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發寶地

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發寶地

  遙遠區域的屯田人口並不十分龐大,不會出現市場供給不上,核心區域必須出售過多糧食的本末倒置情況。所以並州北部各軍屯民屯,建設比較順利。


  同樣因為水源不那麽充足,植被不宜一次性消耗太大,所以大規模養牛也受到限製。


  不便大規模養牛,但可以大規模養另外一種牲畜,那就是驢。


  驢在農業方麵的幫助弱於牛,但在軍事用途上更為廣泛。呈規模化以後,甚至可以組建一支大規模運輸隊伍。


  由於驢在山地丘陵行走方便,並且吃苦耐勞速度不慢,這支運輸大隊可以支持北方各地形作戰。


  童遠的建議隻是一個大致規劃方向,各軍屯民屯縣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開展。不過到了戰時,各地驢子騾子統一集中到軍屯,組成驢騾馬運輸大隊。


  這算是他占有河套等地以後的天然優勢,除了騎兵,這支驢子為主的運輸大隊將對他以後作戰起到很大幫助。


  並州北部已經安排妥當,原本屬於太原諸家管理的雁門郡則承擔著更重要的軍事職能。


  尤其是雁門郡東北端的平城,雁門郡最北端的平城、強陰兩縣,周遭多是複雜的丘陵與溝壑,要想越過一段看似隻有數裏的丘陵,有時要圍著它繞上好幾圈,才能繼續前進。


  平城是後世的大同,也是當年漢高祖大軍被匈奴冒頓包圍的地方。


  在東漢末年,此地早就脫離了控製。不過漢人數量倒是不少。


  除了路途遙遠不便於逃亡的本地人以外,還有許多因為中原戰亂,不得不向北逃亡至此的人。


  還有一些之前被胡人擄掠,僥幸逃出後聚集在此,形成山寨自保。


  這些山寨與逃民的聚落人口不多,但武德充沛、熱於經商。


  他們生活在此經營了數條較隱蔽的數條商路。


  其中幾條商路倒是常年有人通行,隻是大部分處於溝壑之中,沒有兩側的控製權,這些路也敢能供民間使用。


  新西涼軍將這些原有山寨、聚落和商路修繕翻新,部分吸納入屯田和四海商幫。


  以平城為核心,雁門北部各縣安排了一萬屯田,然後開始巡查。


  童遠通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平城是個大盆地,與南部東西向大川相連,有一條大河由西向東轉向東北,進入平城南部向東奔騰而去,這就是後世的桑幹河。


  他去過此地,此時的尚幹河寬有數裏,後世那條隻有幾十米寬的桑幹河與此時相比隻能算小溪。


  河水有幾百裏長幾乎是水平流動,兩岸低窪處形成的大小胡泊無數,四周蘆葦叢生,漁船星星點點。


  外圍靠近蘆葦地方有整齊的農田,四周有溝渠,可澆水可排水,田裏種有一種一種象稗子草的作物,當地人叫稗子。


  這裏的濕地水位高,含堿量大,其他作物不易生長,稗子適合,隻要把田裏灌滿水,地裏的堿隨水滲入地下,或隨水排走,稗子就可以正常生長了,其他作物灌水後就枯死了。


  隻要地麵上出現了堿,就用水灌,直到收獲前保持地麵幹燥,以便收割。


  童遠還發現在堿地適合種甜菜,根可熬糖,葉可食用,也可喂豬。再遠一些的地可中雜糧,也可種小麥,方便引水灌溉。


  這樣這裏的種植非常多樣化,苜蓿、稗子、甜菜、粟麥等都有種植。


  各作物時節不同、地形不同、功能也各有差異,搭配種植既可以避免某一時段忙不過來,也可以在生活上作為一種豐富和補充。


  這也是一種因地製宜的嚐試,如果效果好,會在其他地方結合具體情況,適當推廣。


  另外,平城也是周邊的山區,嚴格執行保護植被,尤其是建築和燃料,盡可能使用較少木材。


  定襄、雁門地處陰山餘脈灰騰梁南部幾百裏,灰騰梁低矮,擋不住西伯利亞的寒流,冬季寒冷,普通木結構房屋防寒較差,且多以燒材取暖,大量木材用於蓋房、燃料,導致大片森林被砍伐。


  如果放任自由發展,隨著人口的增加會引起整個區域的氣候、環境改變,最後又變成荒漠地帶,那就必須從中原轉運糧食物資,然後惡性循環


  這是童遠不願看到的,所以立刻執行了保護樹木、灌木等植被的命令。


  相比於命令,自下而上的意識更為持久有效。


  一些用過碳石、體驗過這種本地著名特產的屯民起了帶頭作用,一些多年苦於風沙的流民成了重點發動對象。


  軍屯又有政教體係,基層影響力當世無雙。這樣一場基層為主的保護植被,合理開發荒地的運動發動起來。


  一些新吸納的本地屯民,自發地在黃土山坡上打洞建房,雖然這種房子十分簡陋,但還是讓童遠想起了一樣很適合這裏的建築,那就是窯洞。


  童遠見過後世的窯洞,在屯民目前基礎上畫出改進草圖,找了幾個造橋有經驗的石匠研究用泥丕代替石料砌築拱形窯洞,很快有了方法。


  幾個月後一派窯洞建成了,深受當地居民的稱讚,成本低,就地取材,冬暖夏涼。不久許多人開始仿效。


  知道了碳石,也就是煤炭優點的眾人,又在平城尋找這種資源。


  按照之前記載,南邊的河東郡和太原郡有煤炭資源,而地廣人稀的雁門沒經過認真探查,不知道有沒有煤炭。


  童遠聽了嘿嘿一笑,平城要是沒有,那天下就沒煤了。


  山西大同當然不會沒有煤炭啦,不合理運用這些資源實在是太大的浪費。


  在他的建議下,屯民很快找到了大片煤田,甚至還是大片露天的。


  這個地方是雁門郡馬邑縣,屬於屯田與普通小農經濟混合的區域。


  這個大煤田當然被牢牢控製在屯田係統手中,這樣也就是新西涼軍所有。


  發現了馬邑縣露天煤田後,童遠又讓申隆禦嶺部有經驗的人,四處探尋找煤礦,後續又找出三四座之多。


  至於如何開采,修建煤礦通往大路的道路,備好拉煤的馬車、驢車,將煤送到屯田係統,另外向外銷售等不在話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