建武年間,崔駰在太學就因精通訓詁,而與班固、傅毅齊名,後……”
童遠哪裏聽得懂,裴緝講了幾句看出他眼神遊移,知曉豪強出身終究是豪強子弟,對於士族圈肯定知之甚少。於是快速進入正題:
“這崔駰有一孫,名寔。他雖是名門出身家資豐厚,卻熱衷於資助百姓,窮輪到賣酒為生,自己隻是剛夠家用。後來他公車上《論政》而天下聞名,《論政》內容切中要害,言辯堅正,士子紛紛學習效仿。幾經波折成為梁冀大將軍府的司馬,……”
這個梁冀童遠聽說過,在他的模糊記憶裏似乎不是什麽好人,但實在搞不清楚是怎麽一回事了。不過也幸虧他沒有問,否則會被這個時代的人當成傻瓜也不一定。
“……他除了著名的《論政》以外,有一部著作,叫做《四民月令》,是他回到故鄉,總結某士族田園一年十二個月與農事相關事宜的著作。這本著作又把他擔任五原太守時期,愛護百姓的心血溶入其中。”
“這本書目前還不是很出名,能夠按照此書去踐行的又更少。研習踐行這本書裏的內容,發展在那本地莊園經濟,就是裴家的一個秘籍。某願意代表裴家拿一本此書來幫助河東乃至北邊的並州發展。”
童遠不在乎這人是否曾經與西涼軍敵對,反而想到這位崔寔好像還擔任過五原太守,發展農業,擊退胡人侵略雲雲。
這個人真是值得佩服,看來除了要讀他的《四民月令》學習農事,讀《論政》了解當前弊病,借鑒政策辦法,還要宣傳他士族出身,卻熱衷於安穩百姓,重視邊事的事跡。
於是開心道:“不止《四民月令》,那本《論政》吾也要拜讀一番。”
就這樣,裴家獻《四民月令》和《論政》,聞喜之行在一行又巡查了董池陂這一水利灌溉工程之後就結束了。
倒數第二站是安邑,已經來過這裏的童遠匯合郡太守王邑等人,直奔鹽池探查。
鹽池位於安邑城西南十餘裏處,麵積十分廣闊,這時稱鹽池東西有足足七十裏長,南北七裏之廣,接近現代測量的一百三十平方公裏。
相傳在堯舜禹時期,夏天就專門打撈采集天然結晶的鹽。到了春秋戰國,已經是遠近聞名。大漢以來,鹽池的鹽轉運四方,成為朝廷的重要戰略物資。
隻是到了近十年,此地鹽鐵官才由地方士族占據,各家靠著它迅速崛起,並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詢問此地代表士族的鹽官了解到,現在普遍是通過鹽場開畦引水,水幹曬成,之後再進行采集,不過鹽裏麵有雜質,味道苦澀。
如果是經過煎煮,或者過籮除雜的就是皇室、官宦之家吃食的優等鹽,味道要好一點,但貴很多。
童遠知曉鹽的重要,河東不僅是地理上連接東西南北,而且它的鹽鐵也是左右時局的利器。目前他是對把控鹽池的諸家征稅,如果需要完全可以通過新任命鹽鐵官,進行主導。
不過現在可能還不是時候,反正從這裏低價買過來的鹽足夠軍用,以後再想著用這些物資左右各方吧。
回到安邑城,休息一晚就去往最後一站汾陰縣。傍晚他和耿清帶人在這城裏逛一逛。
安邑城有南北兩座城門,城東西有兩座水門,城門兩側八仗高的漢厥,城牆高六仗、城門上有門樓,城牆四角有角樓、城牆有突出的望樓,女牆上插著大旗,垛口後站著守城的士兵,護城河寬三丈六尺,可謂固然金湯。
署衙、學宮、倉儲、寺廟、店鋪、民居、塔、樓、橋梁等不同類型的建築一應俱全。主要街道兩側,民宅櫛比,店鋪林立,商業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街道上人來人往、摩肩擦踵、車水馬龍,行人讓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秩序井然,一片繁榮景象。與河東胡人燒殺搶掠、兵匪橫行成了鮮明的對比。
童遠、耿清等人遊覽了一番,不得不感歎,這座城真是生氣盎然,令人安逸舒適啊。屯田製以外,需要有這些城市的點綴,這樣才是真的讓百姓生活富足。
不過,他們不遠處傳來了大聲訓斥的聲音,引得他們駐足關注。
萬萬沒想到正在訓斥他人的是衛家的衛固。
衛固吼道:“爾等真是丟吾衛家的臉麵,這等克夫婦人家,早就該逐出去了。”
“可你們幾個倒好,不僅沒帶回來什麽東西,卻反而把這個掃把星帶回來了。要知道那個蔡邕就是一個書呆,也隻有一些書而已。你們這些笨蛋連書都不知道去哪了,有什麽用!?”
衛固說得話非常難聽,可是被訓斥的幾人隻能唯唯諾諾,跪下來認錯。
一個的女子嚴肅地說道:“請住口。”
後麵馬車裏的蔡琰坐不住了,她可以忍受衛家對她的偏見,但絕不能讓自己已經蒙難的父親再受他人侮辱。
看到蔡琰走了出來,衛固麵色不悅。這女子當街露麵,頂撞他這個堂兄,這是要丟衛家人的臉啊。
衛固說道:“這件事你不占理,我堂弟和你父親都蒙受這樣的變故,你被說幾句還聽不得了!?”
蔡琰臉色不變,可是她在狠狠咬牙。這個衛固對文章才學無甚建樹,平素最善於陰暗的計謀,現在竟然又拿這個事來羞辱、強壓於她。
她正色說道:“堂兄若是話可直說,不用在這裏胡言亂語,失了自己的身份。”
衛固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他覬覦蔡邕考據漢事與經學方麵的地位,想要搶得他留寫的四千餘卷書卷,和其他珍貴的資料。他計劃先留著蔡琰幾年,然後找個理由休掉,最終霸占那些書籍資料。
結果由於童遠的介入,這些四千多卷書籍雖然沒有被全部搶救下來,但至少一多半,早就躺在夏陽渭陽君府了。
衛固當然不會直說他想霸占書卷的想法,隻是甩出一句“你還不配這麽跟我說話。”
蔡琰已經怒火中燒,她又怎能不知,這些日子,衛家下人脅迫著她在找什麽。她盡量讓聲音不那麽失控和顫抖,質問道:“衛家在河東也是赫赫有名,難道要從我蔡家搶書卷不成?”
衛固剛要說話,卻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女子真是難纏。兩人又辯論了幾句,幾乎逼得衛固拂袖而去。
“哦?這不是衛固先生嗎?你真的要搶蔡家的書嗎?”
衛固皺了皺眉,竟然真有人不嫌事多,跟這裏多嘴多舌。他循聲望去,卻驚得下巴快要掉下來了。
因為那人正是平北將軍童遠,身旁還跟隨著耿清和數名護衛。
地上跪著的林管家見過童遠,他不知死活,插話道:“這是我衛家的事務,就不勞西涼軍插手了吧?”
衛固聽了林管家這麽說話,更是瞠目結舌,因為他知道平北將軍是這片土地新的統領,不是他衛固想要得罪的啊。
他剛要製止林管家得罪人,卻見童遠大聲說道:“很好!那我告訴你,蔡琰的父親是我董家的彌足珍貴的朋友,誰想傷害她,或者傷害的她的名譽,就是與董家為敵!”
蔡琰聽了微微一震,若不是她剛才被衛固氣到了,可能要直接拜謝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