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沔水南岸站穩腳
“嘟嗚!”
“嘟嗚!”
從兩軍西南方傳來號角聲。
荊州軍聽了感覺西南方應該是自己人,可是聲音陌生無比。
無畏軍聽了表情堅毅自信,甚至在做反擊的準備。
不多時,數百騎兵出現在視野中,旗號正是張郃。後續揚塵無數,估計大隊兵馬不久就到。
張郃兵馬原本正在襄陽西南和文聘對峙,他得到賈詡傳信,按照指定時間變換布置,突然支援沔水這邊。
黃忠立刻改變陣型轉攻為守,他知道徐晃和趙雲都是非常厲害的對手,趁對方人少剛剛渡河立足未穩,可以拚力強吃掉。
但是,張郃也是厲害的對手,總計又有一萬多兵馬。僅憑他身邊這些私家的部曲兵,根本不會盡力搏殺,不要說吃掉對手,就是能不能取勝都是一個巨大疑問。
襄陽城的劉表、蒯越沒有太多可以投入野戰的精銳,蔡瑁、劉磐又一直被童遠水軍襲擾難以分兵,所以無法支援黃忠這邊。
約過了半個時辰,徐晃、趙雲、張郃依舊與黃忠對峙,張郃這邊有近2000兵馬抵達,可是後麵揚塵無數卻不見後隊人馬出現。
原來,張郃留麴信和大量步兵牽製文聘,自己率2000騎兵趕來支援。等到遠遠看到龐大的荊州軍,他命令白宇騎兵馬後拴樹木枝葉製造揚塵,讓荊州軍以為後麵還有許多兵馬。
黃忠反應過來,怒道:“賊人竟敢欺我,命令5000部曲兵阻擊張郃,其餘兵馬以箭雨齊射步兵發起猛攻。”
“嘟嗚!”
這次又有新西涼軍號角聲吹響,聲音從徐晃、趙雲後方傳來。
荊州軍大驚,尤其是那些部曲兵不論黃忠怎麽催促進攻,都裹足不前。
不多時,雷同、吳蘭率領數千屯田軍抵達,新西涼軍士氣大振。
眼看攻守形勢逆轉,新西涼軍即將反攻已有動搖之勢的荊州軍。張郃突然率軍從荊州軍南側撤離,往徐晃等人處匯合。
不片刻,文聘率領數千精銳支援過來,給士氣衰敗的部荊州大軍以關鍵支持。
原來這文聘也是智勇雙全的良將,張郃的突然分兵沒有迷惑住他,於是率領精銳急行軍追了過來。
雙方兵馬眾多,但是天色漸暗,廝殺依舊十分疲憊,於是今日暫且對峙休息。
沔水上的戰鬥也不分勝負暫告一段落。
荊州水軍控製著沔水主要區域,但是不敢輕易往北岸靠近。新西涼軍牢牢掌握淯水、沔水上遊的部分區域,一東一西將荊州水軍夾在中間,隻是船小人少,所以打不成圍殲。
陸上優勢更大,徐晃、趙雲、張郃、雷同、吳蘭等已經徹底在沔水以南站住腳。敵軍除了黃忠、文聘、劉磐等精銳以外,大多難以抗衡同等數量的新西涼軍。
荊州之戰開了個好頭,童遠、賈詡又有第二階段的計策。
他們在正對著襄陽的沔水北岸安寨紮寨,高聳的大纛和密集篝火日日夜夜給荊州軍以巨大心理壓力。
這個位置非常顯眼,敵軍要不然擔驚受怕,要不然就想冒險渡水突襲。不過,張繡的騎兵在側後方輪流值守,隻要敵軍敢上岸冒險,就讓他們死無葬身之處。
同時,又安排第三衛副將耿清,率領候選、戴淩等將領源源不斷渡過沔水,趕到隆中支援徐晃等人,如此劉表精心打造的沔水防線已經徹底被擊穿。
劉表此時雖然年紀大身體又有病,但是關鍵時刻往來奔走鼓舞士卒毫無懈怠。
蒯越也屢屢獻計出策,協助劉表重新調整了應對布置。
令劉磐精銳回到岸上,與黃忠、文聘守衛隆中東部,一同防範已經渡過沔水的新西涼軍。
這樣在襄水以南,徐晃和黃忠兩支兵馬分別位於隆中的東西兩側,形成勢均力敵的對峙局麵。
蔡瑁、張允率領水師建立堅固水寨,船隻用厚木板加固,側麵配上整齊盾牌,防禦時樹立起來像是龜殼,進攻時可以挪動,射箭和肉搏都不成問題。
同時吸取沔水被火燒的教訓,各個船隻配備長推杆,如果有火船可以隔著一定距離推來,推杆和木板都用浸水的蒙皮防護,最大可能降低火攻的威脅。
如此水軍背靠南岸兵馬采取守勢。
因為防備襄陽西南山區的麴信兵馬的需要,又從江陵抽調劉琦率軍一萬,替換文聘部分出去的兵馬。這樣主力都集中在襄陽以西,至少兵力上對渡過沔水的新西涼軍優勢進一步加大。
差不多此時,江夏失守黃祖敗亡的消息傳來。劉表軍受到很大影響,一時士氣動搖。
蒯越十分機敏,意識到情況已經非常不妙,提議此時應該立刻退卻守江陵等地。
蔡瑁等人堅決反對,認為襄陽乃主公和各家的根本,寧肯荊南受到威脅,也不能放棄襄陽。
恰在此時,重臣韓嵩從洛陽返回,將朝廷方麵的建議告知。
“朝中重臣建議可以割讓湘水以東,就是把長沙、桂陽等地割讓給孫權。如此以大片土地讓孫權一時難以消化安穩,則江陵無憂矣。”
蒯越說道:“如此行為,豈不是讓孫權徹底在荊州站住嗎?!”
韓嵩道:“襄陽才是荊州根本,又離朝廷較近,如此朝中忠良方能出兵救我等。殊不知楊彪、段煨、董承幾位泰山北鬥已經準備營救我方了嗎?”
他把朝廷一搬出來,蔡瑁等人有了底氣立刻蓋過蒯越撤退的提議。
可是荊州軍還是受到黃祖敗亡的影響,一時間出現不少流言。
為了鼓舞全軍,也為了報效大漢朝廷,劉表留蒯越坐鎮襄陽城,他親自率領嫡係數千人,出城上萬山駐紮。
萬山位於襄陽城西,緊鄰著襄水,西邊挨著隆中。如此襄陽的荊州軍各部兵馬都能看到他的旗幟。
荊州士卒見年過60的主帥親臨一線,而且就在大夥不遠處,於是流言漸漸減少,士氣大受鼓舞。
且說劉表派了使者求見孫權,獻出兩郡郡求和。
孫權見多過來的江夏郡正式歸他,連南端的桂陽和比較富庶安穩的長沙兩郡都送上門來,自然是開心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