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856章 嫁禍之計

第856章 嫁禍之計

  王邑搖了搖頭,說道:“這些錢糧本就不是交稅,而是協助朝廷度過危局,幫助洛陽重新振興。各位公卿需要救濟乎?”


  “再說了,百姓有了糧食才安心,如此可以從事手工業等各個領域,如此公卿才有的東西買,洛陽才能繁榮。在座諸位,誰家不從中受益啊?”


  楊修聰明得很,但要討論經濟,跟大司農王邑根本沒得比。


  “諸位不要爭吵,朕乃大漢天子,漢家天下也需要製度,還需要開懷迎接四方。先不為晉公辯解,而看看魏公的問題吧。”


  劉協也根本沒考慮過說服王邑,於是將目標對準曹操,反正曹操的人職位最高者是鍾繇,這回根本沒讓其赴會。


  司馬懿笑了一下,朗聲說道:“魏公素有效仿周文王和周公的夢想,其在鄴城修建銅雀台,聚集熱衷詩賦的士族,整日令其歌功頌德,為僭越造勢。如今錢糧絲毫不送到朝廷,其心路人皆知也。”


  “這人誰呀?”


  “沒見過……”


  在座的段煨仔細端詳司馬懿,雖然不認識他,但隱隱感覺此人應該就是天子七人團隊中的第七人。


  當時董承排第六,這位第七人從未出現,現在終於來了嗎?

  劉協專門讓司馬懿出風頭,看看誰支持誰反對。


  徐庶說道:“路人皆知,這句話用得好,想必後世也會將此句記錄下來,遺臭萬年。”


  孔融、楊修聽了都麵有喜色,倒是司馬懿有點尷尬,因其早在草原用混沌之力知道這是說他兒子的。


  不過這樣正好,以後這句話就是說曹操,司馬氏的汙名全都甩給仇人曹賊和諸葛村夫。


  “不妥啊……”


  “魏公沒運來錢糧的事,可以派使臣去問一下……”


  “哪有路人皆知,吾就沒聽說他要怎樣僭越……”


  司馬懿將這些人一一牢記在心,以後清算的時候有他們好看。


  伏完開口道:“還沒給大家介紹,這位是河內名士,司馬懿司馬仲達,特別擔任新的城門校尉。”


  “城門校尉!很有實權啊……”


  “這個時候出任此職,說明非常被信任……”


  剛才那些還在說三道四的重臣,用語立刻謹慎起來。


  隻是這些人大多關注朝堂,對於職位實權非常敏感,卻幾乎不關注邊事,所以都沒聽說草原上,司馬懿早有成就。


  孔融說道:“朝廷如不能懲戒僭越者,那與李傕、李儒之流掌控朝廷有何差異?所以應嚴懲曹魏!”


  楊修也立刻附和,徐庶和其他十幾位大臣也表示應該略施薄懲。


  中立的幾位大臣小聲歎息,看來對抗不可避免了。


  劉協說道:“諸位,巡城監都尉,超級天才諸葛亮,諸葛孔明,給朕提了一個非常厲害的戰略,朕決定徹底采納。”


  眾人都知道諸葛亮嶄露頭角,確實是很有本事的年輕人,他提的戰略建議確實值得采納。


  那他到底提了什麽呢?


  天子朗聲道:“北和鮮卑、南撫百蠻,結好三韓,聯絡西域。”


  “魏晉之北部引鮮卑人南下,使其效仿匈奴之南遷,選擇河套、燕代入駐。益州南部、荊州南部正式吸納五溪蠻為代表的百蠻經營,南北一應太守縣令官吏協商安排。”


  “聯絡三韓使之與高句麗合作,壓製遠方跋扈的公孫氏,讓遼東聚集各族,感念吾大漢之仁德。聯絡西域忠義之輩,使遠方銘記大漢之闊綽,而厭惡魏晉之歹毒。”


  眾人大驚,往好了說這是“遠交近攻”,說難聽了不就是賣國以收買外人,來對付曹操、童遠?

  這就是諸葛亮的計策?

  “朕聽了諸葛孔明計策,一開始也十分疑惑,但聽起細細解說,並專門撰寫文章,才知其忠義的苦心。尤其是那小種鮮卑軻比能,長期反對鮮卑單於而向往大漢,初與袁紹交好,後被曹賊欺壓,如今盼望大漢如久旱盼甘霖。朕聽了之後為之垂淚。”


  司馬懿開口道:“臣之前被曹賊扣押數年,又被童逆的匪兵追殺,幸而得匈奴劉豹與鮮卑各部解救。這幾年,臣遍訪草原,匈奴、鮮卑兒郎無不想為陛下效忠,驅逐曹賊童逆,已獲得陛下賜姓並安居於漢土。”


  孔融也說道:“祖上曾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今草原兒郎向往大漢,朝廷當然要開懷迎接,最好讓其安頓於河套與燕代,當其學會漢土的生活,再逐步南下安頓。”


  王邑與幾名中立官員持反對意見,認為此舉隻會造成類似羌亂的局麵,甚至再出現冒頓、檀石槐和蹋頓這樣的可怕對手。


  伏完說道:“非也,羌亂乃是因為西涼官吏豪強欺壓羌氐導致,朝廷從來都是關照他們的,反而是魏晉那些人才導致這樣的局麵。諸位又說出現可怕對手,但200年來,光武帝安撫匈奴南下,如今隻有逐步融入,匈奴也得到劉氏的姓氏,哪有第二個冒頓?”


  宮內頓時爭論起來,雙方互不相讓,各說各的道理。


  劉協當然知道胡虜是威脅,可匈奴威脅再大,也不會威脅自己的朝廷啊;羌氐再怎麽亂,也是亂西涼啊,這些威脅哪裏比得過強大的曹操與童遠?

  諸葛亮撰文表達了這個意思,司馬懿更是熟悉草原,伏完、孔融等人都支持,再加上呂布、馬超都是心懷大漢的好男兒,隻要滅了曹操和童遠,還怕胡人反了天不成?


  許多士族也是這麽想的,所以中立者居多,除了王邑等數人,少有堅決反對。


  劉協朗聲道:“再爭論下去,說不準又出現一個董卓或者袁術,所以朕決定不遲疑,決定采納諸葛亮的建議!”
……

  結束議論時已經過了午時。


  這一驚人的消息很快通過各大官員士族傳播開來。


  “諸葛亮……他的主意!?”


  “巡城監那個諸葛亮……是這樣的人……”


  “聯合鮮卑、三韓與百蠻,對付魏晉……這倒是旗鼓相當啊!”


  “諸葛亮!真看錯他了!”


  聽說了情況的人都有很大反應,隻可惜諸葛亮本人並不知情,好友徐庶和老上級楊修都沒有第一時間告訴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