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尚不敵張燕

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尚不敵張燕

  顏良對諸多大營安心後,專注迎戰李通。卻不想那李通見到顏良不戰而退。


  他心中有些得意,從李通的反應判斷,新西涼軍是引誘他遠離大營,然後突襲他的營寨。可是他早就識破並安排好了伏兵,等到那個時候看他李通急不急。


  顏良一直追擊李通,等著後方大勝。可奇怪的是,他這三千人越追越遠,可後麵的伏兵怎麽就沒動靜呢?

  他終究還是警覺起來,不管怎麽回事,今晚不適合再追擊,要是決戰也放在白天更好。


  他急忙帶兵撤退,卻被李通反過來死死咬住,剛要回身殺敵,那李通又收兵退卻。


  冬季夜晚的西北風更加淩厲,袁軍折騰來折騰去愈發感到寒冷疲憊。


  就在這時,一陣戰鼓軍號聲響起,劉辟、龔都率領伏兵殺出。


  顏良大喝一聲振作士氣,在他眼中這等臭魚爛蝦根本不是他對手,他虎軀一震嚇退伏兵,可是背後李通不再隻是跟隨,而是直接衝殺過來。


  顏良急忙回身戰李通,可是剛一靠近,李通等人就立刻後撤,隻留下百餘袁軍屍首。


  “啊啊!”


  劉辟、龔都複殺回來,把袁軍後隊打得大亂,李通又在不遠處虎視眈眈,隻要顏良一走,他就貼上去殺敵。


  “你們先撤,我來殿後!”


  顏良畢竟是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殺神,他果斷掩護兵馬撤退,憑他的恐怖武藝震懾李通、劉辟等人。


  高度緊張地走了十裏路,袁軍前隊又亂,不一會喊殺聲四起,顯然又有伏兵出現了。


  顏良不敢耽擱,急忙帶著心腹百餘人突圍,在黑暗中他看到發動這次伏擊的是一支武裝精良的重步兵,他卻猜不出來,這正是讓他數次吃虧的郝昭部兵馬。


  終於逃回營寨,卻見到此處沒有遭到任何攻擊,各營寨裏的伏兵還跟那貓著。


  巡邏的部曲也不敢違背他的命令,依舊在各營間警惕著襲擊。


  顏良這才發現自己完全被耍了,對方施展計策的目標就是他和出擊的兵馬啊。


  經過這一天,此處袁軍大多采取守勢,即使白天去山前叫陣,對手也沒有一次如其所願。


  顏良這邊打成對峙,袁紹這邊得不到側翼的支援,局麵徹底陷入被動。
……

  此時,袁尚的五萬郡縣兵隻剩不足四萬,十萬輔兵民壯農婦,多在之前與張燕的黑山軍十幾次交戰中掉隊跑光了。


  最初,戰場在中山國西部山區、常山山區進行,隨著袁尚接連吃敗仗,兵力越來越少。


  當兵力與張燕相當時,他不敢正麵交戰,隻能退縮到中山國袁家轄區防守。


  雙方又交戰數次不分勝負。


  袁尚專注於對敵之時,大營中許多士卒搶走輜重開溜。


  由於大量家屬被拉入軍中,袁尚一直用高壓保證軍紀,結果時間一長,大量人員決定開溜。


  一開始,中層的軍吏還打算瞞住將領,不想讓他們知道大量人員偷走輜重潛逃的事情。


  直到拖了幾天後,有大批人出逃被巡邏的士卒發現,雙方發生衝突造成死傷,才報給袁尚知曉。


  袁尚血氣方剛,殺了幾名中層軍吏示警,可這麽一搞,軍吏人人自危,大軍失去控製亂了起來。


  終於,有人開城投降黑山軍。


  袁尚終於支撐不住,退到中山國望都縣。


  望都縣附近依然是多山,撤退時人心惶惶,不時有人被擠跌下深溝,慘叫聲空穀傳響。


  後麵黑山軍追殺,山坡不時滾下巨石、滾木,死傷時有發生。山坡小路被斷,溝底道路被堵,河流被堵道路被淹,黑山軍無所不其極,每到大軍滯留、擁堵時就會遭到襲擊,袁軍隻是被動挨打。


  不少士兵在荊棘叢生的山坡、山溝,乘大小便的機會溜之大吉,黑山軍民不僅不加阻攔,還給他們適當幫助,或加入黑山軍、或加入民屯、或支助路費讓他們還鄉。


  那些獲得新生的士兵不惜辛苦爬山越嶺對他們的同鄉喊話,把他們所得的好處告訴未跑出的同伴,鼓勵他們脫困以獲得新生。


  這樣的效果顯著,逃跑的士兵滾雪球似的增加,伍長、什長不予理會,上級軍吏鞭長莫及。


  其實小戰不斷,中等戰鬥隻有數場。


  袁軍死傷不足兩成,可逃跑、其他傷亡竟然近半,等袁尚帶領殘軍走出井陘到達平原時,五萬郡縣兵隻剩一半,民壯、農婦、輜重全無。


  進入平原後有各縣地方軍接應,大軍也能聚集,糧食有了保障,才使惶惶不可終日的袁尚得一夜安寢,稍作休整後進入中山國盧奴城內,再也不敢出城。


  袁紹得知消息,慌忙撤軍向袁尚靠攏。


  其實,這次大敗不是袁尚多麽無能,而是袁尚對山地根本不了解。


  而他的對手黑山軍張燕部,在得到童遠支持以後,是可以抗衡沮授這個級別的,區區袁尚自然打不過。


  黑山軍還以小分隊的方式,屢屢襲擾袁軍。


  看過《林海雪原》小說的人知道,一隻三十六人的小分隊能夠在深山老林裏如魚得水般襲擊敵人,攜帶輜重的大兵團則寸步難行。


  袁尚沒有全軍覆滅的原因是童遠不想讓其覆滅。


  而袁紹因為袁尚戰敗,被迫靠攏,才是他真的目標。


  隨著童遠主力大軍到達中山國南部真定,袁紹也不惜丟掉部分輔兵及多數民壯農婦日夜兼程趕到城東三十裏下寨,不想童遠堵住其南麵去路。


  圍困袁尚的張燕四萬大軍放棄了圍城,從北麵逼來。


  城內袁尚怕被埋伏不敢出城,結果童遠、張燕輕易截住了士氣不佳的袁紹軍。


  眼見童遠、張燕夾擊之勢已成,況且他的郡縣兵遠不是無畏軍和黑山軍的對手,袁紹隻想著和城內的袁尚互成犄角之勢,人數上還占優勢,等哪路援軍到來就能與童遠一決高下。


  結果童遠隻是圍而不打,才讓袁紹有安排固守營寨的時間。


  逢紀看局勢不利,隱隱感覺到童遠圍點打援,切斷後勤,等士氣更為低迷時一舉全殲的意圖,勸袁紹割地求和。


  袁紹心有不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