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三百二十二章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第三百二十二章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高順見氣勢並沒有嚇退敵人,張遼也被呂虔部暫時擋住,隻得親自上陣,阻擋夏侯惇的突擊。


  曹軍重騎兵朝著緊急結陣的呂布軍盾矛兵身上撞去,霎時間人呐喊、馬嘶鳴,一批騎兵跌下馬去,而撞飛的步卒也倒地吐血,站不起來了。


  曹軍騎兵猶如一把利刃,劈入大樹,可是大樹沒有被砍穿,反而讓利刃拔不出去。這個時代,騎兵正麵衝擊步兵,終究還是難了一點。


  高順一邊戰鬥,一邊觀察,此時看到步陣擋住了衝擊,張遼那邊估計不多時就可以擊敗呂虔,這場戰役很快就大獲全勝了。


  “呃啊!”


  他不遠處突然傳來戰吼聲!

  夏侯惇猶如惡鬼般盯緊高順,撲過來猛攻。他手中的槍速度奇快,力道又強,一陣突刺掄擊,擊退周遭呂布軍步兵。


  高順知道此時必須挺身而上,兩人槍對槍,主帥對主帥,就在陣中搏殺起來。


  夏侯惇身邊兵少,可是攻勢猛烈,這幾日被壓抑已久的戰意迸發出來,嚇得周遭兵卒不敢靠近。


  兩人鬥了四五十合,高順終於抵擋不住,拔馬繞陣而走。他相信,隻要拖上一拖,不管夏侯惇個人如何英勇,最終戰役局勢已定。


  夏侯惇也明白這個道理,此時逆轉此戰的關鍵,就看他能不能擊殺對方主帥高順。一旦當眾斬殺此人,必能驚煞敵軍,反敗為勝。


  突然,一個其貌不揚的射手,冷靜地瞄準著奔馳中的夏侯惇。


  雖然目標身穿精致黑光魚鱗甲,頭戴全金屬烏角盔,但其麵龐卻沒有任何保護。


  五十步的距離,射中奔馳的夏侯惇麵龐,可謂難上加難,但是曹性做得到!


  “嗖~”


  曹性射出的這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眼!後者沒有打出怎樣歇斯底裏的慘叫,可他身影不住顫抖,顯然在自發的掙紮。


  曹性架馬向前,直取那停滯在原地的敵方主將。


  “吼!”


  那夏侯惇發出一聲怒吼,震得戰場上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隻見他連著左眼,拔出了那支雕翎,一字一句地吼道:“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然後,一口將左眼吞下!


  他帶著不住冒血的窟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挺槍直奔曹性。他的麵龐已經被自己染成血紅色,看起來更加恐怖滲人。


  曹性被他所驚駭,來不及逃跑,隻得用手中長槍格擋夏侯惇的朔刺。


  然而,後者的力道太猛,曹性格擋不開,被一槍刺穿右腰,再一擰,伴隨著一聲慘叫,跌下馬去陣亡了。


  可是,夏侯惇終因為失血過多,一哆嗦倒下馬去。幸虧夏侯淵拚死來救,終於帶著夏侯惇殺出重圍。


  夏侯惇負傷暈厥以後,高順、張遼乘勢掩殺,夏侯淵、於禁等不敢戀戰,收攏敗兵撤退。


  這次戰役以呂布軍最終獲勝告終,隻不過是損失曹性和四千兵馬,取得消滅了一萬曹軍和重傷夏侯惇的慘勝。


  南邊的曹操憑借體量、人才優勢,將呂布四千騎兵和三萬收編的袁術兵壓製。曹仁、滿寵也從下邳自南向北進攻,對陳宮、宋憲等取得一定優勢。


  但由於北線戰敗,夏侯惇重傷,臧霸、孫觀等也對程昱、史渙等猛烈進攻,所以南線也不敢戀戰。


  正好,獻帝派鍾繇為使者,勸說曹操、呂布停手,又給給了些職位獎賞。兩派借坡下驢,暫時收兵。


  徐州打得熱火朝天,並州童遠這邊越發展越好。


  在新西涼軍軍屯民屯的努力下,並州北部很快恢複了活力。


  定襄全郡隻有漢人五百戶,且多依附於豪強塢堡。此地基本按照河套諸郡一樣,安置五千人的屯田,又讓部分烏桓小部落在此發展,融入屯田。


  雁門北部按之前休養生息,安撫本地已有少許豪強,讓他們和少量屯田、集市融為一體。


  而南部依然是各縣官吏主導,實際上由太原、雁門知名士族、豪強把控。


  童遠有大片空地安置流民、發展屯田,所以也沒有必要急於削弱太原諸家的勢力。


  因此,在不動其土地、不增加稅收、拓展部分商路、接納其融入體係的一係列操作下,太原諸家也好似河東、天水士族一樣,逐步融入新西涼軍的體係之中了。


  內部進入正軌後,還要穩住外部的中立力量。


  此時,太原郡祁縣的溫恢,已經響應征召,到達中陵領受出使鮮卑步度根的任務。


  一位年方二十的年輕人,拜見童遠道:“溫恢,字曼基,拜見鎮北將軍。”


  童遠看看溫恢,隻見他身高七尺有餘,麵龐略顯殷實,年齡雖然比他還小,但給人一種麵善且穩重的感覺。


  他問道:“聽說你父親曾任涿郡太守,你也一直跟在身邊,不知對周邊烏桓、鮮卑等部,有何見解啊?”


  溫恢拜了一拜,說道:“對待烏桓、鮮卑,需要剛柔並濟,也就是同時施展武力與懷柔。除此之外,還要團結那些較為弱小,被剝削眼中的部族,盡可能在他們之中留下美名。”


  童遠眼睛一亮,問道:“哦?這是為何啊?”


  溫恢答道:“烏桓不像匈奴、鮮卑,它還沒有統一的王庭和單於,各部落交流頻發,互相攻伐也比較多,我大漢正可以乘勢將他們吸納過來。”


  “而鮮卑目前也是各部為政,暫時不服從單於步度根。可以說,這是我大漢削弱這個北方強敵,主動將其收編的最佳時機。”


  耿清在側,想略微考一考他,於是問道:“可是,當今天下群雄割據,即使是白馬將軍公孫瓚也隻是驅逐一些烏桓、鮮卑的中小部落。不知統一內部和安定外族,先生以為該如何取舍?”


  溫恢說道:“首先,沒有中原的支撐,開拓外部很難長久安穩。”


  “其次,如果不能對外取得優勢,讓他們順從,那這種內部安穩也隻是暫時的。”


  “最後,在其位,謀其政,鎮北將軍已經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


  童遠微微一笑,覺得這些話雖然有一點點空,但也十分真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